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的民间中药秘方

日常种,中医学上说的脑性眩晕包括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陈旧性脑梗死、脑萎缩等病,以中老年居多。本病的病机较为复杂,以风、痰、虚三者为主。由于中老年人体质虚弱,中气不足,脾失健运,痰浊中生,肝阴亏虚,肝风夹痰浊上扰清窍,则头目眩晕,视物旋转。故病本为肝脾肾虚,标为风痰上扰。治宜祛痰息风为主。

眩晕
【药物组成】炙黄芪40g,太子参赤芍白芍葛根天麻、炒白术各15g,丹参30g,炒当归川芎桃仁、制半夏各10g。
加减:胸闷胸痛明显者,加瓜蒌皮、郁金各10g;头痛如刺显著者,加炙僵蚕、怀牛膝各10g,红花5g;半身轻瘫者加红花5g,地龙10g;心悸气短显著者,加炒枣仁10g,茯苓茯神各15g;视物模糊者,加枸杞子15g,沙苑子、白蒺藜各10g;口渴多饮者,加生地黄20g,连心麦冬10g
【适用病症】脑血管病所致气虚血瘀型眩晕。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视物旋转,恶心呕吐,胸闷隐痛,或心悸气短,头痛如刺,半身轻瘫,口渴多饮,舌淡紫或有瘀斑,脉细弦涩。
【用药方法】每天1剂,水煎服。10天为1个疗程。辅助治疗:口服银杏叶片,每次2片,每天3次;对脑梗死者用脉络宁注射液20mL或丹参注射液30mL,加入输液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对合并冠心病者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或复方丹参滴丸;对血压明显升高者口服降压药。
按:脑血管疾病所致眩晕,多表现为气虚血瘀、本虚标实之候。因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血液瘀滞留着,脑失所养而眩晕。治以益气活血,标本同治。眩晕宁中以炙黄芪太子参、炒白术益气为主;辅以丹参、当归赤芍白芍桃仁川芎养血活血化瘀;佐以葛根升清通络,制半夏天麻祛风化痰止眩。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活血化瘀、祛风化痰通络之功,用于治疗脑血管病所致气虚血瘀型眩晕,获效较好。

益脑止晕汤
【药物组成】法半夏厚朴、白蒺藜白芍白术各12g,陈皮豆蔻(后下)各8g,紫苏梗、大枣各10g,钩藤15g。
加减:头痛者,加蔓荆子20g;呕吐甚者,加藿香12g;兼气血虚弱者,加党参20g,黄芪15g,当归12g;兼血瘀阻络者,加丹参20g,川芎10g;兼肝热者,加菊花15g,黄芩,12g;肝阳上亢者,加牡蛎(先煎)30g。
【适用病症】脑性眩晕(包括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陈旧性脑梗死、脑萎缩等)。
【用药方法】每天1剂,水煎2次。每煎取药液200-300mL,混合后分2次温服。连服30天为1个疗程。
按:治宜祛痰息风为主。益脑止晕汤中的法半夏、白术、陈皮健脾化痰;豆蔻厚朴紫苏梗行气宽胸,化痰开窍;钩藤、白蒺藜、白芍平肝息风定眩;大枣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祛痰理气、息风定眩之功,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和脑供氧,达到止眩的目的

守中汤
【药物组成】党参、白术、麦冬山茱萸枸杞子、菊花各10g,生地黄、茯苓各15g。
加减:兼湿阻者,去山茱萸,加法半夏15g,泽泻12g,兼有瘀血者,加丹参15g,赤芍12g;兼肝郁者,加柴胡10g,郁金15g;气虚甚者,加黄芪、山药各15g;阳亢甚者,加天麻10g,珍珠母30g;肾虚甚者,加炙龟板、菟丝子各10g。
【适用病症】脑动脉硬化性眩晕。
【用药方法】每天1剂,水煎2次,分早、晚服。服药期间注意休息,忌辛辣油膩之品。
按:脑动脉硬化性眩晕,多由于年老体衰,气血亏虚,加之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醇酒,致使脾胃受伤,脾失健运,痰浊内生,郁久化热,痰热互结,壅滞经脉,上蒙清窍发为本病。治疗当以健脾益气、滋阴补肾为主。守中汤以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使脾运行则痰浊去;麦冬山茱萸枸杞子、生地黄滋阴补肾;菊花清热平肝。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通络之功效,对脑动脉硬化所致的眩晕疗效明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