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风流修觉山
一座绝对高度超不过50米的小山丘,怎么会入选《名山录》呢?
这是晚明文学流派竟陵派的开创者钟惺为新津人做的好事。明朝万历三十九年(1611)十月间,时年37岁的钟惺,刚于上年中了进士,此时以奉节使臣的身份出使成都,途经新津。钟惺写道:予“坐舟中,指江干削壁千仞,竹树榱桷,出没晴岚雪浪外者,异焉。问之,则修觉山。”他一踏上摆渡的木船,就被江对岸雄峙的山峰吸引了,隔着一江的碧波雪浪,只见千仞削壁之上,竹树葱茏苍润,掩映着森严殿宇,在氤氲缭绕的雾霭里若隐若现。他大为惊异,忙问那是什么山。同船的人回答:修觉山。于是,他弃船登岸,兴致勃勃地将这座名山游了个遍。事后,意犹未尽,索兴以他简远平淡、幽深孤峭的一贯风格,写下了一篇读来别致新鲜的散文《修觉山记》。
钟惺《修觉山记》片段
《修觉山记》被当作竟陵派代表钟惺的散文佳作,后世出版的《历代小品山水》、《历代游记》,或《钟惺散文集》之类的选本,绝不敢将《修觉山记》遗漏。新津的这座修觉山,随着钟惺《修觉山记》的流布,而愈加驰名海内,因此,明崇祯墨绘斋刻本《名山录》才会有修觉山的显赫地位。
《名山录》是当时的画师郑千里、吴左干、杜士良等所绘。修觉山在画师的笔下被刻画得极幽美,但见重峦叠嶂,溪流飘闪,松柏堆翠,森森古木掩映着古香古色的亭台楼阁。
早在宋代,修觉山就已经驰名天下了。宋真宗时绘就的巴蜀舆地图7米长卷——《蜀川胜概图》(又称《蜀江卷》),就将岷江边的这座名山绘入图中。此图是宋代绘画艺术珍品,相传为北宋画家李公麟所作,原件现藏于美国华盛顿自由艺术美术馆。《蜀川胜概图》在流传过程中,得到了明清学者王穉登、陈所蕴、董其昌、高士奇等大师级人物的题识“点赞”。清初时,《蜀川胜概图》流入清廷宫中,藏于内府,甚得乾隆皇帝喜爱,被列为“乾隆四美”之一。该长卷右上方有乾隆御题“李公麟《蜀江卷》寻丈间有万里之势,脱尽笔墨痕与造物者游矣”款识;并于新津修觉山旁钤印“太上皇帝之宝”。
宋李公麟《蜀川胜概图》之修觉山
修觉山为何会列入天下名山?首先,是地异。在五水汇流处的大江边,千仞峭崖拔地而起,修觉山奇特的地貌,注定了世人必然为之怦然心动。
其次,是地胜。修觉山风景绝美,古迹昭彰。那时,隔河相望的修觉山树绿山青,刹观错落。此山虽方圆不足二里,却耸立着四庙一亭:半山腰的白观音,山顶的修觉寺,修觉寺左侧不远的宝华寺,修觉寺右后山巅的玉皇观(雪峰观),以及左侧翼然于绝壁之巅的纪胜亭。其间,绝壁、古柏、灵泉、白塔、诗碑、岩刻、殿宇、竹树交相辉映,景致变化纷呈。
更重要的是,禅宗六祖北派祖师神秀、唐玄宗李隆基,还有杜甫、陆游、范成大、苏轼苏辙兄弟、钟惺等历代的文化名人,他们不仅在山上留下了神秘的踪迹,而且留下了传世的华章。
四庙一亭的绝世风采
修觉寺座落在修觉山巅。寺前有参天唐柏两株分列左右,树前各有古井一口,左右二井相通,春夏汲东井,秋冬汲西井,如此则井水清凉甘冽,反之则浑浊苦涩,故号灵泉。古井之后,有二座高达七八米的唐时密檐式白色砖石塔,分列寺前。再配上寺前石阶、石径,景观奇异。前人把修觉寺全景喻为“卧龙戏水”,说得有眉有眼。瞧,修觉寺的数重殿宇为龙身,唐塔为龙角,古井、石阶、唐柏,便顺理成章分别象形为龙眼、龙鼻、龙须,通往山下的石径路为龙舌,龙舌凌江作戏水状。此处古迹虽已湮灭,邑人却至今眷恋不忘,每念及此,无不津津乐道,如数家珍。
