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承气汤——妊娠腹痛,腹大呃逆,肠梗阻,术后腹胀
23妊娠腹痛昏厥——孙文垣医案(明)
夫人妊,腹痛昏厥者五日。名医如高陈二公者,沈姻娅,无巨细悉任之,亦不能措乎。予至诊之,两手脉皆洪大,法当下。众佥以妊难之。予曰:“经云: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妊已九月将解。即胎动奚伤。若当下不下,不独其痛难忍,而变且不测。考功是于言而请药。予即用小承气汤加苏梗、砂仁下之而安。《赤水玄珠》
医案解要:本案之腹痛,系实热结滞胃肠而致;昏厥为实热上扰心神造成,其辨证要点仅为六脉洪大,可见切脉在临证之时不可缺少,是不容置辨的。既有实热之邪结滞于内,自当用攻下之法驱邪外出,即使有孕之妇,下法亦在所不禁。盖有胎之人,邪扰则胎不安,邪去胎自安,攻邪即所以安胎也。案中以小承气汤加理气安胎之砂仁、苏梗为治,攻邪而不伤胎,安胎而不留邪,更属万全之策,真可谓善用古方之范例。出处:《孙文垣医案、三吴治验》卷一《经方一剂起沉疴》《名医经方验案》
24胃病呕吐(胃扭转症)——翁工清
陈某,男,35岁,农民,1977年2月22日就诊。主诉:上腹部疼痛不适,进食后不久即呕吐食物已经6个多月。1976年初开始上腹部疼痛,进食后似稍减轻,半年多来,进食后疼痛不减,亦兼呕吐。同年9月至12月底,曾先后在当地两个医院治疗。经X线钡剂透视:胃泡呈圆柱形,侧位见2个胃泡,胃大弯翻向上方与膈肌相接,胃小弯成胃的下缘,贲门位于胃的下方,胃窦区及幽门位于十二指肠壶腹部上方,胃张力高,蠕动快,黏膜皱襞大小排列无异常,幽门一时性痉挛,十二指肠壶腹部外形无异常,未见龛影。诊断为胃扭转(牛角型胃,扭转180)。考虑外科手术治疗,病者及家属拒绝,经中西医保守治疗,症状无好转而出院。
近两个月来,上腹部依旧疼痛,胀闷不适,食后片刻即全部吐出,少许汤液缓缓点滴而下,还可以受纳,口苦,大便稀水样,量不多,体重由原来65千克减至45千克。卧床不起,少气懒言,自汗出,四肢不温,上腹部肌肉有些紧张,剑突下轻度压痛,舌苔略黄而粗腻,脉沉细。西医诊断为慢性胃扭转。
中医辨证:属胃腑热结,上下升降不通,扭转成实,因而旁流浊液,上腹部胀闷疼痛,进食即吐。沉疴久病,阳损及阴,所谓“大实有赢状”。治当通下结热,调胃降浊,存阴复元,方用小承气汤加味。
生大黄15克(后下),黄苓、枳实、川厚朴各12克,半夏30克,竹茹9克,生姜3片。水煎,分3次温服,用汤匙慢慢喂进,以防吐出。每天服1剂,或隔天服1剂。
进上方10天后,上腹部疼痛、胀闷已经消除,进食后已不见呕吐。遂停药,养胃为本,以饮食调理之。
以后,经X线钡剂透视复查,胃及十二指肠未见异常。病者饮食消化正常,体重逐日增加,渐渐恢复健康。1979年9月追访,2年多来,病者能正常进行体力劳动。(翁工清,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愈慢性胃扭转1例,中医杂志,1980,1:30)
按:慢性胃扭转一般都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新医药学杂志》(1978年第9期第32页)报道1例,其扭转不超过180',本例胃扭转也不超过180',似提示我们,若胃扭转不超过180?的,临床上可以采用保守治疗。《经方临证集要》
论:本案没看懂,都是虚证,用承气汤治愈,也是治辨准确。应该也是食积。
27手术后肠梗阻
宋某,因右侧腹股沟嵌顿疝,自用力复位,引起肠穿孔及腹膜炎。肠缝合术后第三天,发生动力性肠梗阻。腹胀,有压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消失,无大便或排气。脉洪大有力,舌苔黄燥。用小承气汤加黄芩、黄柏、银花、连翘治疗,服药4小时后排便,诸症消失,次日下午可以进食。(《天津医药杂志》1961年1期1页)《经方研习》
