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里的智慧——如何做一个忠诚的下属

作为君主、上司难免要面对择人用人这一道难关。选对了人,便会对自己的事业未来有了一个强劲的助力,若选错了人便会步履维艰,更有甚者身死道消也未为可知。

【原文】周文君免士工师藉,相吕仓,国人不说也。君有闵闵之心。谓周文君曰:“国必有诽誉,忠臣令诽在已,誉在上。宋君夺民时以为台,而民非之,无忠臣以掩盖之也。子罕释相为司空,民非子罕而善其君。齐桓公宫中七市,内闾七百,国人非之。管仲故为三归之家,以掩桓公,非自伤于民也?

《春秋》记臣弑君者以百数,皆大臣见誉者也。故大臣得誉,非国家之美也。故众庶成强,增积成山’”。周君遂不免。

【译文】周文君免除了工师籍的职务,而该用吕仓为相国,周国民众对吕仓表示不满。周文君为此感到很忧虑。这时吕仓的说客对周文君说:

“国家每做一件事必然是有毁谤也有赞美,忠臣把毁谤都加在自己身上,而把赞美都归于君主。宋国的君主强占百姓耕作时间建造自己的游乐台,而遭到人民强烈地非议,这主要是由于没有忠臣代他受过。后来,忠诚代他受过的大臣子罕辞去相位而改任司空,人民就非议子罕,而赞美宋君。

在齐恒公的宫中,一共拥有7个市场和700个妓院,齐国人都斥责他,于是齐国相国管仲就故意在自己家筑台,并命名为“三归台”,目的就是为桓公掩饰过错,自己并非有意伤害民心。

《春秋》一书记载臣子杀死君主的事可以百数计算,他们都是很受赞誉的大臣。由此可见,重臣享有盛名,并非国家之福。所以常言道,‘众多成强,增高成山’。”周文君才没有免去吕仓相国的职位。

如何让一个君主放心用你,最重要的便是能否为他“挡刀”。周公恐惧流言日,王王莽谦恭未篡时。历史上位极人臣而不断自污的人比比皆是,如王翦,如萧何等等。他们不断自污以实现德行有亏的目的,从而避免出现功高盖主的境地。而不断诋毁君主,努力打造“高大全”形象的田乞,王莽最后的结局就是反客为主,谋朝篡位。

好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坏的。黑与白在职场中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掩饰上司的过错,承担责任往往是最有效的职场攻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