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写一个系列的文章,叫“我们的节日”。把一些节日的细节和掌故写进来;主要还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前段时间在故宫博物院参观,刚好看到《端阳故事图册》,就打算第一篇从最熟悉的端午节写起。
中国人的节日很注重重数: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四月四、五月五端午、九月九重阳等;而数字1-9本身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就都有不同的意味,被分为阴阳;其中5为阳首;5月5为双阳,所以端午节又叫端阳节日(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9月9为重阳;我们现在的几大节日包括了五一劳动节、国庆节、端午节、中秋节,当然还有春节;但不管时代怎么变化,清明、端午、中秋以及春节是一直保留下来的四大传统节日,只不过古代过春节比我们现在要细化,持续至少一个月。这个等下次专门辟出专题来说。现在说回刚刚提到的那幅画。
(一)
清代画家徐扬《端阳故事图册》全套共八幅,分别描绘了端午节期间的重要民俗活动,集中表现了各地的风俗习惯。每开均以隶书题写标题:射粉团、赐枭羹、采药草、养鸲鹆、悬艾人、系采丝、裹角黍、观竞渡,并以行书对画作加以注释。为后世描绘了一番百年前的节日气氛;现在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徐扬(生卒年不详)江苏苏州人,清代画家。字云亭。家住阊门内专诸巷。工绘事,擅长人物、界画、花鸟草虫。画梅既苍劲又秀雅。乾隆十六年(1751)弘历南巡至苏州,进画,得以供奉内廷。受艾启蒙、贺清泰影响,写实功力益深。除了这副《端阳故事图》,另有尺寸远超《清明上河图》的《姑苏繁华图》传世。
徐扬算是宫廷画家的一个代表,给乾隆画画整整画了26年;他的这幅《端阳故事图》既体现了当时院体画的写实精神,也显示了乾隆时期宫廷绘画工整清丽的特性。图册上钤有乾隆皇帝诸方玺印:“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乐寿堂鉴藏宝”、“乾隆御览之宝”等,留下乾隆多次鉴赏的痕迹。从《端阳故事图》中可以看到有清一代流行的端午习俗。这些习俗很多我们仍然在延续。
(二)
透过《端阳故事图》,刚好梳理下端午节的几个传统风俗。除了《端阳故事图》中提到的8个画面,再稍微做一些补充(端午节期间在腾讯的大家频道看到过有专门介绍这幅画的文章,大家可以去搜索查看):
1. 吃粽子:在古代,粽子又叫“角黎”、“筒粽”。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晋代开始,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个时候粽子除了糯米之外还加了中药益智;南北朝时期,粽子的作料开始多了起来,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这种粽子被称为杂粽,还用作交往的礼品。现在粽子的品种五花八门,甚至有海鲜粽,其实蛋黄粽也是近年流行起来;粽子也和月饼、竹筒饭一样,除了成为一种载体食物外,更寄托了一种传统文化的内涵;
2. 吃枭羹:枭指的是猫头鹰,在古代猫头鹰是被称之为不孝顺的鸟,因此曾经的皇帝常常赏赐大臣枭羹来警示希望他们不要做那种不忠不孝的事情。现在很多地方改送麻花;
3.避五毒: 五月被认为是毒月,五月初五这一日更是毒日,暑气上升,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五毒齐出。五毒,不仅身有剧毒,且形貌丑陋,看着就邪恶。而除了这些自然毒物,端午更是邪灵作祟之时,鬼魅并出,为害人间。故,在这毒月毒日、五毒齐出的日子,古人都要围绕辟邪这一重要主题行事。饮雄黄酒防蛇,熏艾草驱虫,同时,人们也佩戴虎符,穿绣有“五毒”的兜肚,镇邪祛魅。4.赛龙舟: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身体。
5.射粉团:拿着弓箭在前面的凳子上放一个盘子,盘中装有粽子、点心等食物,谁射到了谁可以吃东西
6.系五色绳:即五彩缕,又叫“五色线”、“朱索”、“百索”等,是端午节必备的物品。《端阳故事图》中系彩丝即为此民俗。古时五色象征五色龙,寓意使人健康长寿。古人非常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早上,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陕西风俗,端午节当天把彩色丝缕拴在小孩的手腕、脚腕和脖颈上,据说可以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这种彩色丝缕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来,丢进河里让水冲走。