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作家•征文】吴 玲/重拾少年梦——我与《西南作家》的情缘
欢迎点击,敬请关注--
重拾少年梦
——我与《西南作家》的情缘
文/吴 玲(重庆渝北)
主编的话:
跨入2019年,《西南作家》杂志就将满三周岁了。
三年来,承蒙各级领导的关怀,各界朋友的关心,众多作者的关爱,八方读者的关注,《西南作家》杂志一跃而为中国第一大综合性文学民刊,得到铁凝、王蒙、贾平凹、傅天琳、阿来、熊召政、方方、柳建伟等著名作家的肯定。
为了更好地迎接2019年《西南作家》创刊三周年隆重庆典和全国性笔会,我们决定在《西南作家》微信公众平台先期、陆续推出“我与《西南作家》征文”。
我们将从所刊发的文章中,遴选优秀的作品,予以表彰;对特别优秀的作品,将择优发表在《西南作家》纸刊上,并邀请作者参加2019年3月下旬举行的《西南作家》创刊三周年庆典和全国性笔会。《西南作家》杂志将免费提供庆典和笔会期间的吃、住、游安排。
来稿体裁不限,但需要原创、首发,内容要与《西南作家》有关。附件发到《西南作家》微刊邮箱即可。主题栏请注明“我与《西南作家》”字样;附件附上作者近期生活照一张。
贾平凹先生赠吴玲《贾平凹散文精选》书影。
重拾少年梦
——我与《西南作家》的情缘
文/吴 玲(重庆渝北)
岁月总是悄无声息地流逝,在庸常繁琐的生活中,所有的棱角被磨平了,黯淡无光。“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渐渐地,我迷失了自己。我经常扪心自问:我还是当年的我吗?我的时间、我的文学梦都去哪儿了?正当百思不得其解之时,一个偶然之中的偶然,我邂逅了《西南作家》。
我从小就喜欢文字,包括习字和习作。文字可以让我灵魂安静,文字可以让我抛开俗世的烦恼,文字可以让我感觉到一种神奇的美好。记得上初中时,曾在一家报纸发表过一篇处女作,可是随后便销声匿迹。当然,偶尔也会随心随性涂鸦抒怀,但那是纯属自娱自乐;应工作之需,也隔三差五写写教育故事、教学心得;兴之所至,为孩子们写点所谓的下水文,激发一下儿童的习作兴趣,仅此而已。至于发表文章与否,似乎与我无关。
但冥冥之中,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却改变了我多年的“惯性”。三年前教师节那天,儿子的作文在征文比赛中获奖。这对一个小孩来说,其得意程度可想而知,他有些飘飘然了。更何况,中国著名诗人、鲁迅文学奖得主傅天琳老师将为获奖的小作者颁奖。我也好想去,去见见我仰慕已久的傅天琳老师。我在少年时代就读过傅天琳老师的诗歌,特别喜欢《梦话》,再后来读了她的诗集《柠檬黄了》。我无论如何也不愿意错过与傅天琳老师见面的机会,千载难逢啊!“又不是你获奖,你去干什么?你又不会写文章,你只会做饭!”儿子的话如一瓢冷水,从我的头顶泼下来,我感觉头顶冰凉,一直凉到脚心,大热天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噤。
儿子说得没错!在我眼里,文学是件奢侈品。这么些年来,我懒得几乎不动笔墨写文学作品,什么素材呀、灵感呀都荡然无存。不经意间,我蜕变成一个只会做家务的家庭主妇!一个平庸得连儿子都嫌弃的粗人!一念及此,我不禁悲从中来,也许是太在意儿子实话实说,也许是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反正,傅天琳老师终究没见成。但是,这件事却给我的心灵带来强烈的震撼和深刻的启示。我在思考,我是不是该做点什么呢?以后还是像前些年那样生活下去,我不甘心!于是,我赶紧整理了几篇旧作,又新写了几篇游记,一起发给我的中学语文老师指教。恩师鼓励我投稿,争取让更多的读者读到我的文章,还向我推荐了《西南作家》微信公众号名片。
2016年初秋,我鼓足勇气向《西南作家》微信平台投去《边城之旅》一文。稿件发出,就是密切的关注。时间一天天过去,貌似石沉大海。我毕竟是新手,文笔稚嫩拙陋,稿子不被采用,想来也很正常。经过漫长的十多天,正当我自我安慰的时候,忽然收到《西南作家》杂志主编曾令琪先生发来的微信链接,点开一看,我的《边城之旅》竟然刊发在《西南作家》微信公众号上。看到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散文被选中、发布,我激动不已。要知道,不仅孩子需要鼓励,我等成人,同样需要鼓励!
