兰亭修禊图
1明人画 李公麟兰亭修褉图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书圣王羲之】(4)曲水流觞赏名画:22幅《兰亭修禊图》(下)+兰亭题材故宫文玩
2019-09-26 11:39
【书圣王羲之】(4)曲水流觞赏名画:22幅《兰亭修禊图》(下)+兰亭题材故宫文玩
导读:
本系列第3、第4篇,介绍22幅描绘王羲之等名士于兰亭雅集、曲水流觞的历代名画(大多为高清超大图),本文是第4篇(下篇),主要介绍明清时期的兰亭图(多为长卷),以及一些以兰亭为题材、工艺精美的故宫文玩。
本文的上篇(最早期3件珍稀长卷),见文末最后一个链接。
------------------------------------------------------------------------------------
以下介绍:各朝代(大多是明清时期)的“兰亭”题材名家画作:
【第4件画作】
【2000x947像素】(▲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
上图:宋 赵伯驹(款)《兰亭修禊图》,手卷,绢本,23×237cm(图源:福建省顶信2013秋拍)
款识:千里赵伯驹制。 钤印:赵伯驹印(白)、锡谷刘氏珍藏(朱) 签条:南宋赵伯驹兰亭修禊图,明刘锡谷珍藏,四明山樵题识。藏印:吴(白)
赵伯驹,字千里,宋太祖七世孙,赵令穰之子。官至浙东兵马钤辖。善青绿山水及木石,兼工花卉翎毛,尤长于人物,精神清润,能别状貌。其山水师法李思训父子,并吸取北宋文人画家水墨山水的表现手法,形成清丽秀雅,“精工之极,又有士气”的青绿山水,颇有书卷气。
【第5件画作】
【2000x566像素】(▲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单击拖拽一下)
上图:元,赵孟頫(款)《兰亭修禊图》,手卷,设色绢本(图源:北京匡时2017秋拍)
引首31×83cm;本幅31×235cm;题跋31×56cm;31×41cm。 题识:吴兴赵孟頫制。 藏印:商丘宋荦审定真迹、居易堂印、米氏平生珍赏、晋徐王氏平生真赏。 洪范题引首。
【第6件画作】
【1000x331像素】(▲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单击拖拽一下)元 赵孟頫 兰亭修褉图卷 绢本水墨 33.3×348厘米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上图:明,仇英《兰亭修禊图》,27.5×173cm
著录:清.潘正炜《听帆楼书画记》卷二·一二八页,黄宾虹、邓实编《美术丛刊》四集第七辑,1947年版。 题识:十洲仇英。 后纸文徵明行书《兰亭序》(文略)。
款署:尝见赵文敏公所书兰亭记不下数十百本,或大或小,虽有不同,而规模位置未尝少异,其精妙一至于此。偶阅仇实甫所作兰亭图,漫书一过,既脱矩度,遂变颜面,有愧于文敏多矣。徵明识。 钤印:征仲父印、文徵明印又后纸潘正炜(清道咸间,19世纪)
题:会稽山阴兰亭自右军有暮春之会,遂成千古名区。此卷十洲绘图从伯驹而简力。衡山书叙由山谷而问津,各擅所长,珠联璧合,其春之兰耶?其秋之菊耶?以之游目骋怀,亦足以畅叙幽情也。道光己酉(1849 )暮春之初潘正炜书。
钤印:正·炜 吴荣光引首:兰亭修禊。 钤印:吴荣光印、吴氏筠清馆所藏书画 鉴藏印:吴氏筠清馆所藏书画、延龄季子(半印)、季彤心赏、归来堂、叔承(二次)、野 王杨奕绅字警庵号莲塘别号悟因章、季彤审定(1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吴荣光》30印,453页;3、7印参见同书《潘正炜》12、9印,1462页) 签条:仇十洲文待诏兰亭书画卷。听帆楼珍藏。 钤印:季彤(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 款识·潘正炜》6印,1462页)
【1000x822像素】(▲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单击拖拽一下)
上图:明,仇英《兰亭修禊图》,手卷 设色绢本
【第7件(套)画作】
上图:文徵明绘《兰亭修褉图》(全卷),作于明嘉靖二十一年(壬寅年,1542年),纸本青绿设色,纵24.2厘米,横14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1258x500像素】(▲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单击拖拽一下)
