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安门外大街及街上的几条小胡同

《鼓楼静语》邮箱1225077169@qq.com
欢迎老街坊们投稿。

地安门外大街是老北京城著名的一条老街,呈南北走向。北起鼓楼西大街与鼓楼东大街结合部,南至地安门西大街、地安门东大街和地安门内大街结合部,中部与烟袋斜街、万年胡同、白米斜街、前海东沿、前海南沿、马良胡同、杏花天胡同、杨俭胡同、帽局胡同,天汇大院及东城区的帽儿胡同、方砖厂胡同、东不压桥东胡同等相交,全长775米,车行道16米。1958年门牌为1—245号。1965年门牌为1—213号,2—212号。1990年后门牌为1—59号,2—186号。

万宁寺内的中心阁位于今鼓楼的位置,是大都南北中轴线的城市标志
此街形成于元代,为元大都城中轴线北部区域。王彬的《北京微观地理笔记》中有“根据历史记载,大都的中心是中心台。方圆一亩,缭以围墙,是大都的中心点。中心台不在大都的中轴线上,而是在其偏西一点的位置,在今鼓楼的西侧。元人熊梦祥《析津志》说,中心台在中心阁西五十步。中心阁是万宁寺里的重要建筑,是供奉元成宗的地方,每年正月初八日到中心阁行香,祭祀完者笃(蒙古语)皇帝。中心阁的所在位置,与现在鼓楼的位置大体相当。这就是说,今之鼓楼的位置,在元代是中心阁,而不是其他。其西是中心台,再西才是鼓楼,位于今旧鼓楼大街南端。”清光绪年缪荃孙编辑的《顺天府志》也有如下的记载:“万宁寺在金台坊,旧当城之中,故其阁名中心,今在城之正北。”中心阁为元大都城中轴线北端的终点,向南依次有万宁桥、厚载红门及皇城墙、大内、千步廊和丽正门。明代之后,这条中轴线南移至永定门,其建筑物有所调整和增加。