修觉寺有殿宇三重,依山取势,排列在修觉山巅。穿过沙门内簇拥着甬道的两列翠柏,登上石级就是大殿,殿内供奉高达五尺、造型优美的铜铸观音,两侧有罗汉数龛。正殿供高达丈余的铁铸南岳大帝。大殿右侧阶沿上置有新津十二景之一的“杜甫诗碑”。镌刻诗圣杜甫《游修觉寺》《后游》《题新津北桥楼》五言律诗三首,系清乾隆时新津知县徐荛手书(徐荛是新津历史上治水和复修通济堰的重要人物)。寺前有纪念苏东坡游踪的东坡读书亭,右侧观音岩上有苏东坡所题“洞天春色”岩刻,每字二尺见方,字体因风化侵蚀不清,由明代万历年间新津知县王秉乾仿东坡手迹重书。
《蜀中名胜记》对修觉山的记载
玉皇观位于修觉寺右上方的山巅,古名雪峰观。唐代建的玉皇楼圯败后,清乾隆、道光年间复又两次重建。玉皇观有五重殿宇,头殿供城隍;二殿供东岳大帝;三殿(正殿)尤为高大宏伟,供太上老君;四殿一楼一底,底层是斗姥殿,上层是视野宽阔的玉皇楼。凭栏远眺,远山近水尽收眼底,尤宜避暑,自有清风徐来,酷热顿消。加之观内幽花满径,古木参天,令人生出羽化登仙之感。
宝华寺比邻纪胜亭,距修觉寺不足200米,始建于南宋。沙门为圆门,门楣上有石刻“宝华禅院”四字。寺后有纪念苏东坡在此读书作文时洗砚的东坡洗墨池。头殿供观音、文殊、普贤三大士,左右殿分别供药王孙思邈、三婆娘娘。甬道之后的正殿,供如来、弥勒、迦叶及十八罗汉。此处山势突兀,有飞泉流泻而成清池。寺内左角钟楼上,悬有高约七尺的巨钟一口,每晨昏敲击,声音清越,声传数里,新津十二景之一的“宝华钟梵”即指此。
宝华钟梵
白观音居修觉山半山腰,临苍崖碧水,修竹繁花簇拥着沿江布局的殿宇,有两重殿宇,主供一身缟素的南海净瓶观音。另有楼台和吊脚楼式水轩各一座,尤宜欣赏江上风光。寺侧有形如癞蛤蟆的巨形怪石,人称蜞蚂儿(蛤蟆的本地方言)石,石上镌刻有浑厚雄劲的“青山绿树”四个大字,“青山绿树”是江畔幽景的传神写照,为苏东坡原书,因风雨剥蚀字迹,由明嘉靖时新津县令宋应信补书重刻。
纪胜亭。修觉山一山飞峙,雄踞江边,绝壁千仞,下临深渊。创建于唐代的纪胜亭,翼然于悬崖之巅。此亭六角飞翘,卓然独立,俗称六角亭,亭柱间有飞来椅供游人休憩远眺。登临斯亭,即凌绝壁,放眼眺望,五水汇流处江天空阔,气象万千,因风景绝胜,故又名绝胜亭。亭中树青石碑一通,上刻苏辙《纪胜亭》诗。此亭毁于明代,清嘉庆时邑令王梦庚重修。此亭是新津风光的标志性建筑,文人骚客无不趋之若鹜,历代吟诗无数。
钟惺万历三十九年游览修觉山时,山上正值风华昭著,名胜古迹只是少了后建的白观音。他的游踪,是先入宝华寺礼佛,再登纪胜亭缅怀唐宋明名人,继入修觉寺怀古,赏唐明皇遗书“修觉山”唐碑。出寺后,正感到“无所见”时,经寺僧指点,才走过石隙间的一条小径,意外地感受了雪峰观(玉皇观)“下凭栏视江”“无所不见”的不凡。
神秀大师结庐
唐玄宗寻幽
唐太宗贞观年间,有位少习经史、博学多闻的高僧神秀,云游至新津修觉山结庐,创建了修觉寺。修觉山钟灵毓秀,抚慰着在此修真养性的神秀。神秀(606~706)是唐汴州尉氏人(今河南省),俗姓李。他后来到蕲州双峰山东山寺(在湖北黄梅县东北)拜谒禅宗五祖弘忍求法,这时他已50岁了,仍努力从事打柴汲水等杂役六年。弘忍对他深为器重,称其为“悬解圆照第一”“神秀上座”,并令为“教授师”。五祖弘忍圆寂,神秀成为禅宗六祖所谓渐悟法门的北宗创始人,在江陵荆州当阳山玉泉寺传法,声名远播。后为武则天遣使迎至京师长安内道场,时年已90余岁,深得武则天敬重,朝野景仰。神秀大师圆寂时,享年100岁,中宗赐谥“大通禅师”。
