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强之凿空西域 --- 少年刘彻

少年强

凿空西域

--------

少年刘彻

我看到了少年冒顿文章后面一位大漠长河先生的留言,他说下面一定是要写张骞了,他指出如果没有张骞刘彻霍去病等一干少年郎,中国的版图也就到兰州为止了。武威以西的整个河西走廊以及青海、新疆也就与中国没什么关系了。

他说的对极了。

少年张骞

钟点工手账

长按结尾二维码可选购

刘邦陷入了绝境。

对于他的盲目轻敌冒进,谋臣们并不是人人赞成的,有一个刘敬就持异议。他奉刘邦之命靠前观察敌情,回来对刘邦说:两国交兵到现在的地步,应该炫耀自己的强大才对。但是我只看到瘦骨嶙峋的牲畜和羸弱疲惫的士兵,这不可信。我认为冒顿单于是故意示弱给陛下看,一定有奇兵在前面设伏。所以,匈奴此番是不能打的。

他的陛下根本听不进他的话,反而将他捆绑起来暂押在后方大营,凯旋后再行处罚。

随即带兵出发。

这一出,就险些回不来了。

要说刘邦带着的这些关中冷娃还真挺能打,冒顿单于围困了汉军七天七夜,进行了若干次冲锋,愣是没能占领白登山。

但是冒顿并不急,一点都不急。烤全羊已经上了架子,没熟就添炭火勤翻滚。他很会算计,他算出这些汉兵能背多少米,他知道,他们就要断炊了。而押解辎重粮草的大军,又被他的铁骑牢牢阻击在平原上,不能前进一步。而且,他的士兵穿的都是用老羊皮缝制的皮德勒,这种皮德勒七张老羊皮才能缝制一个,从头到脚都捂得严严实实。可那些汉兵穿的仅仅是汉地的普通棉衣,怎么能扛住塞外的苦寒?所以,每逢听到报告说又有多少士兵被冻伤,冒顿的心里便乐开了花。不是他不体恤自己的士兵,而是自己穿着皮德勒的士兵都冻伤了,刘邦的汉兵可想而知。

冒顿想把刘邦的士兵们冻死饿死在这硕风呼啸的白登山上。

计划定下来了,冒顿就悠闲起来。他带着自己新纳的阏氏,穿着厚重的皮裘,在卫队的簇拥下在雪地里驰骋追逐。他哪里知道山上有一双汉人的眼睛,正紧紧的盯着他的阏氏。

别瞎想,陈平是个作风正派的男人。

陈平看到在军情如火的前线,冒顿居然跟他的阏氏寸步不离,十分恩爱,很自然的,一个最寻常的主意产生了——向冒顿的阏氏行贿。

陈平向困兽般的刘邦提出了这个建议。

刘邦立刻批准。

我不敢说这是第一次国家对国家的行贿,但我敢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家对国家的成功行贿。

不知道阏氏是用什么办法让冒顿就范的,反正在大雾弥漫中,匈奴将士打开了包围圈的一角,让冻成狗的汉军缓缓走出绝境。

回到长安,立刻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是释放反对进攻匈奴的刘敬,封侯,食禄两千户。

第二件是把建议进攻匈奴的十几个使臣和负责前敌侦查的将领全部斩首。

第三件就有点辱汉了——开始和亲。

和亲的主意也是刘敬出的,刘邦觉得是个可以免于挨揍的好主意。他一开始要把自己的长公主嫁给冒顿单于——跟皇位比,一个女儿算得了什么?但吕后不干,嚎的跟杀猪一样。

诚信的刘邦遇到泼妇老婆也毫无办法,他只好改以刘氏宗室的女子出来和亲,并授予“公主”荣誉称号。

假冒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后来还用一个叫王嫱的普通宫女出来顶替,弄出一段千古佳话。

但是到刘彻这里要改规矩了。

刘彻十六岁登基,他知道,自己这个皇帝至少在目前还只是个摆设。他也知道,本来这个皇帝是他哥哥刘荣的,刘荣被册封为太子的那天,他仅仅封了一个胶东王。他做梦都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取代哥哥成为太子,哥哥是父亲的长子,而皇帝一般都是优先立嫡系长子为太子的。古人有一句话: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贤。

什么是嫡系?皇后下的崽儿就是嫡系,而妃子下的则都是庶出。至于立长不立贤,则是因为“长”是不可更改的,而“贤”则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

李世民远比哥哥李建成“贤”,但是李渊仍旧立李建成为太子,后来太子为此搭上了命。

刘彻这个太子也来的实在偶然,完全是因为哥哥的娘作为皇后太跋扈了,惹恼了皇帝老公。

要是哥哥有一个贤惠的娘,汉朝的历史也绝对不是现在的样子。

而且,既然获封了太子,皇帝老爸就得赶紧死——活一天,就有一天的变数。

刘彻他们的爹给了刘彻一个历史的机会,及时挂了。

历史就是一个偶然加一个偶然。

初登基时刘彻还是蛮尴尬的,因为大权完全在他爹的母亲也就是他的祖母窦太后手中,而窦太后偏偏不喜欢她的皇帝儿子。

因此也对孙子刘彻一般。

他谨言慎行,远离朝政,生怕让奶奶想起还有个孙子似的。他把对未来国家的命运寄托在他奶奶的寿数上,日夜在心里祈祷。

祈祷是有用的,窦太后没几年就挂了。

刘彻的时代开始了!