上图:文徵明绘《兰亭修褉图》,作于明嘉靖二十一年(壬寅年,1542年),金笺地,设色,纵24.2cm,横60.1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明代杰出画家、书法家、道家、文学家。
吴门四家之中最为高寿、作品面貌最为多样的文徵明,曾以兰亭雅集为题创作了多件手卷绘画。这其中以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金笺本《兰亭修禊图》卷最为瞩目。 此图表现的是广为流传的文坛佳话“兰亭修褉”。文徵明的这幅画反映了东晋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景象。图绘崇山峻岭,溪流蜿蜒,溪畔众多文士或坐或卧,观赏着山光水色间淙淙溪水送来的酒觞,潜心构思。水榭上相对而坐的王羲之等3人正在评点已写毕的诗文。林木荫翳,丛竹泛翠,春色浓得醉人。
上图:文徵明绘《兰亭修褉图》局部(做成的动画,静态截图)
《兰亭修褉图》为文徵明73岁时用青绿山水技法所绘。画面中山石树木先勾后染,工致严谨,笔笔精到。人物之衣纹、眉目简略,数根线条便勾勒出文人雅士潇洒的身形。全图设色明丽丰富,画面以青绿为主,淡施赭色渲染山脚坡石,浓而不失典雅,艳而别具秀润。
尾纸首段是文徵明临写王羲之所书的《兰亭序》,其后又有文氏行书自题一段: “曾君曰潜,自号兰亭,余为其写《流觞图》,既临褉帖,兰之复赋,此诗发其命名之意,壬寅五月。”“猗兰亭子袭清芬,珍重山阴迹未陈。高音漫传幽谷操,清真重见永和人。香生环珮光风远,秀茁庭阶玉树新。何必流觞须上巳,一簾(芳?)意四时春。文徵明”。钤“徵明印”、“悟言室印”。 由此可知,因曾潜的号与“兰亭修褉”发生的地点相同,文氏便将这一题材入画,并为之题诗,贻赠友朋。尾纸另有王穀祥、陆师道、许初、文彭、文嘉、周复后的题跋。
【1280x922像素】(▲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单击拖拽一下)
上图:明 文徵明 兰亭修禊图(同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拍品)
【请注意:与故宫版相比,此处两幅拍品的画面是镜像(即水平反转)的】
【3205x567像素】(▲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单击拖拽一下)
上图:明 文徵明 兰亭修禊图(同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拍品)
【2447x513像素】(▲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单击拖拽一下)
上图:明 文徵明《兰亭图》(全卷),辽宁博物馆藏
【1332x358像素】(▲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单击拖拽一下)
上图:明 文徵明《兰亭图》,辽宁博物馆藏
【1000x345像素】(▲提醒:在图上单击拖拽一下,可以看更大一些的图)
上图:传文徵明 兰亭修禊图 手卷 拍品
【1800x1790像素】(▲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单击拖拽一下)
上图:明代,祝允明书兰亭序 文徵明补图《兰亭修禊图》(一轴) ,纸本,设色,20.9×78cm,荣宝斋制(北京保利2015年秋拍)
赏析:观荣宝斋木版水印文徵明《兰亭修禊图》,书卷气扑面而来,令赏画人如置身曲水流觞之中,画中人物,或对奕抚琴,或临流吟咏,皆生动传神。舶来珂罗版技术,用来印中国画显得神韵不足,但是印刷书法胜过木版水印。祝允明书兰亭序文徵明补图,其中祝允明的书法部分就是用珂罗版印制的,与木版水印的文徵明青绿山水画《兰亭修禊图》合裱为一手卷,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原作藏辽宁省博物馆。
【810x2664像素】(▲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单击拖拽一下)
上图:明 文徵明《兰亭图》,1535年作,绢本设色,103.5×31.5cm(图源:北京保利2008春拍)