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而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的习俗,据说是会给你带来一年的好运)。另外,端午节最初是给女孩子过的节日,可以说是中国的女儿节。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女孩子的手臂、颈项上,叫长命缕、续命缕。明人余有丁《帝京五日歌》所云“系出五丝命可续”,指的就是这种习俗。汉朝时人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据此,此俗虽起于宋,但直承汉代,至今已两千年矣。还有的地方据传统之俗,取五色丝线拧成一股,系于小孩手臂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月七日“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
7.采药:算是最古老的端午习俗之一,各个名族都有这样的活动记录。《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后魏《齐民要术·杂记》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记载,亦是制药用。后来有不少地区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苏于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制作中药蟾酥;杭州人还给小孩子吃蛤蟆,说是可以消火清凉、夏无疮疖。还有些地方会把采来的中药进行处理来作为杀菌材料或香料。如薰苍术、白芷等。
8.滚吃鸡鸭鹅蛋:全国各地均为流行。端午早晨,东北一带是由长者将煮熟的鸡鸭鹅蛋放在儿童的肚皮上滚动,然后剥皮让儿童吃下,据说这样做可免去儿童的肚子疼,实则为节日的一种嬉儿游戏。其它地区均以煮食为主,据说原为投入河水中饲喂鱼虾而拯救屈原,以免其尸骨被鱼虾所害,后演化为煮食纪念。9.喝雄黄酒驱五毒:五毒是指蝎子、蜈蚣、毒蛇、虾螈、壁虎五种毒虫。"端阳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所以到端阳节这天人们便在门上贴上纸剪的五毒图象,以避其毒。有些地方还要把五毒图的头上再扎上一根针,表示要把它们钉死除掉。驱五毒反映了人们除害防病的良好愿望。10.挂菖蒲、蒿草、艾叶(悬艾人):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家的门上挂上艾草以禳毒气。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朴素的卫生意识。
端阳故事图之 悬艾人
11.躲端午(送时): 宋代,中原地区端阳节到来之际,凡新嫁姑娘之娘家,在节前或节日里要给男方送草帽、雨散扇子、凉席等物以备防热防雨,故端阳节又称做“送时节”。到了端午这天,新嫁或者一些已经嫁的女孩要回家度节,古人认为五月五日这天为恶月恶日,很多事都需要避讳。所以有接女回家过端午这个习俗,称“躲端午”。12.戴配饰:即挂香囊、香包:屈原所在楚国,士大夫喜欢将鲜花、香草制成香囊别在腰间;楚辞中经常可以看到各种香草名称;以往由于医药不发达,人们就把具有杀菌作用的雄黄,艾草,菖蒲研成粉末,用布包起来戴在胸前,利用它散发出来的香气使夏天的虫菌不来侵扰,这就是香包的起源。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或带或钉门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谓之搐钱”。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香包本身其实只是一个把香料包起来的布包而已,但是由于古代妇女人人都做得一手好针线,所以香包的制作越来越精致,也越来越有可看性。尤其是经由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香包,更蕴涵了一分深挚情意。把它当做礼物送人,那份温馨,就不是一张问候卡可以代替得了的。而香包的制作,也给了古代妇女展示自己女红的好机会。13.打马球:端午的一种游戏,马球,是指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代人又称为击鞠;这项运动偏贵族;唐朝的端午之戏因帝皇酷爱,常常会骑马射柳一起举行,骑马就是打马球。这项运动并非如足球般起源于中国,而是来自古波斯;文献中较早记载有三国时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盛行于唐朝,至今在各大博物馆特别是泥俑陶俑以及各类绘画中可以见到这项运动;我们现代男士穿的POLO衫中的polo一词其实就是马球之意。
14.吃煎堆