他不赞成什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他需要一个统一的思想来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意志。他听从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他加强了对各地官吏的监管,把全国划为十三个监察区,每个区设一名刺史代表汉武帝巡视监察,这就是最早的巡视。

在刘彻时代,因为经过几代皇帝的休养生息政策,特别是著名的文景之治,汉朝的国力已经相当雄厚,使得他有条件一改前几任的退守政策,征伐四方,咄咄逼人。他的牛刀小试是在南方,在他强大的军事力量面前,那些南方小国望风披靡,不战而胜。

南方的胜利让他很得意,他现在开始筹划消灭匈奴。

他读过镌刻在竹简上的历史,匈奴史和与匈奴交往史,他知道从他曾祖开始的每一个屈辱的故事,每一段偷生的经历。

他要有所作为了,不仅要清算匈奴对汉朝几代的抢掠和侵扰,而且要一举奠定永无外患的国家。

从来降的匈奴人嘴里,他知道在祁连山一带曾经有一个强悍的游牧民族叫月氏。月氏崛起于秦汉之际,与邻国乌孙及匈奴都发生过战争,最终为冒顿单于击败远走西域,连月氏王的头颅都被匈奴做成了酒具。刘彻想这样的奇耻大辱焉有不报之理?于是他决定派出使者万里远行,找到月氏建立反匈统一战线,一举消灭匈奴于瀚海之中。

那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地图,而指南针的发明还要等八百年。刘彻和他的臣子们只知道一件事:去西域寻找月氏只能通过河西走廊,而河西还被世仇匈奴牢牢的控制。

刘彻面向全国发出了英雄帖。

二十四岁的少年张骞站在了他面前。

“以郎应募,使月氏。”

茨冈笔记

点击文章结尾“阅读原文'可进店选购

张骞是汉中人,刘彻即位的时候,他已经是朝廷中的一个“郎”,即侍从官。官很微,不值一提。但人却很好,意志坚强,心胸开阔,史书里说他“为人强力,宽大信人”。

不知道刘彻和张骞是否就出使之事有过交谈,因为史书上没有记载。

但我认为这样大的事不可能没有交谈。

交谈的结果是刘彻认为这个长他五岁的少年能够挑得起国家的重任。

然后开始组建队伍,张骞说必须要有堂邑父。刘彻问堂邑父是谁?张骞告诉他是前几年匈奴人来抢东西时被捉住的俘虏,因为我们以礼相待,再加上目睹了汉朝的文明,说啥也不回去了。一路上都是匈奴控制的地方,没有一个通胡语的翻译可不成。

刘彻准了。

史书上这样记载: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以郎应募,使月氏。”