此画描绘的是东晋王羲之兰亭雅集、曲水流觞盛事。采用高远法构图,曲水蜿蜒而下,水边高士云集,亭内王羲之正在濡墨染翰挥写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虽然用的是青绿山水形式,但却无前人之刻板,而融合以苍茫温润,是文征明山水画的得意之作。
著录: 《中国书画全集》第11卷,(《藤花亭书画跋》),第1050页,上海书画出版社。 周道振《文徵明书画简表》第69页,人民美术出版社。 刘纲纪《明清中国画大师研究丛书·文徵明》第214页,吉林美术出版社。 《历代著录画目正续编》(下),第24页。
款识:曲水兰亭宴,风光属暮春。岂惟酬胜赏,聊用乐嘉宾。酒罚杯无算,诗成笔有神。翻怜金谷会,回首迹俱陈。嘉靖乙未三月既望徵明制。
印文:停云生(白文)、徵仲(朱文)、停云(朱文)
【第8件画作】
【1270x2500像素】(▲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单击拖拽一下)
上图:明,唐寅《兰亭修禊图》,立轴,设色绢本 ,205×104cm(图源:株式会社东京中央2012秋拍)
作者简介: 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故名唐寅,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 款识:正德八年上巳日,晋昌唐寅。 钤印:唐白虎(朱)、六如居士(朱)
【第9件画作】
【1000x1492像素】(▲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单击拖拽一下)
上图:佚名《兰亭修禊图》,立轴,设色绢本,71×48cm
款识: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於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右军兰亭序,为何香浦题图。 印鉴:□□
【第10件画作】
【12583x700像素】(▲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单击拖拽一下)
上图:明 钱贡《兰亭诗序图卷》(全卷),绢本,34.3x462.9cm,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4263x339像素】(▲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单击拖拽一下)
上图:明 钱贡《兰亭雅集图卷》(画心)
明代文征明弟子钱贡版本。钱贡,字禹方,号沧洲,江苏苏州人。善画山水、人物,文征明弟子,山水出入文征明,位置适宜,颇有可观,尤长人物,继承南宋刘李及唐寅画法,仿唐寅人物大幅几能乱真。
现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钱贡《兰亭诗序图卷》,虽然画的题材同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徵明金笺本《兰亭修禊图》卷相似,但在表现手法上却有不同。此卷不画崇山,而是将视角放在文人雅集之上,着重表现魏晋时期士人优雅的情怀。画家于卷尾自题“想此中盛会无穷妙理,诚盛事不可多得也”,可见此作重点已不再只限于“兰亭修禊”之事,而是将上巳节三月三的“祓禊”与“曲水流觞”作为追忆先贤文明的雅事。
局部: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单击拖拽一下)
上图:明 钱贡《兰亭雅集图卷》局部1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单击拖拽一下)
上图:明 钱贡《兰亭雅集图卷》局部2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单击拖拽一下)
上图:明 钱贡《兰亭雅集图卷》局部3
【第11件画作】
【15000x708像素】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单击拖拽一下)
上图:明 钱榖《兰亭修禊图卷》,24.1 x 435.6 cm,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卷前有王榖祥题「蘭亭修禊」,卷后有钱榖书《兰亭序》及集诗。 钱榖版,字叔宝,自号罄室,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据传同文征明很近,经常到其处取书读。钱榖版的比较长。分十段。
