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情境试题121:三江平原湿地景观格局变化
对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及其变化特征进行定量分析, 是研究认识湿地功能与机理变化的基本前提, 并可以为研究湿地环境变化及其生态效应提供科学依据, 对于开展湿地研究、保护及其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的湿地景观格局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类活动引发湿地景观破碎化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方面。
(2011全国文综新课标卷,44)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下表中的数据反映出该区域湿地的变化。
阅读材料,分析该地在不同时期湿地变化的特点,说明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10分)
【答案】变化特点:1976-1986年,湿地斑块数量显著增加,湿地破碎,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3分) 1986-2005年,湿地斑块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湿地萎缩。(3分)
不利影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候变差;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加剧;生态平衡破坏;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种类(数量)减少等。(4分)
(每答1项得1分,答出4项或以上即可得4分)
【试题素材来源】那晓东,张树清,于欢,等.三江平原典型淡水沼泽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以三江自然保护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4):69-74.
【试题设计分析】
表格利用方式:这是全国卷中环境保护类的选做题。该道试题利用论文中表格2的数据,选取三个年份三江保护区沼泽湿地景观动态的部分数据,只选择斑块数目(块)、斑块总面积(hm2)、景观比率(%)三项要素。论文中的表格如下:
试题内容:
该道试题首先要求考生阅读表格的数据,分析该地在不同时期湿地变化的特点,然后说明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第一问难度较小,湿地面积的变化可以直接从表格中读取,但斑块数目(块)的含义却不是高中地理的基本知识,试题设计时应该在题干中加以说明,否则,试题的难度过大。斑块数目(块)是湿地景观破碎化的反映,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