一百多名壮士,一百多匹好马,也没让张骞签合同,也没写决心书,也没宣誓,扛着一根棍子的张骞率队离开长安。

刚出了城,他就把棍子交给堂邑父,说你给扛一会儿,挺沉的。

这根棍子叫汉节。

后人赋予这次旅行许多伟大的意义,说是为了促进各族人民之间的友谊,为了把汉文化带到沿途各国同时把各族文化带回来,为了开辟一条连接欧亚非大陆的丝绸之路等等。

都是附会。

我想,刘彻大概只有一个目的:联合月氏,剿灭匈奴。以他一个十几岁少年的心思,非要说他高瞻远瞩到了弄一条丝绸之路,绝对是笑话。

至于张骞,极有可能就是“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西汉版。

张骞“凿空西域”产生的巨大附加值以及对中华民族的极其重要性,是随着历史的推移逐渐显现的。

然而,张骞失联了。

一连几年,音讯全无。

从河西走廊回来的商人说,风里都没有张骞的故事。

刘彻决定不等张骞的消息了,他要和匈奴宣战。因为,大臣王恢向他密报了一项重大的军情策划。

说实话,这次军事行动完全是由汉朝单方面发动的。但是,在这之前的任何一次侵扰、劫掠、杀戮,都是匈奴发动的。

战争还是和平这样的大事是要上会的,刘彻对大臣们说了自己的心愿:没有月氏的帮助,也要彻底剿灭匈奴。

大臣韩安国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战争。

韩安国可不是个一般的人物,他是西汉名臣,参与平定过七国之乱,有大功于汉朝。特别是在汉武帝一朝,他的观点一般都代表着大多数大臣的意见。

大臣王恢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战争。

王恢也不是个一般的人物,他的主战也并不是揣度刘彻的心思,他一贯就是个坚定的主战派。他是燕国人,边吏出身,了解匈奴的情况。一年前的秋天,匈奴派使者来长安请求和亲,王恢就坚决反对,理由是匈奴反复无常,见利忘义,主张废除和亲与匈奴开战。那时就遭到了韩安国的反对,韩安国认为劳师远征,在一千里以外不属于自己的蛮荒之地作战根本不会取得胜利,如同强弩之末不能穿透鲁缟一样,主张按照几代皇帝的惯例与匈奴和亲。

刘彻痛苦的接受了韩安国的建议。

但是今年不一样了,雁门马邑的土豪、马贩子聂翁壹通过王恢向刘彻进言,建议刘彻利用匈奴刚刚与汉朝修好,比较麻痹这一点来用边镇马邑为诱饵引诱军臣单于进入包围圈,然后聚而歼之。

斩首行动。

主和派代表人物韩安国首先提出反对意见,可惜,他的第一个论点毫无新意,他已经说了好多年的——匈奴生活在瀚海里,除了沙子没有别的东西,这样的蛮荒之地就是我们占领了又有什么用?哪个百姓会愿意去那里耕种?

主战派代表人物王恢的聪明在于他干脆回避韩安国提出的现实问题,而是把高度提到国家荣誉的层面——他说:战国时候的代国很小,一直面对着匈奴的侵扰,但是它不怕威胁,坚决保护自己的百姓,匈奴也不敢轻易来抢掠。可是再看看我们大汉,面积不知比代国大多少,军队也不知比代国多多少,但是匈奴越来越嚣张,而我们只是一味退让。这样丧失国格的事情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韩安国说:不对,在国家与国家的关系问题上不是简单的国格问题。和亲政策始于高皇帝,当年他在白登山上被冒顿单于围困了整整七天,脱身后他并没有集合军队来报仇,而是选择了和亲。就是这个和亲政策,换来了汉匈几代人的和平。我们的百姓才得以安居乐业,发家致富。

王恢立刻反驳:高皇帝之所以选择了和亲,是因为他不忍看到子民们在战争中颠沛流离,这很伟大,但也很无奈。但是,忍让换不来真正的和平,这些年来,我们大汉的百姓特别是边民,屡遭匈奴的侵犯抢掠,他们最渴望能一战安天下,彻底消灭匈奴。

韩安国知道根本无法说服王恢这个一根筋,便转向刘彻,他对刘彻说:战争是一种极其危险的行为,不论获胜还是失败,都会伤及国家的根本与百姓的生活。判断一个国家是不是好,首先要看百姓是不是可以安居乐业。其实只要好好的建设国家,等到国力强大到一定程度,形势自然就会发生转变。

他还扔下一句非常重的话:国家再大,好战必亡。

刘彻非常不喜欢韩安国的这番话,刘彻说:在和平年代,当然要好好的建设国家,让百姓安居乐业。但是,如果遇到一个战争的年代,还要谈什么保住百姓的安居乐业就很可笑了。因为我们几代人的忍让害怕,我们在匈奴的眼中就是一个随时可以打开搬运的大仓库。因此,我们越富裕,他们越高兴。而且,匈奴人年年在边境抢掠杀戮,边民会安居乐业吗?边民们长年往内陆迁徙,以至于边境不断收缩,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一锤定音。

刘彻下达了战争诏书,诏书里说:高皇帝遗朕平城之忧,高后时单于书绝悖逆。昔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

平城说的是刘邦被包围在白登山上,靠祖传的贿赂本领才逃回长安的事,悖逆则是说冒顿单于给吕后写的那封下流书信。他特别强调:昔日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

何谓春秋大之?

刘彻以齐襄公复九世之仇为例,说他与匈奴的仇恨,不是一家一姓的仇恨,而是万姓之仇,百世之恨。如果以一夫之姓而兴兵,不可能是春秋大之。而我们是万姓复仇,天下还有比这更大的吗?