【3000x1018像素】(▲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单击拖拽一下)
上图:明 钱榖《兰亭修禊图卷》局部
【第12件画作】
【2000x1187像素】(▲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单击拖拽一下)
上图:明,尤求《兰亭雅集图》,美国明尼亚波利斯艺术馆藏
“兰亭雅集”是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郗昙、魏滂、孙统、李充、许询、支遁、徐丰之和王家的凝之、涣之、元之、献之等42人在会稽山阴别业兰亭,集合名流,行修禊事,饮酒赋诗的一次集会。
画家尤求简介:
尤求,明代画家,生卒年不详,约活动於明嘉清至万历年间。字子求,号凤丘(一作凤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移居太仓。工写山水 ,兼人物,学刘松年、钱舜举而精妙不及。尤求是一位天才加勤奋的画家,他的勤奋,类于岳父仇英,亦能继承家学,笔墨从容于仇英和文征明之间。尤求最擅长水墨白描,创作态度十分认真,一丝不苟,每幅画都是严谨周密、刻划入微,其传世作品,几无败笔废画。人物造型准确,概括力强,形象秀美,线条流畅,有别于时流的刻板习气,直趋宋人室,深入堂奥,得其精华。尝画小西门关庙壁作行军势。又画弇山藏经阁壁,作诸佛像皆绝技。兼长仕女,继仇英以名世,尤擅白描。
画家尤求一仇英的女婿(节选)
(转载自:徐乃明的博客)
乾隆《苏州府志》中,有画家尤求的条目:尤求 字凤邱 长洲人,仇英婿也。以写人物擅一时,尝画《揭钵图》,天人、帝、释、群鬼、阿难各极变态,见者或起栗。女适周牧,夫妇皆工绘事。
在宣统《太仓州志》中,画家尤求条目:尤求 字凤邱,由长洲移居太仓,工写山水人物,尝画小西门关庙壁作《行军势》,又画弇山藏经阁壁作诸佛像,皆绝技,女适周凤仪,传父笔,且习诗,凤仪亦精画,晚年夫妇持斋藉画,以给暇则相唱和,凤仪字仲来,后改名牧。
对上面两处的文字进行梳理,大致这样:尤求是仇英的女婿,擅长画山水人物,后从长洲移居到太仓,其女儿传承了父亲的画技,且能习诗,后嫁与周牧。周牧原名周凤仪,字仲来,亦精通绘画,晚年时,夫妇持斋藉画,有休闲时间则相唱和。
条目中的文字对他的画技水平评价极高,如《揭钵图》,认为见者害怕时或要发抖,壁面上的《行军势》和弇山藏经阁壁的诸佛像,都被认为是绝技。在王世贞的《弇州续稿》中有《尤子求画关将军四事图》一文,是关帝庙刚建好时画的,共四幅,画在绢上,及《弇山园记二》有尤求画佛像字句,文中称尤求为尤老,是他年老时所画。
在《明画录》中有尤求条目:尤求 字子求 号凤山,长洲人。白描人物最工,所画仕女艳冶绝世。
亦在乾隆《苏州府志》中,有仇英的条目:仇英 字实夫 号十洲 太仓人,移家郡城,画师周臣,而格力不逮,特工临摹粉圆黄纸,落笔乱真,至于发翠毫金,丝丹缕素,精丽艳逸无惭古人,女号杜陵内史,能人物画,有父风。
可看出仇英女儿号杜陵内史,能人物画,有父风。据温肇桐的考证,仇英女儿的名字叫仇珠,号杜陵内史。(见温肇桐的《明代四大画家》一书,1946年版)
这样,仇英自己是画家,女儿夫妻俩是画家,外孙女儿夫妻俩也是画家,三代人都是画家。
上图:明代 尤求《兰亭修禊图卷》(局部1)【网络资料,出处不详】
【1000x1461像素】(▲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单击拖拽一下)
上图:明代 尤求《兰亭修禊图卷》(局部1特写)【网络资料,出处不详】
上图:明代 尤求《兰亭修禊图卷》(局部2)【网络资料,出处不详】
【第13件画作】
【4582x1638像素】(▲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单击拖拽一下)
上图:明 张誉 白描兰亭修禊
尺寸 27.2×269.3cm
款识:南海张誉白描。 钤印:仲实(朱文)、峨石山人(白文)。 鉴藏印:不薄今人爱古人(朱文)。 题签:明张誉白描兰亭修禊故事卷。遐庵。
题跋:峨石山人画世不多见。此卷笔意雅劲,虽未遽抗手龙眠,拟之仇尤,庶能骖靳,乡贤遗墨当永作家珍尔。民国戊辰(1928年)闰月得于北京目志,恭绰。钤印:遐盦(朱文)。
说明: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年第二版《明清画家印鉴》第302页 仲实(朱文)、峨石山人(白文),两方印蜕取自本画,且注明本画为叶恭绰旧藏。 作者简介:张誉,明广东南海人,曲江文献公(张九龄)后裔。字仲实,号峨石。能诗,善书。工山水、人物、花鸟、草虫,白描得龙眠(李公麟)之秘,笔法精妙。汪兆镛在《岭南画征略》中将其传记列于名臣梁储之孙梁孜之后,画兰名家杨昌文之前,可知其活动于晚明时期。
