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全文 译文(四)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北门——小公务员的不幸与有幸

【原文】

出自北门,

忧心殷殷①,

终窭且贫②,

莫知我艰。

已焉哉③!

天实为之,

谓之何哉!

王事适我④,

政事一埤益我⑤。

我入自外,

室人交裴给我⑥。

已焉哉!

天实为之,

谓之何哉!

王事敦我⑦,

政事一埤遗我⑧。

我入自外,

室人交徧摧我⑨。

已焉哉!

天实为之,

谓之何哉!

【注释】

①殷殷:忧伤的样子。②篓(ju):贫寒、③已焉哉:算了吧.④王事:王室的差事。适:掷,扔。⑤一:完全。埤(pi)益益:增加。⑥徧:同“遍”,讁(zhe):同“谪”,指责。⑦敦:催促,逼迫。③遗:加。⑨摧:讽刺,嘲讽。

【译文】

缓步走出城北门,

忧心重重压心头。

生活困窘又贫寒,

没人知道我艰难。

算了算了算了吧!

这是上天的安排,

对此我能说什么!

王室差事交给我,

官府杂事全给我。

我从外面回家来,

家人全都责难我。

算了算了算了吧!

这是上天的安排,

对此我能说什么!

王室差事催逼我,

官府杂事全给我。

我从外面回家来,

家人全都讥讽我。

算了算了算了吧!

这是上天的安排,

对此我能说什么!

【读解】

命运的安排经常是难以抗拒的,正如诗中的小公务员的感叹一样,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多多少少都会碰上这类身不由己的事情。

这是没有多少道理可说的。可说的是,虽然命运的安排难以抗拒,虽然个人很难有机会驾驭自己的命运,但是,是否甘愿在命运面前就范,是否会被命运消磨得没有了冲动、激情、不满、反抗精神,则可以当作一个人是实际上作为人活着还是作为物存在的重要标志。

《北门》中的小公务员,尽管背负沉重的压力,身不由己,但显然还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反抗精神,显然对命运的安排不甘就范。他抱怨的声音也许是微弱的,无力的,而敢于抱怨却体现了他的尊严。仅仅是这一点,就足以说他是伟大的。

抱怨和反抗是小人物表明自己存在的重要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反抗的效果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是否具有这样的意识。在另外一方面,也许可以说,意识是灵魂痛苦的根源。完全没有自我意识,完全像个物件一样被支配、肢解、宰割,对于支配和被支配、肢解和被肢解、宰割和被宰割的双方来说,都会是一种满足。完全麻木的人可能是幸福的,因为他没有意识带来的痛苦;而他也是不幸的,国为他无法体验意识带来的自豪与欢乐,他只不过形同行尸走向。

人就是这样生活在无法摆脱的矛盾之中。他不愿被奴役,被支配,被当作物件,却又不得不被奴役,被支配,被当作物件。当他觉得幸犯的时候,可能是最不幸的;当他在感叹不幸的时候,也许是幸福的的。

小公务的境遇就是这样。他就是我们每个人的镜子。

静女——天真烂漫的幽会

【原文】

静女其姝①,俟我于城隅②。

爱而不见③,搔首踟蹰④。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⑤。

彤管有炜⑥,说怿女美⑦。

自牧归颐⑧,洵美且异⑨。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

①静:闲雅贞洁。姝(shu):美好的样子。②城墙:城角。③爱:同“薆”,隐藏。④踟蹰(chichu):心思不定,徘徊不前。⑤彤管:指红管草。贻:赠。⑥炜:红色的光彩。⑦说谎(yueyi):喜悦。⑧牧:旷野,野外。归:赠送。颐:芍药,一种香草,男女相赠表示结下恩情。⑨洵:信,实在。异:奇特,别致。

【译文】

姑娘温柔又静雅,约我城角去幽会。

有意隐藏不露面,徘徊不前急挠头。

姑娘漂亮又静雅,送我一束红管草。

红管草色光灿灿,更爱姑娘比草美。

送我野外香勺药,勺药美丽又奇异。

不是芍药本身美,宝贵只因美人赠。

【读解】

大概这是我们迄今为止读到的最纯真的情歌之一。少男少女相约幽会,开个天真无邪的玩笑,献上一束真情的野花,把个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天真烂漫勾画得栩栩如生。青春年少。充满活力,生气勃勃,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可言喻、动人心魄的美。两心相许,两情相会,相看不厌,物因人美,爱人及物,天空真一片纯净透明碧蓝如洗。

从这当中,我们可以见出一个基本的审美原则:单纯的就是美好的,纯洁的就是珍贵的。德国艺术史家温克尔曼曾经赞叹古希腊艺术的魁力在于“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马克恩也说,希腊艺术的魅力在于它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而童年一去不复返,因而也是永恒的。

少男少女的纯真爱情亦如是。它虽然没有成年人爱情的坚贞和厚重,没有中老年爱情历经沧桑之后的洗练与深沉,却以单纯、天真、无邪而永恒。它同苦难一样,也是我们人生体验中的宝贵财富。当我们人老珠黄、垂垂老矣之时,再来重新咀嚼青春年少的滋味,定会砰然心动,神魂飞扬。

情无价,青春同样无价,青春年少时的纯情不仅无价,也是唯一和永恒的。

二子乘舟——人间最亲母子情

【原文】

二子乘舟,

泛泛其景①。

愿言思子②,

中心养养③。

二子乘舟,

泛泛其逝④。

愿言思子,

不瑕有害⑤?

