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阿根 | 马良独修金山寺
大桥镇 卞阿根 程自祥
镇江与我们扬州不仅是一衣带水的紧邻,而且镇江的金山寺与扬州更有着一个一脉相承的传说。这个相传的故事还的从清朝天聪年间后期说起。
在我们扬州的高邮,有户人家姓马,世代经商,家境殷实,是苏北地区最大的富豪,主人叫马良。
那年四十五岁的马良,一天他到镇江洽谈生意,生意谈定后,顺便到金山寺游玩。说来也巧,当他来到寺院时,只见一些穿着打扮十分华丽的人,纷纷走进大雄宝殿落座用茶,这使他感到很好奇,便随着跟进去拣了个位置坐下。片刻,寺院方丈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对大家说,今日邀请本地绅士、富商光临,不为别事,只是寺院年久失修,请大家来商量支助修缮一事,以弘扬佛教文化,“在这里老衲给大家谢过了”。方丈说完,但见一老和尚已将事前准备好的笔墨纸砚铺放在殿中的桌子上,请大家提笔捐助。此时马良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片刻,大殿内鸦雀无声,但听方丈说:“就请大家用笔吧。”这时大家都以虚礼的态度谦让,大厅内“张三先请”、“李四先请”声声不断,可就是不见有人上前用笔。一个时辰过去了,情况依旧。
马良见状,知道他们的谦让是不想出资,于是起身很有礼貌地对大家说:“既然大家都这么谦让,那我就先来吧。”大家一见马良,都不相识这位“本地”的富商,默默地坐在那里等待他捐资。马良走到案前挥毫写下了七个大字——“马良独修金山寺”。落款:“苏北高邮马良。”大家这才知道他原来不是本地人,难怪不相识。
马良捐资,一语惊人,同样也激怒了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你马良目中无人,小看了我们镇江的绅士和富商了,口出狂言独修金山寺,好,你既是独修,我们江南的一滴水、一粒土都不准你用。”马良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既是独修,就不用江南的一滴水,一粒土。”当日,马良对方丈说:“但请方丈放心,我马良说到做到,但你要尽快做好寺院规划建筑物的选址和修缮准备,一个月后即破土动工。”马良当即就告辞了方丈,回到了高邮老家。
一到家,马良就组织匠人、船队和其他帮工,买土装水运往金山寺,修建工作一切准备就绪。
自从破土动工后,马良带着家中的所有银票,根据方丈不同建筑内容的选址,除了组织建筑材料和从高邮向金山寺不断运土运水外,一直住在金山寺,和匠人们吃住在一起。两年后,一座布局崭新,十分优美的寺院终于竣工落成。而在这时,马良的银票已经全部用尽,可还有一座厕所已经无钱建造,马良回到高邮老家,把结发多年的妻子休了,并变卖了所有房屋和家产,到金山寺建好了厕所,当时他已经身无分文,四处流落他乡乞讨。
几年后,一个严寒冬天的下午,马良身患重病,衣衫破烂,头戴一顶破草帽,右手里拄着一根树枝做的拐杖,左手里拿着一个破碗,乞讨来到金山寺院门前。打扫寺院卫生的一个小和尚见之,立即报告了方丈,说是舍些饭菜给他,不能见他活活饿死。而方丈并不出声,闭目屈指一算,对小和尚说:“不得给他一滴水,一粒饭,由他去吧。”小和尚无奈,只好怏怏而去,心想,过去方丈对前来寺院乞讨的人都很慷慨,除了给其饭菜,还会施舍点钱财,也不知道他今天的心为什么这么狠。
第二天一早,打扫卫生的小和尚打开寺院大门,见前来乞讨的人已经死在了寺院的门前,急忙跑过去告知方丈。方丈听后,对小和尚说:“你快去找一根粗长的绳子和叫十几个人来。”小和尚找来了绳子并把人叫到了方丈面前,方丈对他们说:“去用绳子绑牢死者的双脚,沿着金山脚下倒拖着绕圈转,不得停下。”和尚们听后心中很是不快,人都死了,给埋了不就算了,还要这样摧残他的尸体,居心何忍?和尚们无法,只好依照方丈的吩咐,用绳子绑牢了马良的双脚,其中一个老和尚见了尸体后说:“这不是施舍建寺的苏北高邮人马良吗,怎么……”但又不敢违背方丈的指令,便硬着头皮和其他和尚一起,拖着马良的尸体,沿着金山脚下倒拖着绕圈。拖了十三圈后,尸体被拖烂得叫人目不忍睹,和尚们很是心疼,就偷偷地停下,将绳子割断,回寺院报告方丈,说是绳子拖断了。方丈捏指一算,说道:“天意也!”便让掩埋了马良的尸骨。和尚们问方丈这是何故,方丈说:“这是天机,不可泄露。”
原来,方丈在马良修金山寺时,曾给他捏算了命运八字,马良道行高尚,非同一般的人,死后转世必有当国君之命,但死后必有在金山脚下被拖尸之难,拖一圈就能当一年的皇帝。当时马良的尸体共被拖了十三圈,后来他转世后,就成了清朝的雍正皇帝,这也应证了方丈当年的捏算。
据说,高邮一代原本不是水乡,是因为马良修金山寺的缘故,把这里的土运去修金山寺了,于是便成了水乡地域。
马良独修金山寺的故事,一直广泛流传于我们扬州地域。虽说它带有封建迷信的传奇色彩,但这毕竟是传说的故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