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的疗法:针灸
在综合运动医学疗法中,针灸可能是有助于以下病症的治疗。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
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
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地域特色。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2%88%E7%81%B8/505004?fr=kg_general
针灸的疗法需要将实心毫针准确地插入经络穴位中。这种疗法的主要指导原则基于健康和疾病分别是阴阳平衡与不平衡的结果这一理念。阴代表生活中的女性方面:滋养、寒、不足、内在、接纳、保护、柔弱和顺从。阳代表生活中的男性方面:坚硬、主导、精力充沛、上面、热、过度、外在和创造。
针灸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根据一篇关于针灸镇痛的研究综述,彭慕兰和斯达克斯(1989)提出三种解释针灸疗效的机制。
1.针灸的毫针刺激肌肉中阻断将疼痛信号传递给脊柱和大脑的神经纤维。
2.针灸向特定的大脑区域发出信号,使其将神经激素释放到脊椎,以抑制可能感知疼痛部位的疼痛信号。
3.针灸刺激垂体释放内啡肽,这是一种创造愉悦感的神经激素。
疏通经络
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调和阴阳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扶正祛邪
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功能性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显示,在针灸过程中大脑的特定区域变得活跃。这些发现让许多科学家进一步理解针灸对减轻疼痛的直接生理效应(Cho et al.,2002)。
其他机构,比如美国医学针灸学会(AAMA)也在网站上发表类似的报告。在运动医学中,针灸对急性和慢性肌肉骨骼损伤的疗效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然而,针灸对许多病症无疗效或疗效甚微,包括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没有改善的脊髓损伤、神经退行性病变、丘脑介导疼痛、严重的慢性疲劳、慢性炎症性疼痛和免疫介导疾病(Helms,1998)。
在怀孕期间应该避免针灸,因为它可能会刺激子宫收缩。此外,也不应在月经期间进行针灸。对于对针有恐惧症、不能静坐和行为控制不好的人群,比如神志不清的病人,也应避免针灸。已知对金属过敏者、服用抗凝血剂者,以及有出血性疾病者应该采取针对性针灸治疗方案。
在临床实践中,一些健康专家习惯使用针灸来减轻疼痛和治疗肌肉骨骼损伤,而其他人更倾向于将针灸看作最后的手段。赛尔皮纳和弗伦克尔认为,“更合理的方法是在治疗可能致残的疾病的早期阶段观察针灸的潜在效果”(2005)。在试用阶段连续做4~10次比较合适;如果患者对针灸无响应,可以考虑其他治疗方法。
注意事项
1.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穴宜少,手法宜轻。
2.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3.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4.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
5.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
6.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7.针刺对某些病症确实有极好的疗效,但并非万能,特别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疗,应根据情况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才能更有利于病人,也可充分发挥针灸的作用。
总之,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者对病人认真负责,严肃细心,集中精神等均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