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浆料模制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
和有人喜欢收集各种算盘,收集各种钟表一样,我,后来是我们,一直收集一种具有浆料模具塑形特征的北宋瓷器,及有关信息。首先是神秘的历史真相吸引着我们,其次是这类东西即美,又真,又地位显赫,还便宜。
它们其中的大部分都在地摊,及低层次收藏者的手中,和假古董混在一起。
许多专家们都把这些北宋瓷器耻笑为现代灌浆器,理由是宋代人不可能有浆料制胎技术,古代瓷器也做不这么规矩。不过,在大学考古实验室,仪器用数据向我们证明了,此项专一工艺特征,古代瓷器文物的信息收集,是一件十分有价值的工作。对于还原历史真相,对于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重新认识,都切切实实地迈出了一大步。
其实,浆膏料模具成胎的北宋瓷器和现代灌浆器很容易区别,只是人们不愿多看一眼。现代瓷器灌浆制胎是静止注灌,反观这些北宋瓷器,整个制胎过程应是在轮车上完成的。模具是在旋转中,在高温烘烤中,带动浆料,以器外吸附,器内抹涂,而制作完成的。
北宋许多瓶罐的外壁有模具线,而内壁同时又有旋痕,这种旋痕是工具划的,瓶体不是接的,人手伸不进瓶子里。多件瓶子瓶颈内狭窄处有旋抹工具快速退出的旋形拉拽痕。这种拉拽痕从瓶口深部借助手电可以看到,但不好拍照。瓶颈越细(有的小型器内径只有几毫米),拉拽痕越普遍存在。
当然,要确定一个北宋瓶子是否是外范内轮塑形的瓷器,首先要确定它不是轮制拉坯成形的,确定内壁没有接胎痕,确定外壁没有手工轮制旋痕,确定器外没有利坯痕。
所有北宋浆料模具制做的瓷器,好像都不允许器外再进行利坯工序,包括器底,应该是为了从工艺上保证不会发生产品与“定制样品”之间有任何外形与尺寸上的偏离。
内壁无接痕的浆料模制器
腹内壁有旋抹痕
内腔辅助抹涂工具抽出时颈内狭窄处留下的旋退痕
以此麻烦的工艺制作,仅仅是为了保证瓷器产品外形曲线与定制样品之间不出现丝毫的改变。可见瓷器的订制者除了有极高的威权,心理上还一定有深入骨髓的审美洁癖。
模具肯定是从样品翻制的,样品肯定是经过千挑万选的。但模具的材质是澄泥,还是石膏,我们无法肯定。但这类瓷器中大量的支丁是石膏类材质,这种支丁,指甲都能把它抠掉。
支丁被指甲抠掉 抠到见胎就抠不动了
这种北宋浆料模制的瓷器瓷片断面上有时观察到胎体不是一层结构,好像胎体制作完了,如有需要再厚一点,可以在加一层。现代灌浆器都很薄,而宋代浆模作品只要设计需要,多厚的都有。
这种工艺生产的盘子多数盘底过厚,或许是存浆造成。
这种工艺生产的瓷器有上下模吸附力不一样的情况,造成瓷器成品上下厚薄不一,使得瓷器内墙留有台阶,台阶线与器外模具线对应一致。
有理由推论,北宋模具制瓷,很多情况下,模具可能是在利用自己烘烤生成的表面高温加快吸附,浆料有时亦可能是更稠的膏状料。我们戏称这种疑似高温制成的胎体为“锅巴胎”。
宋人为了使制胎泥料适应这种工艺制作方式,极力在降低泥料的弹力回缩,和提高悬浮力。我们会在这种工艺制作的胎体上观察到均匀密布的,未热解尽的焦炭颗粒。这就是台北故宫蔡和璧提到的“馆藏汝窑上至今未解的黑点之谜”。
台北故宫汝瓷釉薄处露出的黑点
由于这种工艺不需要胎料陈腐,在烧制过程中没有大量的有机物热解挥发,北宋浆模作品要比手工拉坯作品手感沉很多。而现代灌浆器却比手工拉坯作品轻很多,这和现代灌浆浆料中出于悬浮需要大量掺入密度低的物质有关。
多件瓷器断面有分层痕迹 肉眼很难看见 放大镜下十分清晰
从我们收集的,和全国藏友处获得的北宋浆料模制信息来看(包括器物及来源),第一,它们都是北宋时期的东西,第二,应该都是皇家御用品,第三,仪器数据,与当今所有已建立的窑口窑器数据偏离,却又近似。这些瓷器似乎都是北宋末年各大名瓷的混血儿,包括釉的表现,装烧方式,胎体表现。我们甚至怀疑,北宋的徽宗,除了制造了石头进京的“花石纲”外,北宋最后近二十年,也许有一段北宋全国的名窑高级技工应约(和雇)赴京而出现的“青瓷纲”故事。
不过,这也是那些只会形象思维,按图索骥的学界个别权威,走不出古代陶瓷只有手工拉坯的错误结论原因。也是收藏界“瓷片帮”中那些坚强地固守着按已发掘窑口分类的守护者们对古代浆料模制瓷器嗤笑不已的原因。
下面几个浆料制瓷器图片,有我的,也有各地藏友的。挑出几个对比一下,可以看出浆料模制瓷器的族亲血统及其庞杂。依次为,近汝窑的,近定窑的,近越窑的,近均窑的,近影青的,近官窑的。
狴犴牌
釉下有“宣和二年”款
本文颠覆性的观点,凭短短的文字和几张图片无法替代大量实物的上手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