【第14件画作】
上图:明 许光祚《兰亭图并书序卷》,绫本设色,27×136.1厘米(含画),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2648x524像素】(▲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单击拖拽一下)
上图:明 许光祚《兰亭图并书序卷》,绫本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卷后有许光祚书《兰亭序》,落款曰:辛亥暮春摹于长水之玉瑛堂。关西许光祚。下钤灵长氏朱文印。辛亥为1611年(明万历三十九年)。画心无款,有永安沈氏藏书画印朱文鉴藏印一方。
此卷以山水为背景,表现兰亭修禊故事。卷首山脚下二文士携三童子而来,往前溪水边有一亭,亭中间置一桌,一文士在桌上挥毫,一文士坐于侧,另有一文士坐长凳上倚栏观鹅。溪流两岸边绘众文士及童子,文士们分组而坐,或凝思或交谈,或观摩或挥毫,其中有一人袒胸盘坐,双手上举似为养气,另有两文士在喝交杯酒,形态生动。溪流间有荷叶托着酒杯顺流而下。该图虽然大体继承了宋元以来兰亭雅集图亭中观鹅、岸边赋诗的构图方式,但从图中人物的服饰、动态及人数等来看,画家表现的更像是明代文人模仿王羲之等兰亭雅集时的情形,而不是真实地再现当时的原貌。图中人物线条简洁严谨,设色淡雅,山石轮廓以侧笔皴擦,工整柔和。
许光祚,活跃于明代万历年间,字灵长,陕西人。与汤焕同郡,得其书法,时人号曰汤许。举于乡,知太平县,著有《许灵长集》。有书法作品传世,但文献没有记载他能绘画。
【第15件画作】
【1900x2035像素】(▲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单击拖拽一下)
上图:明朝,崔子忠(款)《兰亭修禊图》手卷,设色绢本,30×259cm(图源:北京保利2011年拍)
题识:崇祯丙子年九秋,崔子忠写。 鉴藏印:醇士鉴藏 来源:新加坡回流。 画作题材取自东晋王羲之《兰亭序》,描绘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等人在浙江山阴的兰亭溪上修禊,作曲水流觞之会的故事。
画家崔子忠简介:
崔子忠,明画家,初名丹,字开予:改名子忠,字道母,号北海,青蚓(一作青引),梁清标《画谱序》亦作“道毋”,约生于1574年,卒于1644年。原籍北海(山东省莱阳市)人,后移居顺天(即北京)。 崔子忠居住于顺天府(今北京),曾经师从董其昌。善画人物,仕女,题材多佛画及传说故事,取法唐宋,颇具古意。 他在当时与陈洪绶齐名,有“南陈北崔”之称。
周亮工记他“年五十病,几废之。后遭寇乱,潜避穷巷,无以给朝夕。有怜之而不以礼者,去而不就,遂夫妇先后死”,他的同代人孔尚任在《享金簿》中称:“莱阳崔子忠,号青蚓,人物称绝技。人欲得其画者,强之不肯。山斋佛壁则往往有焉。后竟以饿死。予得十八尊者一卷,笔意超迈,神气如生,每一尊者俱有自制小赞,字与画皆儒笔墨。”(见《美术丛书》第一集第七辑)。崔子忠的书画,孔尚任推为“儒者笔墨”。
明末文坛领袖书画大师董其昌评崔子忠:“其人、文、画,皆非近世所见”。钱谦益则称他:“形容清古,望之不似今人。”钱评崔子忠的画是:“慕顾、陆、阎、吴遗迹,关、范以下不复措手”。说他所追求和师法的是晋代顾恺之、陆探微、唐代阎立本、吴道子、五代关仝、北宋范宽这些前代的超级大师,而绝不与流俗之辈看齐。周亮工在《书影》另一则文字里称:“崔青蚓不专以佛像名,所作大士像,亦远追(吴)道子,近逾丁、吴。”(见)当时的丁南羽、吴文中所画佛像已经达到了“一触目,便觉悲悯之意欲来接人”的极高水平,崔子忠更超过他们,可以上追“画圣”吴道子了。
崔子忠中年时即蜚声画坛,住在北京南郊偏僻处一所简陋的小院里, “荜门土壁,洒扫洁清,冬一褐,夏一葛”,“高冠草履,莳花养鱼,不知贫贱之可戚”。“妻布衣疏裳,黾勉操作”,两个女儿“亦解诵读”。每当兴至,则欣然展纸挥毫,妻女“皆能点染设色”,一家四人“相与摩挲指示,共相娱悦”。有时也把得意之作赠给少数知己好友,但“若庸夫俗子用金帛相购请,虽穷饿,掉头弗顾也”。
崔子忠为人孤高,自甘清贫,景慕和效法的是那些超然尘世之外的古代高人雅士。“当时贵人多折官位与之交,崔皆逃避不顾”。 崔子忠的作品朴实无华,寓意于内蕴。按梁清标的说法,崔子忠晚年“息影深山,杜门却扫”浏览史籍,每遇有忠考奇节人物,义使巾帼英雄,绘图像,立传赞,虽称自娱,也可以起“顽廉懦立”,立德、立功、立言、立像,合称为四不朽之作。正因其作画极为注重立意,因此为当时的文人和画家们所推崇。