【注释】

①泛泛:船在水上行走的样子。景:同“憬”,远行的样子。②愿:思念的样子。言:语气助词,没有实义。③中心:心中。养养:忧愁不定的样子。④逝:往。⑤不暇:该不会。

【译文】

两个孩子乘木舟,

顺江漂流去远游。

时常挂念远游子,

心中不安无限愁。

两个孩子乘木舟,

顺江漂流去远游。

时常挂念远游子,

该不遇上险与祸?

【读解】

母子之情是人世间天然的、最为牢固的血缘纽带。这一点,只要人类存在一天,大概是不会改变的。

写人之常情,征夫恨,怨妇愁,弃妇痛,新婚乐,相见欢,母子情,在《诗经》中可以说是既有广度,也有深度。选编者对写人之常情的肯定,把这些诗作为“经典”,也可看出他们对人间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持充分肯定的态度。表情达意本属人的天性,也是诗的功能所在,充分肯定之后把它们纳入道德规范的轨道,也是他们的用意所在。

人们常说,母爱是无私的。这话一点不假。从十月怀胎,到一朝分娩,到孩子长大成人,到孩子闯荡社会漂泊天涯,母亲付出了全部的心血,既有肉体的,也有精神的。换个说法,母亲是在用她毕生的心血进行创造:创造生命,创造自己的作品。

孩子作为母亲创造的作品,虽是另一个存在,另一个生命,却时刻牵动着创造者心。他的荣辱沉浮,幸福伤痛,生老病死,都不能不使他的创造者关注和动心。实际上,母亲通过自己的创造,早已把自己融入到了作品中,与作品一起同呼吸共命运。于是,人间才有了永不会消失的母爱的表达。

柏舟——母女观念的冲突

【原文】

泛彼柏舟,

在彼中河。

髧彼两髦①,

实维我仪②。

之死矢靡它③!

母也天只④,

不谅人只⑤!

泛彼柏舟,

在彼河侧。

髧彼两髦,

实维我特⑥。

之死矢摩变⑦!

母也天只,

不谅人只!

【注释】

①髦(dan):头发下垂的样子。两鬓(mao):古时未成年男子的发式,头发向两边分流。②实;是。维:为。仪:配偶。③之:到。矢:誓。靡;无。④也、只:语气词,没有实义。⑤谅。相信。⑥特:配靡;无。④也、只:语气词,没有实义。偶。⑦变(te):改变,变心。

【译文】

轻轻摇荡柏木舟,

在那河中慢慢游。

头发飘垂那少年,

是我相中好侣伴。

发誓至死不强求!

我的母亲我的天,

为何对我不相信!

轻轻摇荡柏木舟,

在那河边慢慢游。

头发飘垂那少年,

是我相中好侣伴。

发誓至死不变心!

我的母亲我的天,

为何对我不相信!

【读解】

孩子虽是母亲的作品,母亲虽然时刻心系孩子的幸福与不幸,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完全是一体,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不会有冲突。

最为常见的是为恋爱婚姻而发生的冲突。冲突的实质,是两种不同观念的背离和交锋。冲突双方各自坚持自己的价值准则,若互不相让,便会发生冲突,以至以不嫁或出逃或殉情来表示反抗。

观念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在生活中,我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传统、社会、他人那里接受各种支配着自己生活的观念,在观念的指导之下说话和行动。人们常说环境改变人,其实环境改变的是人的观念,是人对生活的看法和态度。

在母亲对自己的作品——子女的无私的爱之中多少带有一些自私的因素。她总以为子女是自己辛勤创造的作品,他或她必须按照她所坚持或信奉的观念去生活,总以自己和自己的生活经验作为参照系,而不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子女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说到底,她是把子女当作私有财产,而不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因此,才会有《柏舟》这样的情况出现。

墙有茨——宫廷之事很难说

【原文】

墙有茨①,

不可言也②。

中篝之言③,

不可道也。

所可道也,

言之丑也。

墙有茨,

不可想也④

中篝之言,

不可详也⑤。

所可详也,

言之长也。

墙有茨,

不可束也⑥。

中篝之言,

不可读也⑦。

所可读也,

言之辱也。

【注释】

①茨:蒺藜,草本植物,果实有刺。②埽(sao):同“扫”,意思是除去。③中国(gou):宫室内部。④襄:消除。⑤详:详细讲述。⑥束:捆扎。⑦读:宣扬。

【译文】

墙头长满蒺藜草,

不可除去根子牢。

宫室之中男女事,

不可向外对人谈。

如果真要谈出来,

让人听了觉害臊。

墙头长满蒺藜草,

不可除去根子牢。

宫室之中男女事,

不可向外详细讲。

如果详细讲出来,

说来话长讲不完。

墙头长满蔡黎草,

不可捆扎无处放。

宫室之中男女事,

不可向外去张扬。

如果一定要张扬,

让人听了觉耻辱。

【读解】

这是一首讽刺卫空公婬乱的“刺婬”诗。

中国历代帝王的宫廷生活,都是人们关注和议论的热门话题。就生活在宫廷中的人来说,宫廷秘事属于既无法说清楚,又不便于说清楚,更无人敢说清楚的非常特别的一类。这样一来,宫纬秘事便更加扑朔迷离,神秘莫测。

