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叔叔摆摊一天卖1000个饼,我卖0个 | 开店笔记
我是85后做过三次餐饮,我喜欢美食,觉得餐饮是刚需,潜力巨大,虽然竞争激烈。但民以食为天,不管经济环境怎样下行,人总是要吃饭的,是必要的生理生活需求。
下面讲下我自己三次创业的经历吧:
第1次是在2008年,当时自己23岁在工厂干了一年,是个电子厂。我是农村出来的没有上过大学,十六岁就出门打工,干了四五年的服务员,也学习了三个月的厨师。在一个小餐馆儿洗碗,顺便学习一下厨艺,帮忙切切菜,看看厨师怎么操作炒菜之类的。但是呢,没有坚持,觉得光在电子厂打工也不是长久之计,自己有没有学历关系,技能什么的,需要寻找自己的出路。
主要还有一点,看到我叔叔在一个大工厂厂门口卖鸡蛋灌饼,生意很是好。那个厂有1万人左右,但是我叔叔一天就能卖1000多元的营业额,他还只是摆地摊儿,价格也便宜,一个鸡蛋灌饼,才卖一元钱。我很是震惊和羡慕,因为那个时候我在工厂里,一个月才挣1000多元。
说干就干,我辞职之后就拿着在工厂里攒的7000元左右,去广东惠州市里面租了个单间,一个月300多吧,还搞了个三轮车。那时候广东惠州那边也没有北方的煎饼果子,觉得应该是个机会。
去买了工具食材,准备好了所有的前期准备工作,在一个下午到附近的夜市上去卖。人流量挺旺的,卖了4个小时一个都没有卖掉,心情很是低落。无奈看着熙熙攘攘的人,但就没有人买,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就回去了。回院子里的一个大姐买了一个,算是给我开了个张。第1天摆摊儿就卖了一个还是熟人照顾的生意,记忆犹新啊。
第二天换了一个超市的十字路口,人流量很大,是两个主干道的交汇处,但是生意还是不太好,一天就卖个100元左右,有时候更少。之后是早上6点赶到工地门口卖,能卖个10来个吧,下午就到超市到门口去卖。但是下午城管抓的比较厉害,因为那个地段比较繁华。
记得有一次城管开着皮卡车在后面追我,我在前面骑着三轮车很是紧张,害怕怕城管把我的三轮车给扣走,我拼命的跑,鞋子都跑掉了,最后跑到马路边的小区里才没有被抓到。就这样担惊受怕的日子干了两三个月吧,平均一天也卖不到200元钱。
反省下,生意不好的第一个原因是煎饼果子里面有油炸的薄脆,南方人一直怕吃油炸的食物,觉得会上火,他们一看到那个薄脆他们心里就有顾虑,大部分人就不会考虑购买。
第二个原因是选址不对,如果选在工厂门口可能会好一些,工厂里北方人多,而市区本地人多些,南方人大多不习惯这种小吃;
第三个原因是在选品之前没有做充足的市场调研,只是凭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去选品,品类没有选好。
说说我的看法:
为什么自己的叔叔一天可以卖1000个饼,自己却很差,甚至第一天颗粒无收,卖同样的东西,这个事情应该怎么看待呢?
首先,老板的叔叔是做了多年的结果,叔叔第一天摆摊也许并不比自己好多少。我们看事情,一定是要放在一个时间轴上看,看到过去,看见现在,甚至看到未来。你如果对一个事情很疑惑,试着从这个角度看,也许就会释然。了解一个国家,我们要学习历史,了解一个人,要看其过往,了解一个生意也是如此。
其次,我们要接受自己成长有个过程,生意有个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学到别人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积累,但是应该要站着别人的肩膀上少走弯路。这位老板完全可以复制叔叔摊子的模式起步,模式就包括很多了:产品品种,味道,位置,顾客群体,摆摊时间,顾客接待,为人处事。。。,而老板只是复制了产品,觉得这产品有需求有市场,却忽略了其他。
两个角度结合起来,学习就会更上一层楼了。
老板的另外两次经历下篇文章再分享和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