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史学界主流为何确定“尧初封于陶”之陶地是山西永济?

陶华平2021.8.27

摘要:永济有什么?

史籍记载脉络清晰:永济有陶城、陶河、历山、雷首山、尧山、尧城、尧国,妫汭之水、舜都蒲阪。山东没有尧国、妫汭之水、舜都蒲阪。

当代考古证实:永济周边有尧舜之都平阳及尧陵(今临汾陶寺)、禹部族活动中心安邑(今夏县)、古唐国及都城(翼城)。这些山东都没有。

此外,五集大型纪录片《尧舜之都》,已于2018年6月在央视十套《探索·发现》栏目播放:尧舜之都平阳(陶寺)、舜部族活动中心蒲阪(永济)、禹部族活动中心安邑(今夏县),已向社会大众普及。

还有,当今部编七年级(初一)历史上册远古的传说课堂PPT)图示明确:黄帝、炎帝、蚩尤时期直到尧舜禹时代,中国大致划分为三大块区域:华夏尧舜禹部族区、东夷部族区、南蛮部族区;尧舜禹的政治、军事、商业、文化中心在晋南,自大禹之子夏启始迁豫西,已成常识。

综上所述,在史载与考古互为佐证的事实面前,史学界、姓氏学界达成共识自然水到渠成。只有信史,央视传媒和中学教材才有可能采纳、普及和宣传。

提起“尧初封于陶”之陶地,除了真正的历史学家、考古专家(以中国第一代考古奠基人李济、徐旭生等为代表)知道尧时代华夏文明中心在晋南,豫西一带,很少有人关注陶地在山西。历史上《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的春秋时陶朱公范蠡止于陶(定陶)经商致富的故事影响太大了!自陶寺遗址、“天马--曲村”遗址的发掘及考古成果的公布后,人们才把注意力转到山西。“尧初封于陶”之陶地在山西才浮出水面。

1.  袁义达、邱家儒《中国姓氏大辞典》唐姓释义:“系自祁姓。帝尧初居陶(故地在今山西永济北),后徒唐(故地在今山西临汾),故称陶唐氏。其裔后封唐候(故地在今山西翼城西唐城),周成王灭唐,子孙遂以国名为氏。”

2. 唐姓人说起源

浏览三家唐姓网站,一是唐家人的权威信息平台--中华唐民网,其族史研究 > 源流寻考栏目;二是中国姓氏网/百家姓网,唐姓>寻根溯源栏目;三是爱家谱网>姓氏起源栏目《唐家的辉煌史》文赫然在目:“唐姓起源于汉族。出自姬姓与祁姓,为黄帝轩辕氏之后。相传帝尧是黄帝轩辕氏的六世孙,姓伊祁,名放勋,他最初被封于陶(故地在今山西永济北),后来迁于唐(故地在今山西临汾),所以被称为陶唐氏。成为天子后,开始以"唐"为国号,所以又称唐尧。他的后代世袭为唐侯(故地在今山西翼城西唐城)......

此外,360百科唐姓>研究考证>源于汉族栏目也是上面这段文字。(百度百科唐姓条目缺“研究考证”栏目,其余内容与360百科唐姓释义同。)看来这段文字已成为唐姓起源的标准文本!

 当代史学界、姓氏学主流观点为何确定“尧初封于陶”之陶地是山西永济?

一.权威史书早有脉络清晰的记载!

1. 司马迁说得分明:舜是冀州人。

百度百科“陶丘”词条解:“最早记载与陶丘有关的人物是帝舜。《史记》:“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很多人据此断定“尧初封于陶”之陶地是山东定陶。

《史记·五帝本纪》原文:“舜,冀州【1】之人也。舜耕历山,渔雷泽,陶【2】河滨,作什器於寿丘,就时於负夏。”

“陶丘”词条,掐去最重要的句头,焉能不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于“舜,冀州之人”句下注云:“蒲州河东县本属冀州。”又于“舜耕历山”句下注引《括地志》:“蒲州河东县雷首山,一名中条山,亦名历山……历山南有舜井。”按唐蒲州治所在今山西永济县一带。

清人崔述云:“虞乃冀州境,舜不应耕稼,陶、渔于二千里外(山东),则以为冀州者近是。”

自古以来,自有九州以来,山东属兖州、青州,从未归属过冀州。

由红线黄河(西河、南河、东河)框围起来的晋国(今山西),又叫三河之域,属古冀州。

2.   先秦诸子记载:尧把二女嫁给妫汭河畔的虞舜。

《尚书·尧典》:“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

尧帝说:“我试试吧!把我的两个女儿嫁给舜,从两个女儿那里观察舜的德行。”于是命令两个女儿下到妫汭河畔,嫁给虞舜。

《史记全本新注》:“妫汭,妫水河湾,舜所都之地,妫水源出山西省永济县南之历山,注入黄河。”山东无妫汭之水。

3. 北魏·郦道元赞同吕忱对皇甫谧(士安)山东说的否定和陶地蒲州(今山西永济)说!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四》:“故吕忱曰:《尔雅》,异出同流为瀵水。其水西南流,历蒲坂西,西流注于河。河水又南径陶城西。舜陶河滨,皇甫士安以为定陶,不在此也。然陶城在蒲坂城北,城,即舜所都也。南去定山不远,或耕或陶,所在则可,何必定陶,方得为陶也?舜之陶也,斯或一焉。孟津有陶河之称,盖从此始之。”

