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从新给我们的启示

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中心小学科学课老师邓从新,是一位有21年“科学课”教龄的农村学校教师。在黄歇,邓从新绝对算得上一个名人,不仅仅因为他全国模范教师的身份,不仅仅因为他带学生“两进”中央电视台,更因为这位老师和他的学生都那么“特立独行”,平时摆弄木头、绳子,变着法玩搭桥,观察青蛙、蜜蜂、蝌蚪……

1不要轻易地告诉孩子“是因为”

“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发热”,“别的星球上有没有生命”,“星星为什么一闪一闪”,“花为什么会有香味”……这些来自孩子们的问题通常会让成年人觉得有趣,但也很“头痛”,该如何回答呢?教师邓从新自有妙招,“不要轻易地告诉孩子'是因为’,而是为他们提供'有结构的材料’,引导他们去自行探索”。

2调动学生兴趣很重要

在农村小学教“自然”,困难可想而知。怎样在自然课上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经历“科学发现的过程”?

一次听课的经历启发了邓从新。那是一节《点亮小灯泡》的课,孩子们饶有兴趣地接通了两节干电池,小灯泡亮起来的一刹那,他们高兴得大叫。邓从新忽然意识到,课堂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邓从新开始自我“继续教育”,《十万个为什么》、《儿童百科全书》、《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美·兰本达);为了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邓从新还自制了一枚“明天小小科学家”的小印章,如果学生有了奇思妙想,就会得到邓老师盖着红印章的《小学生天地》、《动手做》、《学科学》等报刊的奖励。

不仅如此,邓从新成了一个有心人。他开始自己动手制作教具,丢弃的铜丝、铝丝、线轴都被收集起来。在教学“什么力使大气流动成风”时,他为全班56个学生制作了14个空气流动实验箱,制作用的材料玻璃、纸盒都是利用平时收集的。此后,太阳高度测量仪、物体吸热演示器相继“诞生”。邓从新制作的教具越来越多,水平越来越高。看到老师的“成果”,学生也开始“有样学样”,收集材料,制作一些小用具。

在邓从新的鼓励和组织下,孩子们成立了饲养兴趣组、种植兴趣组等。他们调查家乡的鸟类,做野鸭家养实验,观察农田里青蛙减少的原因,设计拿着更舒服的镰刀,甚至想办法诱捕蚂蟥。当时的邓从新,已过了而立之年,却像焕发了第二次青春,和孩子们一道观察蚂蚁,研究蜗牛,观察星星,制取氧气,做种子萌发实验,设计建造“我们的桥”……

在学校,自然课受到了学生的喜爱,也成了学校的特色和品牌。每年寒暑假开学第一节课,每个班级都会组织一次“我的假期新发现”报告会。学生在会上交流一篇论文、一件发明、一个设想,甚至一个问题。而这些文章和想法都很有“农村”特色,比如《提高红薯产量的实验研究》、《用稻草覆盖旱地的实验研究》等,有的学生甚至用在自然课上学到的“看云识天气”,教家里的大人何时晒谷、收谷。

“自然就在我们周围。”邓从新非常自信,“农村学校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农田、树林、小溪,都可以成为培养孩子好奇心的天地。”

3孩子的好奇心弥足珍贵

2004年,学生黄磊在钓龙虾时发现,在有蝌蚪的地方下钩,钓的龙虾就特别多。“难道蝌蚪是龙虾的诱饵吗?”“难道龙虾吃蝌蚪吗?”邓从新鼓励黄磊去进行观察和研究。

一次,黄磊在观察时突然下起了大雨,淋得像个落汤鸡。家长得知后质问邓从新:“怎么叫我的孩子看蝌蚪,出了安全事故你负责?”但邓从新固执地认为,孩子的好奇心弥足珍贵,不能因为家长的一时误解就中断学生的探究热情。于是,每天放学后,邓从新就亲自带着小黄磊一起来到沟渠边,观察龙虾和蝌蚪,一蹲就是一个多小时。家长看到孩子每次外出都由邓从新带着,就不再说什么了。

经过近一个月的不间断观察和模拟实验,在邓从新的指导下,黄磊做了12次实验,用去200多只蝌蚪,20余只龙虾,写下了6000多字的观察日记,还发表了一篇科学小论文。