崔子忠本人虽居于“京师 ”,身居闹市却过着清苦无为的生活,很有隐者之风。历史上有伯夷、叔齐因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而崔子忠则因怀才不遇而又孤傲自恃,宁肯饿死,也不愿把画卖给不识货的庸人,宁肯病死在床榻上,也不愿意接受无礼者的援助。最终以自己的生命成就了李唐名作迥然不同的另一幅《采薇图》。
【第16件画作】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康熙时期沈时《兰亭修禊图》。
【4169x600像素】(▲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单击拖拽一下)
上图:清,沈时《兰亭修褉图卷》,绢本,纵26.1厘米,横18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第17件画作】
【1600x433像素】(▲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
上图:清,方琮《兰亭修禊图》,设色绢本,手卷,纵31厘米,横340厘米(拍品)【左下角有水印】
说明:此图为乾隆时期宫廷画家方琮所画的《兰亭集序图》,卷末署有“臣方琮敬绘”款并钤有“方琮”印。引首是乾嘉时期北京有名的鉴藏家曹垣题写“兰亭修禊图”五个大字。
【2000x558像素】(▲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单击拖拽一下)
上图:清,方琮《兰亭修禊图》,设色绢本,手卷,30×341 cm. 约 9.4 平尺(拍品)【无水印】
【第18件画作】
【15000x608像素】(▲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单击拖拽一下)
上图:清 樊沂《宴饮流觞图卷》(全卷),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藏
【7000x495像素】(▲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单击拖拽一下)
上图:清 樊沂《宴饮流觞图卷》,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藏
樊沂《兰亭修禊图》又称《宴饮流觞图卷》。
(下图:六朝博物馆的一张展览海报,就出自这幅长卷的局部图:)
上图:清 樊沂《宴饮流觞图卷》局部
【第19件画作】
【2000x944像素】(▲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单击拖拽一下)
上图:佚名,兰亭修禊图卷 手卷 纸本,26×217cm(拍品)
【第20件画作】
上图:清 高其佩 《兰亭雅集图》立轴
高其佩(1660~1734年),辽阳人,善指画,生长在官宦人家,隶汉军镶黄旗,官至刑部侍郎。他8岁就开始学画,尤以指画而著称于画史。高其佩指画有“叱石成羊”之妙,他创作山水、人物、花鸟、走兽时,均信手一挥而就,“倾刻数十幅,……无不绝人。”他一生的作画数量是惊人的。正如他侄孙高秉在《指头画说》一文中所述:“自弱冠至七旬,不下五、六万幅”。可惜其大部分早已失传。
说起指画,据说在唐代就有了,但从未看到过作品。至清代康熙年间,画家高其佩才将记载中的指画变成实际的指画作品。所谓指画,即以手指蘸墨代替毛笔作画,用指尖、指甲、指背、掌沿等不同部位着纸,画出不同质感的线条,既保持了毛笔画的传统韵致,又有自己简约、刚健的特殊风味,从而能以得心应手地表现物象。
【第21件画作】
【901x2201像素】(▲提醒:在图上单击拖拽一下,可以看更大一些的图)
上图:清,孙祜《兰亭雅集图》,立轴,设色绢本
诗堂:兰亭记,永和九年……斯文。乾隆癸卯季春芑塘仇俽书。 钤印:俽、志亭
说明:孙祜,江苏人,乾隆时供奉内廷。
【第22件画作】
【797x2500像素】(▲提醒:在图上单击拖拽一下,可以看更大一些的图)
上图:佚名《兰亭雅集图》,立轴,设色纸本
【以下是一些器物上的“兰亭”题材艺术作品:】
清朝中后期 织物:
【1000x342像素】(▲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单击拖拽一下)
上图:清嘉庆 红地彩绣“曲水流觞”挂帐
