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炎院士:因疫情“神预测”走红,从事科研60多年,已是中医泰斗
年初的这场肺炎疫情,让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这些科研前辈又重新回到公众的视野。然而,还有这么一位相对默默无闻的工程院院士,这几天也成了一名“网红”。
在2019年6月27日举办的一场中国中医科学院组织召开的答辩评审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内科学神经内科学专家王永炎预测:“下半年特别是在冬至前后,也就是连续到明年的春季,要有瘟疫(注:在中医学科里,瘟疫范围较广泛)发生。”
这段当时没有引起丝毫重视的话,在疫情发展严重的今天,却被很多人冠以“神预言”之名,但大部分网友表示还是巧合居多。
不论王永炎院士的这段“预言”如何饱受争议,但作为中医泰斗,王永炎的成长与学术之路还是令人心生敬仰之情。
1938年,王永炎出生在天津。他的祖父是中医眼科大夫,曾研制出一种固体眼膏,对于治疗沙眼十分见效,因此在农村方圆几十里很有名气。
1956年,王永炎高中毕业。原本有机会就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他,或许是受到祖父的影响,坚定地选择了中医专业。但入学后,他就产生了动摇。
当时国内正有一种思潮:西医有些人不认可中医,科学界也有些人认为中医不科学,老百姓对中医也有怀疑。然而这种动摇,也只是让王永炎提前读了西医的一些书籍,并没影响他的学业。
毕业后留校任教不久,王永炎就被组织安排到安徽的农村劳动锻炼,在农村呆了近三年。这三年里,他当过农村医生,在公社卫生院工作,成为了一名全科大夫,在中医业务上也得到了很充分的锻炼。
王永炎面对的不仅仅是头疼脑热和感冒咳嗽等小病,也有大脑炎、病毒感染等急性病。扎针灸,未见效,吃消炎药,也没用。王永炎只能用中药汤剂。
他给病人开了退热的方子,吃两服还没用。他又根据南方湿气重的特点,加了一味燥湿助阳的药,吃了一服半,就见效了。
这让王永炎体会到了中药配伍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中医并不是“慢郎中”,中药并不是“果子药”,中医中药在急性病上也有作为。这使王永炎对中医中药的态度由动摇变成了坚信和热爱。
农村的三年经历,对王永炎的影响很大,医疗实践让他认识到了中医中药的优势,强化了他的基本功。
从农村回来后王永炎在学校任教,组建了中医脑病学科,深人系统地进行了中风、痴呆临床和基础研究,在病因调査、症候规律、防治护理康复方案、疗效评价及新药研制各方面都有创新性贡献。
1981年,王永炎走上了领导岗位,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的常务副院长,而后又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校长和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
他做管理工作时主张包容、和合、求真。他注重项目研究,更重视学科建设,由此探讨人才培养的途径以及人才梯队和创新团队建设的问题。他重视人才培养,提携青年学者,在行业内外博得了很高的赞誉。如今他亲自培养的博士就高达65位,已经出站的博士后就高达28位。
王永炎作为中医药行业领军人物,最早提出开展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做中医药标准化研究工作,在当时受到了很大的阻挠。
在他看来,中医独特的理论是由独特的概念构成,中医独特的概念是由中医术语来表述。于是从 1997年开始,他就开展了大量的名词术语标准的制订工作。2014年,他荣获中国标准化终身成就奖。
社会上有不少人说中医是“慢郎中”,王永炎不这样看。他几次面对记者采访,都强调指出:“中医药的生命力在于疗效,千百年来,如果中医药没有疗效,人民大众谁还会去看中医吃中药”。
王永炎认为,当前已是东学西学兼收并蓄、科学人文融合互动的新时代了。中医讲天人相应、辨证论治、神形一体,中医学有着鲜活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原创的思维及原创的成就。中医药的科学与文化是水乳交融的,科学、人文合而不同、互补互动。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很庆幸,中医有王永炎院士这样的中医泰斗,西医有钟南山院士这样的定海神针,要想取得胜利,中西医结合或许才是最正确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