万宁桥,又称后门桥、地安桥,是位于北京地安门外,什刹海附近,坐落于北京城中轴线上的一座桥。

明永乐年间兴建北京城时,在元中心阁的位置上复建鼓楼,因此在《宛署杂记》记载为鼓楼下大街。清代的《京师坊巷志稿》记载为鼓楼大街。1911年后以万宁桥为界,北段称鼓楼前大街,南端称地安门大街。1965年两街合并时将马家楼胡同、兴隆大院并入,定名为地安门外大街。文化大革命时期曾一度叫总路线路。
马家楼胡同简称马家楼,因姓氏得名。位于火德真君庙北侧的福音堂旁,呈曲折走向,西不通行,全长约30米,均宽2米。1958年门牌1—4号。马家楼有二层小楼,楼上住人,楼下为羊肉床子。有桥头满之称的“庆昇祥”在马家楼胡同设有分号,专门烙制芝麻酱烧饼,被附近百姓称为“马家楼烧饼”。
兴隆大院位于万年胡同与义留胡同之间,东西走向,西不通行,全长约20米,均宽2米。1958年门牌1—5号。
除了上述这两条胡同外,民国时期老地图里还有木厂胡同和帽行胡同。
木厂胡同在杏花天胡同南侧,帽行胡同在方砖厂胡同南侧(银光影院北面)。这两条胡同长约20米,宽度不足2米,东不通行。1958年的《北京市街巷名称录》中,木厂胡同门牌为1—2号,帽行胡同门牌为1—3号。“木厂”在旧时泛指从事建筑行业的施工单位,大的木厂兼有承包发的业务。“帽行”可能是加工制作帽子作坊,也可能是帽业的行业管理部门。
地安门外大街规模较小的胡同有杏花天胡同、天汇大院、帽局胡同、杨俭胡同、万年胡同、马良胡同和拆除的义溜胡同。
其中名气最大的为义溜胡同,当年与“耳朵眼儿”“桌子腿儿”“豆芽菜”“核桃瓤儿”“石头缝”“一尺巷”等为“北京城最窄的胡同”之一。
义溜胡同呈东西走向,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至前海东沿,全长70米,均宽3米,1958年门牌为1—16号。1965年门牌为1—13号,2—20号。
胡同始见于清代的《京师坊巷志稿》。最早叫一溜胡同,因胡同地势东高西低,中部带有一定坡度,故名。后按谐音改为义留胡同。坊间有这样一个传说。明代奸相严嵩罢官之后靠乞讨为生,某年冬天来到义溜胡同。百姓听说大奸臣来到这里,又是讽刺又是讥笑。羞愧万分的严嵩跌跌撞撞跑向河沿,没想到天冷地滑,摔倒之后顺着坡度一下子滑进了前海,因此这条胡同叫一溜胡同。
据屈祖明回忆,胡同东口南侧有家经营清真糕点的“增庆斋”,这家店铺有两大间门脸房,在供应的各式糕点中,以“缸垆”最为著名。讲究的人家认为“缸垆”和小米粥是产妇补养身体的最佳食品之一,故此这道糕点成为抢手货。为了保存糕点的原汁原味,商家把不同的糕点分类放在木盒子里面,上面还盖上一层薄棉被。这家糕点铺虽然没有大街上的“桂英斋”“公和魁”名气大,由于用料讲究、制作精细,口感纯正,还是备受地安门周边区域大户人家青睐。
义溜胡同路北有同和轩茶馆、东和顺茶社等书茶馆,其中最有名的是同和轩茶馆。由于著名说书艺人双厚坪等在此登台表演,加上环境优雅,像金受申、翁偶虹等社会名流常在这里听书。翁偶虹为近代著名戏剧编辑家,也是北京城著名票友,当年住在大翔凤胡同5号。
天汇大院前身为享誉京城的天汇轩大茶馆,与前门大街的“天全轩”“天仁轩”“天启轩”,北新桥的“天寿轩”,阜成门外的“天福轩”“天德轩”“天颐轩”合称“京城八大轩”。
“天汇轩”临街有五间门脸房,后面是四合院建筑结构的营业厅,内设雅间和散座,接待不同的消费群体。这里不仅供应上等南北高档茶品,还有艾窝窝、蜜麻花、糖耳朵、焖炉烧饼等小吃。1900年庚子之乱焚毁后改建成地安市场。市场内有小吃店、杂货铺兼有娱乐场所,最有名的为开明轩书茶馆。20世纪40年代,市场萎缩后逐步形成胡同。
从胡同的平面图看为不规则的口袋形状,西部与地安门外大街相通,北部与东不压桥东胡同相交,东部与拐棒胡同衔接,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1958年门牌为1—55号。1965年门牌为1—43号,2—50号。20世纪70年代初在院内建起两栋居民简易楼。1990年平房区门牌为1—5号。目前,天汇大院为东城区玉河改造工程范围之内,这里的居民多已搬出,院内剩有若干间旧房。
杏花天胡同位于地安门外大街东侧,呈东西弯曲走向,全长30米,均宽1·5米,东不通行。1958年门牌为1—乙1号。1965年门牌为1—8号。胡同形成于1945年之后,因胡同西口曾有座经营家常菜的杏花天饭馆,故名。新中国成立后,该饭馆搬到了鼓楼西大街。由于胡同名称文雅,带有诗情画意,与什刹海的百花深处等被誉为“北京最美的胡同”之一。坊间亦有胡同因私家园林得名之说,这处私家园林位于帽儿胡同西口附近。因年代久远,其遗存已无法辨认。目前,胡同东部为东城区玉河玉河改造工程范围之内,现仅存东西走向的部分和为数不多院门。
扬俭胡同在地安门外大街西侧,呈东西弯曲走向,全长53米,均宽2米,西不通行。1958年门牌为1—甲4号。1965年门牌为1—9号,2—6号。胡同形成于1945年之后,因胡同内有处形状像羊圈的隙地,故名羊圈。1965年定为杨俭胡同。除扬俭胡同外,什刹海还有四条与羊圈有关的胡同,即护国寺西侧的大、小羊圈,羊房胡同南侧的东羊圈和羊房胡同。后来大、小羊圈雅化为大、小杨家胡同,东羊圈在1965年并入德胜门内大街。羊房胡同因胡同西南有处叫东羊圈的小胡同,故名。
帽局胡同呈东西弯曲走向,全长50米,均宽1米,西不通行,为什刹海最窄的街巷之一。1958年门牌为1—3号。1965年门牌为1—5号。胡同形成于民国时期,始见于陈宗蕃的《燕都丛考》。早年胡同内曾有帽子作坊,故名。
万年胡同位于烟袋斜街南侧,呈东北曲折走向,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端北折不通行,全长115米,均宽1·5米。1958年门牌为1—12号。1965年门牌为1—23号,2—8号。胡同形成于民国时期,《燕都丛考》记载为万汇胡同,后改为万年大院,因姓氏得名。1949年后变更为万年胡同,其名称沿用至今。万年胡同地形较为复杂,它由一条东西走向的主胡同和两条南北走向的岔巷组合而成。1999年在地安门外大街商业区改造升级工程中胡同拆除后改建为停车场,现在为地安门外大街与前海东沿之间的一条通道。万年胡同曾住着一位收购古玩玉器的宋姓师傅,专门作大宅门的买卖,在北京城内古玩行里享有一定盛名。
马良胡同呈东西弯曲走向,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至前海南沿,全长119米,均宽2米,1958年门牌为1—7号。1965年门牌为1—13号,2—10号。胡同形成于民国时期,《燕都丛考》记载为马家大院,因胡同中住有捐资兴建前海南沿什刹海清真寺的山东恩县回民马良,故名。1965年定名马良胡同,并沿用至今。据《什刹海志》载:“清乾隆年间,山东恩县马良建小清真寺,。道光十年(1830)马良之孙马九为置黄姓房产一份,将礼拜寺扩大重建。”现在的马良胡同,胡同东口外是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的地安门外大街;胡同西口是一池碧水、两行柳风的什刹前海。胡同中的那棵老槐树苍翠依旧,槐荫深处有错落有序的数道院门。这条小胡同里极为静谧,不仅能听到轻踏地面的脚步声,还能听到从河沿飘过来那时起时伏的阵阵蝉鸣。
在地安门外大街南口东侧有条形成于民国时期的叉子胡同,里面有家“年糕王”,他家所做的年糕、盆糕、切糕为北京著名的小吃。叉子胡同把口还有家酱肘子店铺。由于这两家生意红火,这里成为附近居民经常光顾的地方。

鼓楼脚下生命的欢歌

公众号内容简介
北京人的生活回忆,校园生活回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同学情,朋友情,邻里情、家人亲情,各类生活趣事。长年征集老照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