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南镇观花”的内涵
王阳明“南镇观花”的内涵
归一,公众号“中哲学术与文化”——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来自专栏中国哲学
[原文]——引自《传习录》
先生(注: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评析]
王阳明有一个重要的论点,叫“心外无物”(或“心外无理”。两个总体上是一个论点,只是论述角度不同。),这一条“南镇观花”就是在论述“心外无物”(见原文中他好朋友的提问)。
一般解,说王阳明是主观唯心主义,且拿其“心外无物”与此“南镇观花”做例,其实非也。
王阳明讲“心外无物”,不是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层面进行讨论,而是一种“道德主体性”或者“价值主体性”的论述(我知道这破词可能听不懂,先摆在这,下面解释)。
即,为什么世界有价值?为什么万物有价值?因为有人。价值一定是对于人的价值,脱离了人这个主体,世界就没有价值可言。脱离了人的主体性,世界就是所谓的“客观地存在”“客观地运动”,而价值是人赋予的。
所以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人和物没产生联系,当然各自只是“客观地存在着”,物没有价值,人也不会“心动”产生意识。只有当人看见花,二者接触了,人的意识动了,“心动了”,花才有价值意义。所以王阳明说“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最终得出结论,“价值主体性原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也就是王阳明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在这种基础上,王阳明才说出了他最重要的观点:“心即理”(理:先验的道德原则),即社会道德/事物价值是在主体的认知活动中产生的。所以他接着说“知行合一”,就是“先验的道德原则/知识”是和“(与外物接触的)主体性实践”必然(注意,不是必须,而是必然)统一,因为“价值主体性原则”。
而这个“先验的道德原则”(即“理”),又是什么东西?就是“良知”。王阳明认为(包括整个宋明理学及儒学差不多都认为),人先天就有良知(孟子那叫“四端”、朱熹那叫“天命之性”),人天生就禀赋有,所以叫“性本善”。而恶是后天产生的(产生原因每位思想家都不一样,所以学说不一样)。所以,至善的“良知”是先验的道德原则。而我们现在没认识到也没做到,怎么办?“致良知”。这就是王阳明的“致良知”之说,也可以叫“复性”之说,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存天理,灭人欲”(人欲:不是人的所有欲望;而是不良、过度的私欲。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宋明理学中讲“恶”来源于人的私欲)。
这便是“南镇观花”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