帝王作为人民的领导人,当然无法逃脱人民雪亮的眼睛的监督。尽管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没有约束帝王权力的弹劾机制,帝王实际上可以为所欲为,但是他无法完全禁止人们的传说议论。宫廷的围墙再严密,是不可能不透风的。惧怕议论,下令严禁议论,或者完全不在乎议论,我行我素,虽然表现形式不一样,却共同表明了统治者的腐败专横。

常言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帝王同一般人不一样的是,他始终是人们关注的中心。人们可能不敢说,但这并不表明人们不知道,不明白。瞎子吃汤圆都心里有数,更何况耳目和心智健全的正常人呢。

再说另一方面。帝王制定的种种道德准则,往往是对人不对己的,要求别人遵守,自己却可以超然于规则之外。这样的规则再好,却因为有先天缺陷而成为破脚的。如此这般,便又为人们的议论提供了理由。

相鼠——老鼠也重视礼仪?

【原文】

相鼠有皮①,人而无仪②。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③。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④?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⑤?

【注释】

①相:察看。②仪:礼仪。③止:节制。④俟(si):等待。⑤遄(chuon):迅速。

【译文】

看那老鼠都有皮,做人怎不讲礼仪。

要是做人没礼仪,为何不死还活着?

看那老鼠有牙齿,做人怎不讲节制。

要是做人没节制,不死还想等什么?

看那老鼠有肢体,做人怎能不讲礼。

要是做人不讲礼,为何不去快快死?

【读解】

鼠辈是丑陋的,令人厌恶的。中国人想出了众多词语来表达对鼠辈的厌恶感,比如贼眉鼠眼,鼠头鼠脑,鼠目寸光,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等等。可见老鼠是为人所不齿的。

用老鼠来说明讲礼仪守规矩的重要,把最丑的丑类同要庄严对待的礼仪相提并论,是极而言之。强烈的反差可以造成使人震惊的效果,而且还有一层特殊的幽默色彩,仿佛是告诉人们:你看看,你看看,连鼠辈这么丑陋的东西看上去都像模像样,形容虽然猥琐,可也是皮毛俱全啊!瞧它的小样儿,有胳膊有腿,有鼻子有眼睛,竟也无可挑剔!于是,鼠辈就成了一面镜子,让不讲礼貌、不守礼仪的人从鼠身上照见自己。

把人同老鼠相比损是损了一点,但突出强调了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尊严。中国人看重的人的价值和尊严,是仁义道德、礼仪廉耻;同西方人看重的人本主义和理性精神大有区别。我们几千年的文明礼仪之邦,正是以此作为立国立家做人的根本的。

(0)

相关推荐

  • 『国学』《劝学》原文、译文、注释

    『国学』《劝学》原文、译文、注释

  • 诗经(原文注音 难点注释 译文)

    诗经(原文注音+难点注释+译文) 论语(原文注音+难点注释+译文+全文注音历史故事) 中庸大学(原文注音+难点注释+译文+全文注音历史故事) 道德经(原文注音+难点注释+译文+全文注音历史故事) 孙子 ...

  • 《搜神记》白话全文译文 四(收藏)

    搜神记卷四 -------------------------------------------------------------------------------- 风伯雨师 风伯,雨师,星也 ...

  • 《孟子》全文 译文(四)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 ...

  • 献之第四帖《孙权帖》章草全文译文,委婉含蓄。

    释文: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 ...

  • 《古文观止》全文 译文(四)

    <古文观止>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该书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生使用的文学读本,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正式镌版印 ...

  • 《孟子》全文 译文(六)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 ...

  • 《孟子》全文 译文(五)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 ...

  • 【】《菜根谭》全文·译文(四)

    【】《菜根谭》全文&#183;译文(四)

  • 菜根谭全文+译文(四)(3)

    [大意] 能跳出自我来了解自我的人,才可根据自然法则使万物按照本性去发展而各尽其用:能把天下还给天下万民所共有的人,躯体虽然生存于世间思想却超越凡人. 343.不可徒劳身心,当乐风月之趣 人生太闲则别 ...

  • 菜根谭全文+译文(四)(2)

    [大意] 一个隐居的人,内心清净而俗事又少,一切总是的适应自己的本性.因此喝酒时谁也不劝谁多喝,以能各尽酒量为乐:下棋只是消遣,以不争胜败为胜:吹笛只是为了陶冶情趣,以不讲求旋律为合适:弹琴只是为了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