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末期“二王并立”
.
众所周知,史书记载: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前770年申侯,鲁国,晋国,秦国等扶持前废太子宜臼上位,并迁都洛阳成立东周王朝,是为东周开国君主周平王,而位于三门峡一带的虢国虢公翰则立王子余臣为王,史称周携王。二王并立相持十余年后,晋文侯杀携王,终结二王并立局面。这是史书公开承认的东周“二王并立”的历史事件。
东周初期形势图
然而按照史书的记载,在西周幽王末期,还存在一次事实上的“二王并立”,只是在记录时没有冠以这个名号而已,而这次的“二王”其中一个是周幽王,另一个就是东周开国君主周平王宜臼。
据《国语》中的《晋语一·史苏论伐骊之捷章》载:晋史苏谓里克曰:“褒姒有宠,生伯服,于是乎与虢石甫比,逐太子宜臼而立伯服。”《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幽王以虢石父为卿, 用事, 国人皆怨。石父为人佞巧, 善谀好利, 王用之。又废申后, 去太子也。申侯怒, 与缯、西夷犬戎攻周幽王。”等等,这一系列的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宜臼被废是由于褒姒受宠而导致的。褒姒受宠,福及儿子,而宜臼被废,和其母亲随时都会有被杀掉的危险,于是就有了《诗经·世本古义》所载:“宜臼心怀疑惧, 始出奔申。”
周幽王
出奔申国的废太子宜臼在外公的支持下,公开打出了“天王”的旗号,与其父唱起了对台戏。在先秦金文中,“天、大、太”由于词源相同而几无太大的区别,天王即太王,也就是太子为王。宜臼称天王的目的是要说明他是周天子的合理继承人,虽然宜臼的“天王”之位没有被史书承认,但是却被明明确确的记载了下来,也就是说,西周末年,宜臼在申候等的支持下,组织大军征幽王时,确实出现了二王,一个是正史记载的周幽王,另一个就是自称的“天王”,而这个自称的天王又被史书记载了下来,出现了不是“二王并立”的“二王并立”。
事实上,太子宜臼一生都称自己为“天王”,平王是他死后的谥号。据考证,在《春秋》中,对周王称“天王”有十二次,称“王”两次,称“天子”一次。其中涉及到周平王宜臼均称自己为“天王”。“天王”出现的次数如此频繁,也是《春秋》对这一称谓的肯定,这在间接上也是对宜臼与幽王之间的“二王并立”的一种承认。
在宜臼自称天王,组织大军西征后,周幽王在得知大儿子即将讨伐自己便勃然大怒,集结军队征讨逆子。《左传·召公四年》:“周幽为太室之盟,戎狄叛之。”戎狄就是以犬戎为前锋,申侯与天王宜臼为后台的伐幽王联军。一场父子之间因太子之位引发的战争势不可免了。而这一场为了王位而展开的大决战史书中并未直接写到,而是以春秋笔法的形式写到周幽王举兵征戎,在骊山脚下兵败被杀。《竹书纪年》如此记载:“(幽王)五年,王世子宜臼出奔申。九年,申侯聘西戎及鄫(缯)。十年春,王及诸侯盟于太室。……王师伐申。十一年春正月,日晕。申人、鄫人及犬戎入宗周,弑王及郑桓公。犬戎杀王子伯服。执褒姒以归。”
幽王死于骊山
一场持续了好几年,改变了周王朝命运的大战史书为什么没有详细记载,笔者的看法是除了当时的史官认为这场战争是子伐父,不管宜臼发动战争的理由多么冠冕堂皇,都避免不了与当时根深蒂固的宗教礼数相冲突,这场战争都是一场不光彩的战争,尽管胜利者是东周开国君主周平王,但是这是有僭越之嫌的,与礼数不容,所以宜臼以“天王”名分发动的“二王并立”大战,也就不被各国史官以大书特书了。
而在宜臼即王位,立东周社稷之后,虢国虢公翰立王子余臣为周携王,引发东周初年的这场“二王并立”,是以王室旁支征伐以“父死长子继位”的正统,自然也就与当时的礼数不相容,加上这场“二王并立”对周王室大权旁落,引发了之后春秋、战国时期一系列的历史演变事件,所以自然而然的就被史官予以大书特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