4. 北魏·郦道元通过妫汭之水所处地理位置及蒲州有尧山、尧城力主“陶地蒲州(今山西永济)说”!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四》:“历山、妫、汭,言是则安,于彼乖矣。《尚书》所谓釐降二女于妫汭也。孔安国曰:居妫水之内。王肃曰:妫汭,虞地名。皇甫谧曰:纳二女于妫水之汭,马季长曰:水所出曰汭。然则汭似非水名,而今见有二水异源同归,浑流西注入于河。河水南径雷首山西,山临大河,北去蒲坂三十里,《尚书》所谓壶口雷首者也。俗亦谓之尧山,山上有故城,世又曰尧城。阚駰曰:蒲坂,尧都。《说文解字》引《尚书·夏书》载“尧山”、“尧城”(陶城)在蒲州(今山西永济)。

5. 唐·李泰《括地志》用陶城在蒲州(今山西永济)直接否定了皇甫谧(士安)尧初封于陶地山东定陶说!

《史记正义》:《括地志》云:“陶城在蒲州河东县北三十里,即舜所都也。南去历山不远。或耕或陶,所在则可,何必定陶方得为陶也?舜之陶也,斯或一焉。”

《括地志》是一部由唐太宗第四子唐王李泰主持,汇聚当时著名学者萧德言、顾胤、蒋亚卿、谢偃等集体撰写的大型地理著作,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和权威性。唐张守节作《史记正义》,主要依据它解释古代地名。其他唐宋人著书,也多征引本书疏证诠解地理。甚至本书散佚后,仍被各家转相钞引,由此可见一斑。

6. 唐·杨士勋说:尧都平阳、舜都蒲阪(永济)、禹都安邑(夏县)均在山西。

唐《春秋谷梁传》杨士勋疏云:“冀州者,天下之中州,自唐(尧)、虞(舜)及夏(禹)殷皆都焉,则冀州是天子之常居。冀州包含今山西省全境,尧都平阳(原定位临汾尧都区,今陶寺),舜都蒲坂(永济),禹都安邑(夏县)都在山西境内。”

7.  宋·郑樵非常明确和直接地告诉我们尧初封于陶、后封于唐都在山西?

宋·郑樵《通志》:“帝尧,高辛氏第二子,母帝喾四妃陈丰氏曰庆都,感赤龙之祥,孕十有四月,而生尧于丹陵,名放勋,育于母家伊侯之国,后徙耆,故名伊耆,年十三佐帝挚受封于陶,十有五封唐,为唐侯,合翼与浮山南为国,而都浍南之尧都,后迁于平阳,年十有六以侯伯践帝位,都平阳,是为陶唐氏”。“合翼与浮山南为国”就是指今天的翼城和浮山南部是尧受封唐侯时的古唐国核心地带,尧都就是尧受封唐侯时的治所。

8. 尧国在永济

老实人阳的博客《战国末期以前出现的方国(897个)》:“尧国:商代方国,在今山西永济县的尧山一带。”

二.考古发现尘埃落定:尧、舜时代的政治、军事、商业、文化中心在晋南

中华文明史的短板,外国人承认的有系统文字记载的历史只有3000多年,尧舜禹属历史传说期。即使先秦、汉唐的记载,离它们也有千年,太过久远,出入或偏差难免。当以考古发现为主!

1.“李济之问”与“陶寺遗址”考古发现之答,陶寺八大发现佐证尧都在山西临汾陶寺。【3】

李济之问:早在1926年,中国第一个取得美国人类学(相当于中国考古学)博士学位的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在晋南组织考古发掘时曾感叹道:“临汾县,这是一个勾起人们历史遐想的城市——帝尧的古都!中国的读书人又有谁不熟悉这位伟大君王的种种高尚品德呢?可是,他究竟建造过一个雏形的城市没有?”

时隔半个世纪后,“陶寺遗址”考古的新发现明确回答了李济之问。

2015年6月18日下午,中国社科院举行山西陶寺遗址发掘成果新闻发布会,向公众介绍陶寺遗址考古重大收获:陶寺遗址或为尧都,临汾陶寺是最早的中国。尧和“尧都”正走出传说成为中华信史。尧时代华夏文明的中心就在晋南临汾地区被考古证实。《尧舜之都》纪录片中,山西考古队长何驽更是语出惊人:陶寺不仅是尧之都城,还是舜之统治中心!