当年神秀禅师的结庐之所,多年后成了唐玄宗李隆基避安史之乱前来游览的驻跸之地。时间应该是赐死爱妃杨玉环、即将“天旋地转回龙驭”的第二年秋天了。唐玄宗在南京成都度过了1年零85天的清闲日子。此时的北方虽战火不断,却捷报频传,而处于大后方的四川仍是一派歌舞升平景象。作为太上皇的玄宗,自然有心情寻幽览胜了。这一次,玄宗出成都,由新津老君山、修觉山,并经蜀州去青城山。明《蜀中名胜记》引前代《志》有明确的记载:新津“县南一里,修觉山,神秀禅师结庐于此,唐明皇驻跸,为题修觉山三字。”唐玄宗所书的“修觉山”三字,刻于寺前左边山岩上。对此,钟惺《修觉山记》中有载:“明皇书嵌佛殿左侧岩壁上,字方广二三尺,一字各专一石,飞翥沉着,且甚完好。予入蜀所见唐碑,独此耳。”修觉寺原来只是一座不知名的寺庙,因明皇题写“修觉山”名,而更名为修觉寺。
唐玄宗御书“修觉山”
江山花柳迎诗圣
在文化意义上给修觉山带来熠熠光环的,按时间顺序,首先是结庐修觉山的禅宗六祖北宗神秀禅师,其次是前来游览驻跸并心血来潮题书山名的唐明皇,第三位才是是诗圣杜甫。诗圣杜甫以他对人世间的悲悯情怀,人格魅力,以及非凡的诗情,使修觉山在中国文学的圣殿里永远光采夺目,他的影响是神秀和明皇难以企及的。
杜甫曾四游新津,写下了8首赞美修觉山及新津风光的诗篇传世,诗圣客居草堂期间共留下23首诗,写新津的即占8首,可见他对新津有多喜爱了。诗人第一次登上修觉山是在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初秋。上元元年在杜甫的一生中是个极值得纪念的特殊年份,也是他诗歌创作的分水岭。上年,他一路上饥寒交迫,历尽艰难险阻,终于在年底抵达天堂般美好的成都。上元元年开春,在成都尹裴冕、表弟王十五等亲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浣花溪畔建造草堂,至暮春,草堂建成。多年来浪迹天涯的老人,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棲身之地。一生中梦寐以求的美好田园生活终于来临了,诗人的内心充满阳光和喜悦,因此写了不少颇具安恬情味的田园诗。
诗情画意的新津定然给杜甫留下了挥之不去的美好印像,他在次年(761)的阳春三月,又两次来到新津,又留下了四首诗。以《后游》及《题新津北桥楼》这两首为最佳。“西川供客眼,惟有此江郊!”《题新津北桥楼》中的这两句诗,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也是对当代新津人的精神抚慰。
修觉山今貌
限于篇幅,本文只介绍《后游》。其诗云: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客愁全为灭/舍此复何之。这首诗散发出一股明媚的春光气息,首联写诗人对旧地的怜爱,颔联写旧地对诗人的盼念,物我情亲,彼此神融。在诗人眼里,古寺及江上的竹桥仿佛在盼望他,花红柳绿,江山如画,一切都好像在迎接诗人的到来。此时,不仅朗照的阳光让原野丰润,连沙滩也显得温暖,诗人心情愉快之极,客居异乡的愁闷不翼而飞。“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成为当代新津人热情好客的象征。