民国时期 画扇:
【1500x740像素】(▲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单击拖拽一下)
上图:袁培基 甲子(1924年)作 兰亭修禊图 楷书《兰亭集序》 成扇 纸本。
题识:兰亭修禊图,仿唐六如本,袁培基。另面:录王右军兰亭序,甲子夏五磥庵李泰来书于砚寿斋。钤印:培基画印、下沙、泰来私印
另一件“兰亭修禊图”画扇:
“兰亭修禊图”画扇(出处暂没查到)
几件“兰亭”题材的文玩(故宫藏品):
上图:清 青玉兰亭修锲山子,故宫博物院藏(以王羲之等人的兰亭修禊、曲水流觞为题材)
【1365x999像素】(▲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单击拖拽一下)
上图:清乾隆,剔红山水人物流觞图扁圆盒,高 8.3cm,口径 17.8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赏析:蔗段式,子母口,平底,通体髹红漆 ,盒内及外底髹黑漆。盖面雕曲水流觞图。盖面边沿雕连续回纹,盖壁和盒壁均刻六角形锦地。盖内中央刀刻填金楷书“流觞宝盒”器名款,外底中央刀刻填金楷书“大清乾隆年制”款。
乾隆时期的御用雕漆由清宫造办处发样,苏州织造负责制造。剔红流觞宝盒与剔红兰亭宝盒盖面的曲水流觞图构图相同,应是同样的稿样。
上图:清乾隆《剔红兰亭宝盒》,高11.8cm、长26.4cm、宽20.65cm,北京故宫藏
赏析:盒呈云头式,通体髹红漆,盖面雕曲水流觞图。盖壁和盒壁各有四个开光,内装饰锦地花卉纹。器内及外底髹黑漆,外底中部刀刻填金楷书“大清乾隆年制”款,盖内中部刀刻填金楷书“兰亭宝盒”名色签。由苏州织造制作而成。
上图:清,乔林款竹根雕刻兰亭修禊图笔筒,高9.6厘米,口径5.2厘米,底径4.5厘米。北京故宫藏
赏析:筒式,口部略大而底微敛。口边雕云纹,其下纹饰层层下剔,成去地高浮雕效果,构图繁复,景物密集,人小如粒,几无隙地。茂林修竹,水流映带,亭榭游廊,均交代清晰。六十余人物三五成组,布于建筑内、崖岸上,错落有致,不失规律。其眉目、服饰、动作等,依约可辨,细节刻画颇见巧思。至于松、竹叶大于盖,则为此器平添一层稚拙趣味。
上图:清,乔林款竹根雕刻兰亭修禊图笔筒(另一侧面)
上图:清,乔林款竹根雕刻兰亭修禊图笔筒局部
赏析:器口上沿阴刻篆书“永和九年兰亭总数六十三人”一周十二字。外壁岩壁上阴刻隶书“兰亭修禊图”,下刻“乔林作”款识及“木”、“木”连珠小印二。
据钱大昕《潜研堂集》、蒋宝龄《墨林今话》等载,乔林,字翰园,号西墅,先世自山右迁宝应,再迁如皋(属江苏省),以善制竹器、玉器名世,流传作品绝少,此器可为认识其风格之重要参考。(文字来源:北京故宫博物院)
上图:犀角雕兰亭修禊图杯,高37.4cm,口径17.8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赏析:杯以非洲犀角雕成,体硕大。外壁采取螺旋式构图,主题图案取材于东晋时王羲之等人在兰亭欢聚宴饮的故事,其情景是根据王羲之“兰亭序”所述刻画的。由下而上雕刻了姿态各异的23个人物,周围衬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小桥亭榭,曲水白鹅。口内雕祥云螭龙纹。
此杯上部主要于内外壁浮雕纹饰,下部则纯用镂雕,刀法旷达有力,纹饰层次分明,立体感很强。
【1000x1296像素】(▲提醒:在图上单击拖拽一下,可以看更大一些的图)
上图:明 兰亭修禊图绿端砚,长29.5cm;宽19.2cm;高7.6cm(来源:浙江钱塘2008年春拍)
上图说明:绿色端溪籽岩雕刻而成。材质硕大,品质精良。长方形,下承长方形高卧足。砚堂浅平,砚池深挖。砚池外缘及砚台四壁用阴线细刻和浅浮雕技法,描绘王羲之兰亭序意境,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雅集的高士列坐其次,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底刻池中群鹅,暗寓羲之爱鹅典故,所谓“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王羲之为一代书圣,其临池之作为书法极品。刻砚匠师将兰亭修禊与羲之爱鹅典故会刻于这一方绿端砚之中,用心之巧,与寒窗学士之期盼有共鸣焉。配红木底及盖板。
参阅:《中国名砚》日本株式会社美术出版社出版,图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