2. 随着“曲村--天马”遗址的发掘及考古成果的公布后,山西晋南是古唐地已成为史学界定论。【4】

“曲村—天马“”遗址的发现是二十世纪西周考古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学术界主流观点认为,这里是晋国西周时期的都城所在地,它为确认西周时期晋国的始封地古唐国、都城以及晋国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三.初中教材、央视《尧舜之都》纪录片亦这样宣传

1. 部编七年级(初一)历史上册远古的传说(课堂PPT)图示:尧之前及尧舜禹时代中国大致划分为三大块区域。

这三大块区域大致分布如下:

(1)尧舜禹部族,活动在晋南地区。尧舜禹部族是当时炎黄子孙,华夏后人,华夏文明的代表。

(2)东夷部族,大致活动在山东,江苏地区。

(3)南蛮部族,大致活动在两湖,江西地区。

后面两地区文明程度要差一些。

把尧从晋南尧部族封于东夷部族的领地山东怎么可能?

部编七年级(初一)历史上册远古的传说(课堂PPT)图

3. 五集大型纪录片《尧舜之都》,已于2018年6月在央视十套《探索·发现》栏目播放:尧舜之都平阳(陶寺)、舜部族活动中心蒲阪(永济)、禹部族活动中心安邑(今夏县),已向大众普及。

央视科教片截图

四.永济有什么?

史籍记载脉络清晰:永济有陶城、陶河、历山、雷首山、尧山、尧城、尧国,妫汭之水、舜都蒲阪。山东没有尧国、妫汭之水、舜都蒲阪。

当代考古证实:永济周边有尧舜之都平阳及尧陵(今临汾陶寺)、禹部族活动中心安邑(今夏县)、古唐国及都城(翼城)。这些山东都没有。

此外,五集大型纪录片《尧舜之都》,已于2018年6月在央视十套《探索·发现》栏目播放:尧舜之都平阳(陶寺)、舜部族活动中心蒲阪(永济)、禹部族活动中心安邑(今夏县),已向大众普及。

还有,当今部编七年级(初一)历史上册远古的传说课堂PPT明确图示:黄帝、炎帝、蚩尤时期直到尧舜禹时代,中国大致划分为三大块区域:华夏尧舜禹部族区、东夷部族区、南蛮部族区;尧舜禹的政治、军事、商业、文化中心在晋南,自大禹之子夏启始迁豫西。尧舜禹时期,华夏文明的中心在晋南,已成常识。

综上所述,在史载与考古互为佐证的事实面前,史学界、姓氏学界达成共识自然水到渠成。只有信史,央视传媒和中学教材才有可能采纳、普及和宣传。

五.我的质疑:舜发祥地与尧初封之陶地不应该是一个地方

毫无疑问,我认可“尧初封于陶”之陶地在山西,不在山东定陶的结论。

我质疑的是:虞舜发祥地与尧初封之陶地不应该是一个地方,否则有时间空间错乱之嫌。

从时间上看,尧年长于舜,尧十三岁初封于陶,执政多年后选接班人,才听人介绍舜,并把二女嫁于舜,以便考察舜。如果舜出生在陶地,史记记载就会是:舜,蒲阪陶地人氏。

从空间上看,陶唐与虞舜是两个不同的部落。尧初封于陶之陶地应该在陶唐部落辖区。很难想象,尧父把年幼的尧封到舜的领地,并把舜的领地变成尧的管辖地。

从逻辑推理上说,蒲阪作为舜都,是舜的活动中心。尧之于舜,言公,禅位于舜;言私,尧把二女娥皇和女英嫁于舜。恩威浩荡,世难比肩。舜在其都城,以尧命名山河,修筑城邑,无论对尧、尧女,应属感恩报恩之举,理所当然!

武汉大学历史系资深考古专家徐少华教授看了笔者《陶姓起源山西说(4):山西陶地考》时点评仅此一条理由就足够了。

作为陶姓后人,找寻尧之初封于陶之陶地,自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应以科学求实态度探讨之,切不可盲信盲从。

我的目光转向位于临汾北边、山西中部、太原周边的“平遥”。平遥,史称“古陶”,自古便以“帝尧初封于斯”【5】自居、自豪。此陶地地理位置属尧部族势力范围。参见笔者《陶姓起源山西说(4):山西陶地考》

本次《陶氏传人》公众号与本文同步推出张中伟《帝尧与古陶地 ——据山西省文博会国学大讲堂讲座整理》一文,与大家分享。看看平遥人如何说。

注释

【1】据《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分天下为九州,其中即有冀州,位列九州之首。包括现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全境及河南省、辽宁省、内蒙部分地区。

【2】陶河滨,陶,动词,河滨制作陶器。笔者注。

【3】笔者《陶姓起源山西说(1)》

【4】笔者《陶姓起源山西说(1)》

【5】360百科“陶”词条,“平遥,史称古陶,相传为帝尧的封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