在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所谓的煎堆就是用面粉或者米粉、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煎成。这是因为在古代,闽南一带在端午节之前是雨季,阴雨连绵不绝,民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端午这天吃了煎堆之后雨就停止了,人们说把太天不好了。这个习俗就是这样来的。(煎堆在广东地区过年时候也吃,因为是油炸食品,很多地方都有类似小食,煎堆可以理解为被除了气的实心麻球。)
15. 养鸲鹆[qú yù] 即养八哥。此为陋习,基本已经被舍弃。即使是养八哥的人也渐渐舍弃(因为训练八哥学舌,较为残忍,要剪舌头。端午期间可以使得其创伤面尽快恢复,减少感染机率)。
端午故事图 之 养鸲鹆
(三)
端午节的习俗各地总有偏差之处,这主要是地域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在农历五月期间会因为地理和气候的特殊而前后不一;但大体都在农历五月初五上下;这就类似于梅雨季节在沿海地区的北上路线一样,只是梅雨季跨度时间更长;丘陵山地地区和平原地区的气候有所偏差,也会导致五月过端午的时间偏差和习俗差;关于习俗差异,举台湾地区来说,台湾北部地区端午会吃中秋节的粽子,而台湾南部地区沿袭闽南地区传统吃煎堆(台南的这一习俗应该与郑成功有关)。然而,就像二十四节气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默许整体节气一般,固然一些少数民族仍保留自己的节气和历法,依然是殊途同归,他们都是围绕农事展开生活,端午活动也是其中的一个体现罢了。另外,端午节的习俗在历史发展中逐渐趋向于同化;端午节佩戴的饰物就包含了一种习俗的演化过程。刚刚提及的艾人、艾虎为艾草制成人形插于门窗;但后来的文献中发现,艾人及艾虎同时也是旧时江浙一带端午时妇女的一种饰物。一般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形状为小人骑虎,亦有另加钟、铃、缨及蒜、粽子等的。插在妇女发髻,也用以馈送。(《清嘉录》云:“(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银丝制为繁缨、钟、铃诸状,骑人于虎,极精细,缀小钗,贯为串,或有用铜丝金箔者,供妇女插鬓。又互相献赉,名曰健人。”)健人一说与艾人意思相同,只是以帛易艾,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云:“杭俗,健人即艾人,而易之以帛,作骆虎状,妇人皆戴之,”似此则当有驱邪辟疫之作用;也有人说那就是古时的步摇,纯为妇女装饰品(蔡云《吴献》注)。不过现在杭州习俗仍可见端午时在儿童头上还会用雄黄酒画上一个“王”。刚刚提到步摇,就要提到豆娘,她是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淮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绉纱蜘蛛,绮榖凤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到2个习俗的演变,即香包或香囊,也叫馨香的演变:作为毒月的五月,民间有制造各式各样避邪物的风俗,包括上文提到的戴五彩绳;而一些地方以艾草剪成老虎的形状,或者剪裁布做成小老虎,来避除一些有毒的东西的习惯当是五彩绳和制艾虎这两项风俗逐渐合而为一,演变成用五色彩线系着一个装满艾草,雄黄和檀香粉末,混合香料的小布袋给小孩挂着,防止毒虫侵扰,有袪毒避邪的功用,并成为一种保命吉祥的象征。于是有了香包。这种习俗的演化,类似的还有用红绳捆绑水煮蛋然后围在小孩脖子上滚肚皮;这是把绑五色绳和滚吃蛋结合起来;
更多的习俗因为不够人性化或者繁琐而被舍弃(养鸲鹆的非人道),但大部分的传统习俗还是被很好的甚至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六)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经过传承、传播,演化,随着人口和文化一起播洒到全世界;在汉字文化圈特别是亚洲影响极广,越南、日本、韩国尤甚;当韩国将其“江陵端午祭”报申非遗时确实也掀起了一阵喧嚣。这当中除了文化误解外,我们也当以包容的心态看到汉文化圈辐射下端午节的影响力,同时也更要虚心的扪心自问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的努力是否到位。长久以来,我们中国人以地大物博自居。一个共同认同的传统文化节日的形成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这里还包括了几次大的人口迁徙。但不管怎么样,端午节作为传统节日被传承这么久,都是我们这个伟大国家向心力的一部分。一个国家的兴盛经济军事等硬实力是要做为基础的,但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留到最后的还是文化这样的软实力。而传统文化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自我砥砺中,更是其中不可或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