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的赵进喜教授治疗高尿酸血症经验总结

背景:高尿酸血症是由体内嘌呤代谢异常和(或)肾脏排泄减少引起的、以血尿酸水平升高为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也逐年上升。目前,西医主要采用生活方式干预结合药物的方法治疗高尿酸血症,但药物种类较少、副作用较多,不能较好地满足临床需求。中医药手段在治疗高尿酸血症上具有优势,学习和继承中医名家诊治高尿酸血症的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赵进喜教授,长期从事内分泌疾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对高尿酸血症的病机形成了较为深刻的认识,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赵进喜教授诊治高尿酸血症的医案进行多角度统计分析。以期全面总结与继承赵进喜教授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学术思想,为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提供中医药方法的借鉴。

方法:收集2007年5月至2017年11月期间,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病房或门诊就诊、确诊高尿酸血症并经赵进喜教授开具处方的患者医案。运用“中医医案数据库系统”、SPSS Modeler14.1和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对病因、病位、病机、症状、证候、治法、用药等内容进行频次统计、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统计结果进行研究和总结。结果:本研究共纳入高尿酸血症患者59人(初诊、复诊医案共89例),包括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33人(医案42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23人(医案41例),痛风性肾病患者7人(医案17例)(4例患者同时具备痛风性关节炎和痛风性肾病2种诊断)。本研究中,高尿酸血症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其次见于高龄老年男性和中老年女性,男女比例为4.9:1。

常见合并疾病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脂肪肝、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肝功能异常、胆囊结石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主要病因包括禀赋不足、年老体衰、饮食不节、饮酒、吸烟、绝经、久病正虚。病位分为脏腑病位(脾、肝、肾、胃)和躯体病位(踝、跖趾关节、目、膝、腰、足部其他部位)。

最主要的病机是湿热,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病机还伴随脾、胃、肝、肾等脏失调,痛风性关节炎伴湿热阻络,痛风性肾病伴肾元虚损。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症状较为多样,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无典型症状,常见倦怠乏力、腰酸痛、眠差、口渴多饮、口干等,伴腻苔、黄苔、红舌、暗红舌等体征;痛风性关节炎以足趾关节、踝关节红肿热痛为最突出症状;痛风性肾病常见眠差、头晕、食欲减退、视物模糊等,伴淡暗舌、沉缓脉。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常见气阴两虚证、湿热内蕴证,以及脾、肾、肝的虚证和肝、胃的实证;痛风性关节炎最常见湿热阻络证;痛风性肾病常见气虚血瘀证、肾气亏虚证、脾肾两虚证、湿浊内阻证、肾虚精亏证等。

赵进喜教授最常使用分消湿热法,代表药物为土茯苓、萆薢、虎杖、金钱草;还常用疏肝、清热、益气、养阴、健脾、利湿、行气、化痰、散结、补肾等法,多用“药对”;

另外,痛风性关节炎重视疏经活络和柔筋止痛,常用川牛膝、怀牛膝、鸡血藤、秦艽、威灵仙、忍冬藤、白芍、赤芍、甘草,

痛风性肾病则重视益气养血活血和升清降浊,常用黄芪、当归、川芎、丹参、蝉蜕、僵蚕、姜黄、熟大黄。

结论:赵进喜教授认为,高尿酸血症的发病与体质因素、过食肥甘厚味醇酒、情志失调等有关,病位主要在脾胃,与肝、肾两脏密切相关。核心病机是脾胃受伤,运化失常,湿热内生。治疗上紧扣核心病机,尤其重视调和脏腑、分消湿热法的运用。痛风性关节炎则重视疏经活络、柔筋止痛,痛风性肾病重视益气养血活血和升清降浊。赵进喜教授始终重视核心病机,重视病程进展中的标本虚实,重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将中医思维贯穿临床诊疗始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