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总妄想改变他人
全文1110字,阅读约需2分钟;
我最近发现,自己越来越变得不想去“改变”别人。
01
如果是在以前高中的时候,当别人说他自己……(各种问题)的时候,哪怕没有问我什么建议,我也会饶有兴致地搬来一些从不知道哪里看过的方法论和道理。
当时自己说出来的时候会觉得很满足,事实上,也就只是满足了一下我的自恋。这样的情况下别人不会听进去我的建议,听进去了也不会去做。
有人问过李诞:能不能给年轻人提供一些建议?
他是这么回答的:
我没啥建议,提了也没有人会听。你把爸妈朋友圈发的鸡汤文章,照着做十条,你会获得一个很不错的人生。
你看,世界上没有哪一条建议是有用的,除非你真的做到了。
02
我之前会给别人推荐很多我看过的好书,一些大V公众号,结果是,书没看过,公众号文章也看了两篇就兴致乏乏。
“你觉得好”是你的价值观,当你想把你的价值观强加于别人身上时,别人的置若罔闻会消耗你的热情,不要把你的热情浪费在这个上面。
当你觉得一个东西真的好的时候,你不说,别人也会找到。如果别人不以为意,你说得天花乱坠,也只是你在享受口嗨罢了。
的确,改变自己都是那么困难,更何况改变他人呢,我自己都在尝试改变而屡屡碰壁,哪有什么心思去改变别人。
毕竟,别人不会按你说的做,只会按你做的做。
在经过长达半年的“学习”——学课、看书、听书、写作以及自我教育之后,我更关注自我成长,很少将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了,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解决的问题。
所以,现在即使别人直接拿着问题来问我,我也不会带着“我可以改变他人”的期待来给出建议了,有的时候,直接干脆地说一句“不知道”。
古希腊有一个类比就很有意思:
我只需要将马引到河边,喝不喝水是它的事情。
03
当我仔细去分析一下我以前帮人的动机时,一般是:给予会提高自己的幸福感;帮人能让人感受到自我价值之类。
嗯,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
但通过将“成长”和“助人”分为两个维度,能把人分为好几种:
只成长不助人的人,是个精明人;
先成长后助人的人,是个善人;
不成长也不助人的人,是个废人。
那以前的我应该就属于第四类,在成长方面没有做好,却在助人方面付出太多精力。
看到了一些颠覆三观的东西就忍不住跟别人分享,甚至会有一种真理在手,希望去拯救世界的幻觉。我记得一个很有意思的类比就是:当你拿着一个锤子,你会觉得整个世界都像一颗钉子。
这时候应该做的不是拿出去分享,而是提升自己,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在“管好自己的事”和“帮助别人”之间的顺序不要搞反了。
当你真的想要推荐一件东西时,正确的做法是:先自己做出改变,再冷静地推荐,将马引到河边,喝不喝水是它的事,如果他不接受或者虽然嘴上说好,但放在一边,那就稍微等一下。
读透了再分享,先让自己变好,再去影响别人,比自己带着一知半解的想法胡乱地去分享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