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陷入自我谴责而全盘否定自己,那你可以看看这篇

全文1323字,阅读约需2分钟;

我们常说“对事不对人”,可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经常会将这两者分不开,总是“对人不对事”,这里的“对人”一般是指自己。

一次考试考砸了、上台发言紧张了、这么简单的题又不会做了……

我们常常因为一件小事,而对我们这个“人”进行全盘否定:我怎么这么没用、这么一点小事都做不好……

好像事情是否严重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想法,或者说我们的思路就是:这件事情没做好就是我这个“人”的问题。

这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针对自己的劲都和自己当初高考都有得一拼了。

然而这里存在的问题就是,我们的“表现”成为了决定我们自身价值感的唯一标准,所以只要自己觉得“我表现不好”,那我就很差劲。

可能在外人看来,这没什么,可是,我们的完美主义、那个单一的评判机制告诉我们“你表现不行”,我们就容易陷入自我谴责而全盘否定自己。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习得性无助”,意思是一个人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习得性无助”的人喜欢将一些不可控制的外部因素归因于自己的智力、能力等,从而否定自身的价值感,降低自己的自我评价和动机,最后产生无助感。

仔细想想,其实我们的归因机制是存在问题的,遇到挫折与困难的时候,我们情绪上头,又喜欢做出很多对自己的评价,将一个个小问题放大、归因,最后得出一个毫无理由的结论:我没有价值。

想一想,是不是这样?

当你得出这个结论后,你就将你的能力看成是固定的,而不是发展的,这样的僵固型思维将我们的价值判断机制缩小得过于狭窄,于是我们就容易陷入自我谴责当中。

怎么解决呢?

首先,就需要你改变自己的归因机制。

从前,你的归因机制是认为失败的因素永远存在、不可改变、无法解决,喜欢以偏概全,一件事情没做好就否定了自己的全部价值。

现在,你的归因机制应该是,一件事情没做好,只是因为我能力还不够,而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只要我愿意去做,就可以做好。

其次,转移关注点。

我记得在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的桌子上,放了一面三棱镜,第一面写着“可恶的他人”;第二面写着“可怜的自己”,我们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喜欢归因于这两个维度。但是,在镜子的第三面,写的是:以后怎么办。

你把自己的目光盯着镜子的前两面,那就永远无法解决问题,每次遇到挫折和问题之后,你都可以直接问自己:“以后怎么办”,只盯着“可恶的他人”和“可怜的自己”,没用任何意义,只会留下抱怨的声音和自怨自艾的影子。

我们做任何事情呢,都需要带着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而不是只定格在某一个瞬间。

历史已经无数次地向我们证明了: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可能。

那我们又何必黯然神伤、自己跟自己较劲呢。

韩东也说过一句话:

修正行动,不要自我谴责。

我们做什么、做的事情怎么样和我们“这个人”是可以分开的,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无法被替代,都有着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的高低也不应该由单一、狭窄的“表现”标准来评判。

或许你可以花点时间来找一找身上独特的闪光点,认清楚自己,找到自己独特的价值,当你找到后,你就自己有几斤几两了(hhh,这是什么形容),你自身的分量,是由你自己决定的,不管别人怎么抬高你、捧你,或者别人怎么贬低、挖苦你,你知道自己的分量是不变的,当你有了这个确定性后,你就不会那么容易随风起舞、大起大落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