陆放翁与范成大
南宋大诗人陆游,于乾道九年(1173)夏被任命为蜀州(今四川崇州)通判(副州长),但前后仅一年多时间。其时新津隶属蜀州。
从乾道九年(1173)至淳熙四年(1177)的5年间,陆游曾数次来新津,有时是履行职守视察通济堰岁修工程,有时是游历,有时是陪友人,诗人也为后人留下了8首写新津的诗,其中竟有四首是写修觉山的。他的《过修觉山不果登览》诗,有“白塔映朱阁,间见青林间”的诗句,不仅成为后世描写修觉山的经典句子,而且成为今人追忆修觉山的精神寄托。
《新津小宴之明日欲游修觉寺,以雨不果呈范舍人二首》这二首诗作于淳熙四年(1177)六月,是陆游写给范成大的。范成大淳熙二年(1175)至淳熙四年任四川制置使,邀陆游作参议官。二人是诗文之交的故人,又曾共过事,彼此不拘礼数。范成大因病告老,离开成都,启程返回老家苏州。六月初一,他指示载送家人及行李的船只先行至眉州彭山县停靠等待,他则陆行骑马往永康军(今都江堰市),经青城山、蜀州、江源、一路游览,再到新津。其时雨大,在新津与送行友人滞留两日,然后从新津县坐小船出发至彭山江口,和家人会合。两人原拟游修觉山,怎奈连日大雨。范成大《吴船录》有载:“修觉者,新津县对江一小山。上有绝胜亭,一望平野,可尽西川。杜子美所谓'西川供客眼,惟有此江郊’。是日,雾雨昏昏,非远望所宜,故不复登。”二人只好话别,陆游因此写诗抒怀,其二云:新津渡头船欲开/山亭准拟把离怀/不如意事十八九/正用此时风雨来。因登山难以遂意,竟引发诗人对人生的慨叹。范成大的散文集《吴船录》一开篇就写道:“新津,绿野平林,烟水清远,极似江南。”他人到了新津,却不能登修觉山,不可谓不遗憾。
苏辙视野的纪胜亭
宋朝眉山人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兄弟合称“三苏”, 在“唐宋八大家”中苏氏父子八占其三,可见“三苏”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之不凡了。继诗圣杜甫之后接着走来的,是北宋一代文豪苏东坡和他的老弟苏辙,时间是宋仁宗嘉佑四年(1059)。据新津县志办公室何毅豪著专文《苏轼、苏辙修觉山之行考证》,这年,苏轼22岁,苏辙20岁。兄弟二人寓居修觉山宝华寺,读书吟诗,寻幽访胜。大苏在新津虽未留下诗作,却有6首诗是和新津县的宋代名人、徽宗时任宰相的张商英唱和的。在原修觉寺和宝华寺,分别有东坡读书亭和东坡洗墨池纪念苏轼的游踪。
但小苏留下的《纪胜亭》诗却影响深远,其诗曰:夜郎秋涨水连空/上有虚亭缥缈中/山满长天宜落日/江吹旷野作惊风/爨烟惨淡浮潜浦/鱼艇纵横逐钓筒/未省岳阳何似此/应须仔细问南公。此诗虽咏纪胜亭,落笔却是亭下水泊,意境宏阔,尽写江水风貌。。“夜郎秋涨水连空”,一开篇就先声夺人,气势非凡。“未省岳阳何似此,应须仔细问南公”,末二句竟然把纪胜亭与名扬天下的岳阳楼相提并论,让后世的新津人好生自豪。
这些名人因其诗文中多次吟咏或涉及修觉山,竟使大江畔的这座小山丘不仅跻身《名山录》,更成为中国文学史灿烂星空中闪烁的明星,现实的修觉山古迹几乎悉数湮灭,虽已微不足道,但文化意义上的修觉山却光照日月,永垂不朽。
来源:方志新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