刘彻的宣传能力还是不弱的,他立刻把战争和百姓联系了起来。

一切都已经过无数次沙盘推演。土豪聂翁壹连夜策马投奔呼和浩特的匈奴王庭,对小眼薄皮的军臣单于说他的人可以杀死镇守马邑的汉将,把马邑献给军臣单于。

军臣单于高兴死了,全不顾与汉朝的和亲关系,立即同意了聂翁壹的计划,嘱咐他速速返回马邑,按计划行事。

聂翁壹飞马返回马邑。

他知道,军臣单于的探子肯定在后面跟随。

他回到马邑,从监狱里提出两个死刑犯杀了,然后把脑袋挂在马邑城墙上。军臣单于的探子看得真切,飞马赶回王庭向军臣单于报告。军臣单于大喜,立刻点起十万精锐铁骑,亲自率领着向马邑进发。

与此同时,刘彻命令五位将军率步骑三十万在马邑设伏。这五位将军分别是:骁骑将军李广,轻车将军公孙贺,将屯将军王恢,材官将军李息,护军将军韩安国。各位将军都由韩安国节制,约定在单于进入马邑时同时出击。

三十万健儿无声无息的卧倒在草丛,刀在手中,箭在弦上。

最想念的人......

一壶乌龙

(0)

相关推荐

  • 【酱香通鉴】汉武开疆之张骞一通西域

    衣赐履按:前面讲了武帝刘彻灭南越国.扫闽越国.平朝鲜国.收西南夷,今天讲通西域.通西域和死磕匈奴是分不开的,也是武帝用兵最重的方向,汉朝的国力,基本上都消耗于此.张骞两通西域,历时近三十年,虽然在疆域 ...

  • 公主远行

    大汉雄风之公主远行 中国历史真实吗?当然真实,如果说不真实那是因为近年来的穿越神剧.胡说历史.玄幻小说泛滥,让一些不会去考证的人认为历史就是那样戏剧化. 中国历史上有众多宁可杀头.宫刑也不篡改史实的史 ...

  • 汉武帝刘彻凭啥能和秦始皇并称“秦皇汉武”?少了这四个人真不行

    刘彻一生的辉煌,始于公元前141年.这一年,他登基为帝,史称汉武帝. 寻常人家的孩子,从小听的故事是嫦娥奔月,是后羿射日. 刘彻从小听的故事是:你太爷爷当年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你太奶奶被匈奴单于写信侮 ...

  • 少年强之《凿空西域》

    少年强之<凿空西域> 1 序章:少年冒顿 19岁的少年天子刘彻在阅读竹简.有人说刘彻那时已经有了粗糙的纸,或者是写在粗布上的帛书.但我要他读的是记载他曾祖被冒顿单于包围在白登的那段历史,我 ...

  • “难留少年时,总有少年来。”

    "难留少年时,总有少年来." 双向奔赴,爱有回应. 没有人能永远少年,长青不在了,容炫不在了,他也生出了白发:但总有人会为了心爱之人不顾一切,赴死求生,就像他们当初年少时一样. 毕 ...

  • 蛋中有少年!丨AMNUA少年系列

    按: "日々少年--全国第一回博览大会"以"少年"为切入点展开对青春的解读.Humpty Pumpty 常被翻译成矮胖墩,实为拟人化了的蛋,他是西方国家有名的幻 ...

  • 时代少年团抄袭防弹少年团专辑概念,两家粉丝互撕,蹭热度?

    本文由明星粉丝团作者吃糖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近时代少年团的两位成员贺峻霖和严浩翔一起拍摄的封面中引用了花样年华四个大字这样的繁体字,疑似抄袭了防弹少年团在前两年非常大热的专辑概念花样年华.这一个 ...

  • 少年六十仍少年!

    斯沃琪集团中国区总裁陈素贞女士,欧米茄市场副总裁贝哲培先生 (Mr.Jean-Pascal Perret),欧米茄产品开发与客服副总裁莫纳尚先生 (Mr.Jean-Claude Monachon)和欧 ...

  • 欧洲的“张骞”:九死一生“凿空”西域,是他的探险让世界瞩目西域

    东洋镜:中国雕塑史(全三册)20世纪中国文物艺术"四大名著"之一 作者:[日]大村西崖 著 / 赵省伟 主编 / 疏蒲剑 姚奕崴 管浩然 译 当当 1880年,当斯文赫定仰望着诺登 ...

  • 抗疫专栏|黄婷婷:少年中国,中国少年——一名辅导员老师疫情期间的所思所想

    身为一名辅导员,因疫情而开启的超长假期,早已习惯手机不离身,电脑常开机.静悄悄的假期,我成了学生群里最活跃的"唠叨者".轰炸者"."骚扰者".在这特殊 ...

  • 第2889《奉天文刊:春风细雨》作者:舒羽 归来仍是少年 归来仍是少年

    作者简介 舒羽,本名张树宇,1952年生人,农民,高中毕业,爱好文学创作,作品多为描写农村生活.展示当代新农村新农民美好愿景,偶有作品发表于省地报刊. [归来仍是少年] 起始于南湖那艘红船 它载着梦想 ...

  • 19西汉之张骞凿空西域

    公元前138年,张骞奉诏出使西域,当时的西域对于汉朝来讲,是一片未曾踏足的领域.张骞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开辟了汉朝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他不仅第一次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并且开拓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那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