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闲话|谈研究生学习(二)
前两天或者说上周的时候,想码字谈研究生学习第二部分,关于文献的部分。无奈上周太丧,很多事情也就被推迟下来。不过我还是会很享受打着灯光,听着音乐,飞速的敲击键盘的感觉,这好像是我许多年前十分向往的一种生活,大概就像是那些天天需要码字生活的小说家一样。但我不太像成为那样的小说家,记录一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有人看,有人回馈,形成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我觉得就挺好的,很享受这样的乐趣。
下午刚刚结束今天的英文文献的报告,原本应该是昨天中午报告的,推迟到今天中午,又由今天中午报了一部分,延迟到下午。报告文献的过程,有带着自己的思考报告,老师会根据你不懂的地方进行一些解释和讲解,这样的学习方式让我受益匪浅。不过看文献的整个过程,用一个词描述来讲:痛苦。就像之前的记录里面说到,如果有一天感受到痛苦就对了。上一周和这一周大概是感受到这种痛苦了。现在应该是在一个量的积累,原先设置的研究生期间目标:看一百篇本相关的文献,看来可能不用三年就能完成,希望这些积累能够承受下来。
从上周开始,或者说上上周开始,再追溯远一些,可能就是更早之前的看《后现代理论视野下的青年价值观研究》一书开始,到三篇中文文献,再到英格尔哈特的《现代化与后现代化》(至今只看了一章),再到国庆回来后的三篇硕士论文,再到上周布置的一些英文文献(目前看了四篇,水平有限只敢汇报三篇)。中途加一个需要小组形式汇报的英文文献。这个过程真是非常痛苦,几乎每天所有的空闲时间都在看着论文,有些很多原本安排好的事情也会被打乱,所以也会出现一些不太好的情绪,做出一些不理性的判断和决策。但这应该都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过了快两个月了。我觉得应该是慢慢地在走出之前的思维限制了,知道去思考实验是怎么做的,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如何去描述这些实验。当然,这些完全不够,还需要不断地去积累。但有的时候老师无意间夸一下,这篇文献理解得不错,挺好的,我会开心好久。就像一个小娃儿一样,大人给了一块糖就高兴地不得了。
不过,今天下午老师在和老师的交流过程中,老师又说了很多东西,大致是以下几点:
(一)英语单词量不够,句子翻译不行;
(二)不够用心;
(三)要把时间用在学习上,尽量不要浪费学习的时间。
老师说的内容都很是点到为止,分别对这几点举了一些例子,说了一下我的英语水平确实非常低,让我需要去背、记单词,理解句子的意思,尽量不要用谷歌翻译或者有道翻译,这样进步可能会比较慢。要主动去寻找context(我以为这个词的意思是目录,老师说是上下文的意思,让我结合全文去看,要理解全文,有时候要带有强制性的方式去理解)。通过对一些知识的讲解,又学到了一些新的东西。
我想这也是一点进步吧,至少是有一定的收获或反思的。相比两周前,看着文献心理思考的却不是文献的内容的状态,今天的状态相对来讲应该已经算不错了。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和自己过意不去,别人也并不知道你是在和自己过意不去。
希望下一个阶段继续读文献的时候,能够有更多的收获,也能够养成一个良好地看英文文献的习惯,将更多的时间专注到学术上来,只有这样才会收获更多对于学术造诣上的一些思考。就像今天问老师一个关于什么是学术的问题(虽然刚刚进校也问过这个问题,快两个月的时候我又问了这个问题),我认为的学术可能已经是通过实验的方式对某个社会现象进行阐述,去挖掘背后的原因,以及该如何进行一种好的方式去解决【即通过文献回顾确定自己要做的研究(Introduction)-确定一个假设-通过被试参与实验获取实验数据(Method)-通过SPSS/ANOVA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的数据表格及相关性等内容-得出结论(Results)-对结论进行探讨,指出研究的不足或对于未来的展望(Discussion)】。但这个是不全面的。老师说可能也是一进来就让你一直看实证方面的研究,但学术不仅仅是实证研究,还有很多的其他的研究,包括质性研究、文献研究等等。
你看,对于学术,我还是一个菜鸟,理解程度不够,掌握知识不够,所以还是要好好搞好英语,做好相关的文献学习,多吃苦。就像和老师在第一次见面时,老师问的那样,做学术会很苦,能吃苦吗?我斩钉截铁地回答说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