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金的《写作这回事》:给写作小白上的一堂入门基础课

《写作这回事》可能并不被我们熟知,但《肖申克的救赎》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这些书都出自斯蒂芬▪金(以下简称金),他十岁前后开始试笔,到2000年五十三岁时发表作品35部,被《纽约时报》誉为'现代恐怖小说大师'。

斯蒂芬▪金的《写作这回事》

自80年代至90年代以来,历年的美国畅销书排行榜,金的小说总是名列榜首,久居不下。他是当今世界上读者最多、声名最大的美国小说家。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成为好莱坞制片商的抢手货。1979年,在他32岁时,成为全世界作家中首屈一指的亿万富翁。今天,他的每部作品的版税,均逾千万美金之巨。

金的作品,超越于传统的恐怖小说。他不靠具体的意象来获得恐怖效果,而是通过对事件气氛的营造来震慑读者。金用他那魔鬼般的手指一拨,所有紧绷的心弦都为之轰响,在一阵惊悸又一阵心跳中,带你进入颤栗的深渊。

写作让金功成名就,他的成功是因为他是写作天才吗?当然不是。我们要的答案在《写作这回事》这本书中都能找到。

《写作这回事》并不是一本单纯的写作说教书,书中金用他一贯幽默风趣的方式把他的写作生涯娓娓道来,苦难跌宕的童年,视为作家的岁月,写作与生活糅合到一起,才有了作品的升华。1999年他险些命丧车祸时,发现了写作对他本人的意义:“写作之于我好像是一种坚持信念的行为,是对绝望的挑衅和反抗。”

那么,如何从写作小白成长为创作大咖呢?

第一,我们花费时间来谈论写作,始终不如花时间真的去写。

茨威格说:“当改变命运的时刻降临,犹豫就会败北。”写作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并输出的过程,每一次提笔都是改变我们命运的时刻,龃龉不前,怎么会有好的作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笔头上的每一个字,键盘上敲的每一个符号,都是我们成功的开端。

余华

写作没有天才,也没有所谓注定的文学素养,靠的是坚持不懈地努力。少年时的金卧室里有一枚钉子,上面挂满了退稿单。余华高考落榜后,曾当过几年牙医,听起来与写作这行业风马牛不相及,但余华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写作的热爱,那个年代还是靠邮政投递手稿,退回的稿子因为沉,邮递员扔的时候响声都比较大。他曾经幽默地说:“只要听到我们家院里砰的一声响,就知道是我的退稿来了。”贾平凹,路遥他们出身都是农民,后来都成了享誉大江南北的作家。1982年已经40岁的陈忠实,背着两袋子干粮,告别了妻女,独自回到了老家的窑洞,从早写到晚,整整四年,才有了惊世骇俗的《白鹿原》……

陈忠实和《白鹿原》

他们为什么能成为创作大咖,关键点在于行动。写作的行动当然是动笔写,然后就是坚持,笔耕不辍是硬性条件。尼采说:“但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使你更强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何添柴加薪靠的是我们自己。

第二,读书和写作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在《写作这回事》中金提到:“你如果想成为作家,必须首先得做到两件事:多读,多写。别无捷径。”他说他读书慢,每年也会读七八十本书。

莎士比亚说:“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书能滋养心灵,开启心智,让我们的灵魂欢畅,精神丰盈。读书是一种自我修养的提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不断地输入,才有输出的能量。

读书

或许有人会说没有时间看书,确实,为了生存,为了升职加薪,为了改善自己的经济状态,我们或许没有大段的时间悠闲地品味一本书,但读书除了一气呵成,也可以浅斟小酌,出差路上的候机厅,中午吃饭的咖啡馆,晚上睡觉的前半个小时,开车时打开“喜马拉雅”……这些片段时间我们都可以利用起来。陈忠实写《白鹿原》时,在那个窑洞里至少看了200本名著。

温儒敏说:“少读书、不读书就是当下‘语文病’的主要症状,同时又是语文教学效果始终低下的病根。”培养读书兴趣关乎孩子们的成长,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书我们不但要看,还要会看,看的时候尽量要做笔记,要让书成为我们无形中的财富,融入我们的身心,日本作家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里面就阐述了实用的笔记读书法,让我们读的书能记忆深刻,运用自如。

第三,初期的写作必须要有明晰的写作逻辑。

作为一名写作新手,我们怎么开始写呢?先要分清楚什么叫记录,什么叫创作。

记录只是收集信息后输出,中间没有加工的过程,它是琐碎、乏味、断裂的,仅仅是陈述事件,有时候感觉像加工了,实际上只是零碎记录的拼凑,它具有传播性,没有审美价值。

创作是对收集的信息经过加工后输出,是从零散的记录到构建出写作逻辑的一个过程,主要有三个方面:

  • 1,把零散的、乏味的无序记录变得有序,让文章有脉络感,层层推进。不管是哪种体裁的文章,都是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一点点铺开,才符合读者的审美逻辑。
  • 2,写文章时一定要倾注作者的情感,或喜悦或忧伤或阐述一个道理,作者态度要鲜明,立场要坚定。
  • 3,文章的结尾一定要收敛,对想表达的主题要进行升华,或引发人的思考或给人以启迪,有爆发点才是硬核。

人的思维是发散的,开始写作时我们要收集好素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保存有价值的东西,让文章变得凝练是一个写手应具有的能力,不管用什么结构去开始写作,都应该用自己的认知去高度概括,抓住重点,这些是打开创作大门的钥匙。

周国平曾说,“写作从来不是为了影响世界,而只是为了安顿自己。”安顿好了自己,离大咖的距离还会远吗?

(全文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