28术后胀满不通——刘景琪医案
温某,男,37岁,铁路工人,1973年8月12日初诊。腹胀发烧已三日,急性阑尾炎手术已六天。术后三天开始腹胀,体温达39.4℃左右,曾注射抗菌素,行胃肠减压术无效,腹胀日重。呼吸短促,腹胀痛,口渴不欲饮,饮则益胀,肠鸣音消失,腹部有压痛,但无波动感和移动性浊音。无大便,无矢气。舌苔黄厚,脉沉滑有力。印象:腹胀。辩证:腑气不通,实邪塞滞。治则:泻热通便,消胀除满。处方:大黄12克 厚朴6克 枳实6克双花30克红藤30克黄苓9克服一剂后,出现肠鸣,三小时后大便通,首次泻下黑臭便很多,泻三次后腹胀大减,高烧退,开始进食。又服一剂,又下泻三次,诸症状消失。《经方验》
29痢疾——倪少恒医案
倪某某,男,30岁。1953年7月12日初诊。患者身热口渴烦躁,面赤目红,小腹急迫,疼痛拒按,里急后重,便下赤垢,日夜登厕数十次。舌绛红紫,舌苔黄燥。脉象实数,余拟通利涤热之祛瘀,投以小承气汤。处方:大黄15克、川朴、枳实各9克、莱菔子12克,一剂痛减,三剂痢除痛止,获愈。(倪少恒:痢疾的表里寒热虚实治验,江西医药杂志9:1012,1965)《名医经方验案》
30伤寒下利——许叔微医案《经方研习》
有人病伤寒下利,身热神昏多困,谵语不得眠。或者见下利,便以谵语为郑声(患者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低声地断断续续重复一些语句的症状,属虚证),为阳虚证。予曰:此小承气证。众骇然曰:下利而服小承气,仲景之法乎?予曰:此仲景之法也。仲景云,下利而谵语者,有燥屎也。属小承气汤而得解。乃投以小承气(汤),得利止,而下燥屎二枚,俄得汗解。(《许叔微医案》)
论:身热神昏多困,谵语不得眠,是阳明腑实证,为什么为下利呢?这个下利,是厥阴之利,厥去而热复,热复则利当自止。
厥阴四十七,下利,谵语,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阳明六十八,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重语也。
阳实则为谵语,阳虚则为郑声。郑声之义,语之繁絮重复者。实者,上篇之胃家实是也,虚者,本篇之胃中虚冷是也。此申明上章亡阳谵语之义。
00:30
31腹泄——闫云科医案
岳某,男,21岁,学生。腹痛、泄泻四十余日,一日多则五六次,少则两三行,便前腹痛,便后痛减,嗳腐纳呆,饮食稍多则痛泻加剧。校医先后予氟哌酸、庆大雾素、理中丸、人参健脾丸,服之不效。病历日久,神疲形瘦,面黄少华,自谓已成痼疾,遂萌辍学之念。其舅余乡人,今日导引来诊。视其舌,淡红苔黄;诊其脉,沉滑有力;触其腹,腹胀如鼓,脐左右拒压。观其脉症,知为伤食泄泻。体虽虚,证则实,所谓大实呈赢状是也。当攻下以治,攻即扶正,泻实补也。若以形瘦神疲予以温补,恐难有愈期矣。拟小承气汤:川军10克,积实10克,厚朴6克。一剂。药后大便黏秽四五次,痛泻遂止。嘱服参苓白术散半月,并须调其饮食,适其寒温,以护脾胃。(《临证实验录》)《经方直解》
论:这些症状,如不是脉沉滑有力之实象,我也会选择理中丸之类。因于伤食,腹胀拒按,脉象为实,此有停宿。一定问清病因,因于伤食,则此腹胀痛泄,不做虚治。
闫云科老师,辨证论治,确实是水平超群,不服不行。医理分析的也好,病实而呈虚状,泄实之后,而调理本虚以善后。
这个腹痛与泄泻,是脾胃虚寒典型症状。用理中丸与人参健脾丸,也是对应之方。为何不愈?此因宿食停积也。宿停为实,实病当下,实反虚治,所以不愈。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