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藤野先生》一文的叙事结构,看留学生活对鲁迅一生的深远影响

文 陆九奇

《藤野先生》一文是鲁迅回忆性散文的一篇代表,出自《朝花夕拾》。这篇文章作于1926年10月12日,回忆的是20年前的往事。实际上,鲁迅在仙台医学院学习是从1904年9月到1906年3月,为时一年半。通过分析《藤野先生》一文的叙事结构,以及内在地去看文中的有关细节,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这段留学生活对鲁迅的心灵有过怎样的影响。

专栏
给青少年的24堂阅读写作课
作者:语文来了
¥45
80人已购
查看

1.《藤野先生》一文在叙事上的复式结构,表达出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两种心境

以大部分读者的认知来说,记人文章需要及时甚至及早地让所记人物出场,以便满足读者的心理预期。但在《藤野先生》一文中,主角藤野却迟迟才出场,这不似一般性散文中那样,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在藤野先生出现前,鲁迅要以五六段的内容来记叙自己从东京到仙台的一段经历?

实际上,这样的叙事在写法上是一种典型的“复式结构”。这是从全文的宏观结构来看的效果,后面将从微观层次去查看文章细部,也能发现许多细节上的“复式结构”来。

一般来说,我们容易把藤野先生出现前的段落归纳成一种铺垫,视为一种超越了常规的“长文铺垫”,然而作者何以要这样做,只是为了实现一种写作技巧上的突破吗?其实,分析作者的心理,这很能体现出作者对这段一年半留学生活的完整记录。其中,前部分是写作者为什么离开东京,转移到仙台学医;后面的内容才是记录其生活,从而体现出作者所感激和难忘的藤野先生。

鲁迅和藤野先生。插图来自网络

从作者的心境来看,鲁迅选择从东京到仙台,其内心是极度复杂的。文章所能体现的,一是对不少清国留学生的讨厌,二是对藤野先生的感激。这两种心境在文中都有清晰的体现,以第一种来说。作为一名留学生,他本来就读于东京弘文学院,两年后从这里毕业。但看不惯许多“清国留学生”的表现,认为他们辜负了祖国对他们的培养和期待,如“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尤其从“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志极了”等可以看出,所以在鲁迅看来,只有“只有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到也还可以坐坐的”,他对清朝留学生的讨厌导致他已经不想继续在东京呆下去,所以在文中才说“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而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之情,是文中重点给出的,更容易体会出。这里不做分析。

2.从微观结构看,鲁迅做不到“见辱不辱”,其内心受周围环境的刺激,这影响了他的一生

从微观去看,文章直接出现或隐含着不少成对的概念,明显具有价值的是“东京到仙台”以及隐含的“故乡-他乡”(中国-日本)、“自我和他人”等,从中可以看出鲁迅的心态变化。

许多清国留学生以自己庸俗的留学生活,真的是“恶心”到了满怀爱国情怀的鲁迅先生。

资料表明,弘文学院是一所私立学校,重视经济效益,为了增加收入,便滥收学生,全盛时曾有5所分校。学生人数增加了,但教学质量下降了。其中被鲁迅看不上留学生是不少的,大都是纨绔子弟,他们或者学跳舞,或者炖牛肉吃。鲁迅曾经讽刺地说:炖牛肉吃在中国就可以,何必路远迢迢跑到外国来呢?

当年的清国留学生。照片与本文内容无关

所以,对鲁迅而言,从东京弘文学院毕业后,便有了离开东京这个是非之地的想法,从其内心来看,是一种对环境不满而导致的心灵逃离,但没想到的是,逃离到了仙台之后,又遭遇了另一群体的嘲弄,精神为此大受刺激。

A.从东京到仙台的空间转移:是鲁迅的一种精神逃离

鲁迅在弘文学院读书,时间是从1902年到1904年,四月份毕业选择了去仙台学医。从文中可以看出,“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于是“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鲁迅是不喜欢、不满意在这样的群体里生活的,否则也不会一个人跑到仙台去,“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的厉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鲁迅是第一个到冬天冷得厉害的仙台留学的,躲开的便是东京那个热闹而令人厌烦的环境。参考鲁迅曾经说过的讽刺留学生的话语,可以知道:这是一种精神的出逃而导致的身体上的行动。

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东北大学前身所在

B. 故乡与他乡:在异乡深受精神刺激

在日本留学,是远离故乡的。任何身处异国环境中的人,对故乡涌起一份思念之情都是可以理解的,鲁迅自然也不例外。但在故乡和他乡的层面之上,更有一个“中国和日本”“弱国和强国”的关系问题。这在异国他乡是可以体会得更加切身的,尤其是在遭遇一些同级日本学生对他的医学成绩的诘责,而做出的一些“不当之举”之后。

鲁迅的医学成绩只能说是中等偏上,“不过是没有落第”,但“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所以,“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所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你改悔吧!”作者便会想到几天前发生的一件事,学生会干事在黑板上所写的“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这显然是对鲁迅的一种羞辱,然而这不仅是他个人的侮辱,更是对中国人的一种侮辱,很显然鲁迅早已意识到这一点。

日俄战争期间的中国平民,照片来自网络

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以杂文做匕首,在中国现代文坛横扫过许多“牛鬼蛇神”,这是后来的事情。但在面对留学生活中的这一幕幕,鲁迅真能做到“见辱不辱”吗?