上五年级的胡振东,成绩不好还贪玩。但邓从新发现他动手能力很强,于是经常与胡振东聊天。胡振东把自己的小发现告诉邓从新:村里的农民用脱扬机打谷时,因为进口不够安全,手很容易受伤,他提出了改造脱扬机进口的设想。经过调查和修改,在邓从新的帮助下,胡振东制成了“漏斗式脱扬机”的模型,还获了奖。

像这样的学生很多,而最有名的当属聂利,现在甚至有了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聂利实验”。

原来专家学者普遍认为,蜜蜂是靠翅膀振动发声。2002年,小学六年级学生聂利通过实验得出结论:蜜蜂有自己的发音器官,那就是翅膀上的小黑点。

事情源于一次无意的发现。聂利到养蜂场去玩,发现蜜蜂并没有振动翅膀,也能发出嗡嗡声,这与书本上写的明显不一样!聂利把这个问题交给了邓从新。邓从新也回答不出,不过,他并没有武断地说这是不可能的,而是鼓励聂利自己去做实验,去研究。聂利做实验用的蜜蜂不够了,邓从新还专门到十几公里外的荒湖农场,在养蜂人那里一次捉了100多只蜜蜂,保证了充足的实验材料。

在42次实验,验证了2000多只蜜蜂后,聂利得出结论,所有蜜蜂的翅膀根部,都有一个比油菜籽还小的小黑点,蜜蜂发出声音时,这个小黑点就不停地上下鼓动。蜜蜂的发音器官不是翅膀,而是翅膀根上的这两个小黑点。

邓从新特别欣赏天文学家卡尔萨根的一句话:“每个人在年幼时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好奇和敬畏。”

“不要忽视孩子们一个小小的想法,不要嘲笑孩子们一个荒诞的想法。往往在这些想法中蕴藏着机遇、自信、希望,还有勇气。”邓从新说。

4过程比结论本身更重要

“不要把科学课当作一堂课来教,而是当作一项科技活动来引领孩子们去探究,去经历!”

“科学探究的过程比结论本身更重要,只要学生用科学的态度投入,即便结论错了,对他们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育。”

这是邓从新教科学课21年的最大收获。事实上,不管是好学生还是后进生,科学课扩大了他们的视野,对学习与探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起语数外也更有劲头了。

邓从新已过不惑之年,但他“童心未泯”,依然对新生事物有好奇心,有学习的热情。2005年3月29日,《科学课》编辑部编辑来到黄歇口镇中心小学指导科学课教学,看到学校里一个两亩见方的水池被污染,就建议组织学生利用人工湿地的方法对水域进行净化。邓从新记在心里,5月份专程来到中科院武汉分院水生研究所请教专家。但因种种原因,这项课题没有实施。

换别人,或许就放弃了。但邓从新在心里想了3年。2008年7月,他在江汉大学看到了水生研究所的课题“受污染城市水体修复技术与工程示范—三角湖植物浮岛示范工程简介”,净化污染水的课题重新被提上了日程。

一个在农村中学工作的小学教师,面对着的是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的现实和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邓老师坚定地实践者自己的教育理念,并且获得了成功。在他的身上,有以下几个方面体现的特别明显:

一是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精神。面对教学中的困惑,邓老师没有轻易地回避,在亲身实践和学习他人的过程中获得灵感,通过读书和理论活动进行提升,学习和实践互相促进,为他的教学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孩子都是看着大人的行为来学习的,教师身体力行的学,会给孩子树立很好的榜样。

二是信任孩子、因地制宜的态度。邓老师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小科学家,都有探究的本领,关键就是给孩子们的探究学习提供适当的土壤。他以大自然为实验室,引导学生从田间地头的自然现象中发现科学的真谛,体会探究的快乐。教师的心有多高,孩子们的梦就有多远,教师对孩子的期待,会转化为孩子们无尽的学习动力。

三是理解课程、把握实质的能力。科学课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很多的教师都把它当成一堂堂的课来教,和其他学科一样布置一套套的练习来做。邓老师告诉我们,科学课首先是科技活动,是依据学生的兴趣设置的一系列活动,是呵护学生好奇心的活动,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实践活动。孩子们在学习期间,有一门真正喜欢的课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可以将这种喜欢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之中,品尝学习的快乐。科学课就是容易成为小学和初中的孩子喜欢的一门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