这篇文章虽然浅陋、不成熟,但它的发布,不啻一支兴奋剂。对我而言,可以说是工作多年后,文学创作的一个转折点。从此,我与《西南作家》结下了不解之缘。随后的一个月之内,我刻苦用功地写作,《酉阳桃花源》《悦来古镇》《阳朔西街》相继发表在《西南作家》微刊上,引来无数关注我的亲朋好友祝贺与转发分享。每一次刊发,都是对我这个文学爱好者的鼓励,是我继续写下去的源泉和动力。
吴玲担任副主编的《新蕾》杂志书影。
2017新年之际,我收到快递小哥送来的散发着墨香的样刊,我的文字居然变成了铅字,拙作《边城之旅》发表在《西南作家》杂志纸刊2016年第四期上。这不是做梦吧?要知道,距离少年时代发表处女作已经整整三十年!翻开散发着墨香的杂志,我了解到《西南作家》是2016年初创刊的国内第一大综合性文学民刊,立足西南,辐射全国,兼容并包,文交天下。封面人物是已故的文学大家周克芹先生。目录里既有享誉文坛的名家大师,又有文学新人。我以虔诚的姿势拜读学习每一篇文章,如饥似渴,爱不释手。真有相见恨晚,相见也不算晚的感觉。“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就这样,我爱上《西南作家》杂志。《西南作家》杂志成了我的写作老师,我的心灵知己。我从每一期的优秀文学作品里汲取营养,不断激发起我的写作欲望。
写作是一种有别于其他性质的劳动。写作过程中,难免遇到困惑,甚至陷入文思枯竭的瓶颈,尤其是选材和剪材方面。主编曾令琪先生就给我指出过选材和剪材是我的短板,以我写的《巍巍娄山关》为例分析选材和剪材的技巧。他说写文章与做菜有异曲同工之妙,选材相当于整理好食材,剪材相当于确定好食材与作料的比例,写成一篇精致的文章相当于把食材与作料烹制成一道色香味形俱佳的菜肴。作料再好,也不能滥用,以恰到好处为宜。倘若做菜时不注意,把渣渣草草的东西一股脑儿放进去,就会影响食欲。道理虽然很简单,但是能否将做菜的悟性与写作融会贯通,那是一种高级境界。
《西南作家》马上三周岁了,我同《西南作家》结缘也两年多了。与《西南作家》相伴,我们都在成长。这几年,我心无旁骛,不停地阅读与写作,写出了《远去的麦酱》《油桐花又开》《枇杷花儿开》《情醉恒大翡翠湾》《文老师的为文与为师》《游麦积山石窟》《洛碛老街的眼泪》等近百篇散文,发表在《西南作家》《两江文艺》《企业家日报》《西南商报》等报刊,还在一些征文、大赛中,获得了比较满意的奖项。2018年12月,通过曾令琪主编,我还得到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贾平凹先生亲笔签名的散文集。可以想象,这对我是多么大的鼓励!
一切的相识都是缘分!一切的邂逅都源自初心!
感恩遇见!感恩《西南作家》!您是我梦想的起航,让我重拾少年文学梦。假如没有您,我的文学梦想也许就不会重新点燃。在此,我想说,陪你走,伴你行,期待文学为我装上翅膀,期待《西南作家》让我在蓝天自由地翱翔……
作家简介
吴 玲,《新蕾》杂志副主编,四川文学艺术院院士。爱好文学,初心不改,作品散见于各大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