C.做不到“见辱不辱”,再次逃离,其实是自我在人群中的疏离所导致的

鲁迅是深受精神刺激的,尤其是在看了“几片时事的片子”之后,“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当时正是日俄战争期间(1904-1905),“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还有一个我”。

鲁迅绝做不到“见辱不辱”,这从他后来的人生中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甚至鲁迅在1936年9月5日所写的《死》一文中,说: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这当然不是针对当年的留学生而言,这时距离在仙台学医已经过去了30年。1936年的鲁迅不仅早已成名,早已是中国现代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作家,然而他在文艺生涯中始终与敌论战,战斗了一生。写过《死》一文后一个多月,鲁迅先生便因病去世了。

留学日本时的鲁迅先生

早年在仙台留学时,鲁迅不过二十四五岁的样子,还没有踏上文艺之路,正在面临着“弃医从文”的人生转折。东京是令人厌倦的,那里集中了大量让鲁迅看不上的清国留学生,然而仙台又如何呢?在这里学医的只有鲁迅一个中国人,远离了喧嚣厌倦的弘文学院,然而所遭遇的却是人生的奇耻大辱——不仅自己受到一些日本学生的歧视,连带自己的国家、国民也是如此。

这样的环境让鲁迅的精神备受刺激,他最终放弃了为期一年后的学医生涯,转而“决计”投入到文艺中来,希望用文艺改造国民性。

3. 孤独的个体疏离在群体之外,让鲁迅更多独立思考国民性问题,从而投身到文艺战斗当中

从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中,我们不仅能读到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也能感受到作者留学生活时精神上的苦闷和孤寂。如果我们细读这篇文章,能从作者的一些用词中发现冷与热、悲哀与热烈等鲜明的对比。

比如,“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冬天冷得厉害”。其中的“日暮里、客死、冷”等词,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给人一种冰冷的滋味。尤其“日暮里”这个地名,作者在20年后(1926)还有清晰的记忆。

而作者对“笑”的叙述,同样给人冷的滋味,如“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以及看电影时“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虽然写的是笑和欢呼,给人的感觉却是不舒服的。从这些记录当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处在群体中的一个瘦小中国人的身影,他不苟言笑,茕茕孑立,形只影单。只有藤野老师的关心和照顾,对他寄予的期望和帮助,才带给鲁迅一丝精神上的慰藉,也让他在日后的生活中“不知怎地,我还总时时记起他”,“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鲁迅和许寿裳等好友在东京留影

这段留学生涯给鲁迅的感受一定是深刻的,想来愉快的时候少,愤懑的时候多。值得庆幸的是,鲁迅虽然先后被东京清国留学生和仙台日本同学的庸俗、恶俗折磨过,但他并未因此而变得消沉起来。鲁迅是一个善于深刻思考的人,后来成长为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伟大战士,敢于对各种社会现象发表看法,以自己的杂文来抨击世弊,更以精彩的小说、翻译以及支持文学青年等,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事业。——当然,鲁迅在1903年尚未进入仙台学医之前,便已经在《浙江潮》杂志发表了一些长文,如《斯巴达之魂》《中国地质略论》等,并在业余时间从事一些翻译工作,如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月界旅行》等,但并未作为主业。

不过,他从藤野老师这里汲取了不少的精神和勇气,毕竟藤野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教师,在鲁迅看来:“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所以,每当想起藤野先生,“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说深恶痛绝的文字”。

《藤野先生》手稿,藤野先生照片以及给鲁迅手书的“惜别”等

总之,学习医学是鲁迅一生中一段重要经历,他曾经对同学历绥之说:“做医生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劳苦同胞治病出力,清政府以民脂民膏给我们出国留学,我们应报答劳苦大众。”然而在一年半后,他毅然选择了放弃,对好友许寿裳说:“我决计要学文艺了。中国的呆子,坏呆子,岂是医学所能治疗的么?”这便是鲁迅一生中“弃医从文”的背景,是他“决计”走上文学道路的转折,次一年,鲁迅便和好友许寿裳等人开始筹办一本杂志,叫做《新生》,从此,鲁迅迈向了一个文艺战士的征途。

参考资料:

1. 《鲁迅全集》,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 《鲁迅传》,林志浩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