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朱泉利:【新川农场——外公回忆录之十九】(散文)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十九  告别黄龙山
文/朱泉利
1941年,黄龙山的地方病开始入侵这个家庭,长女李树梅甲状腺开始肿大,这是俗称“大脖子病”的地方病,关中称“瘿瓜瓜”,喉结两侧长肿块,精神萎靡不振、乏力、头晕等。是年,长子树桃九岁、长女树梅7岁,为了照顾子女求学及身体健康,李春耀请求李象九准予迁出黄龙山,办事处职员遣散费未及领取(每家200元)。
1937年底到达黄龙山区,1947年1月被迫离开,在这荒蛮的原始森林、在这未开垦的处女地,李春耀用脚步丈量这里的山山水水,在这里安置了五万频临毙道的难民,他们在这披荆斩棘、伐木垦荒。当铧犁从松软的泥土中穿过,翻起黄色的浪花,散发出潮湿的泥土特有的芬芳;当一粒种子下种,那是生的希望,黄龙山拯救了五万无家可归的难民,也拯救了李春耀一家。
看着蔡家川那七孔黑魆魆的窑洞,其中的一孔也许是您亲手镟的,在陕北零下二、三十度的冬季,也许您要去山上砍柴;也许春节时,外婆马新月也会给窑洞窗户的麻纸上贴上窗花,任寒风凛冽,人还要顽强地生存。
也许您会给蔡家川河上搭一个便桥,因为川地大部分在河对岸。也许夏天的大雨会冲走您辛苦种下的土豆、也冲走您搭建的便桥。“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土豆冲走了再种、小桥冲走了再搭。您在艰难困苦中与自然苦苦抗争,也许一场冰雹毁了您种的玉米,看着那即将结棒的玉米杆子、看着那打成一缕一缕的玉米叶子,您可能欲哭无泪。
困难总要过去,春天总会来临,看着儿女绕膝,看着一批一批难民没有饿死,有了安身立命之所,作为最早到达的难民,您可能有一丝欣慰,您也从一个职员成为一个农场副场长。
在秋日的艳阳里,在这七孔窑洞前,在门前的老榆树下,您也可能仰望对面的无量山,看满山红遍、看小桥流水、看满天繁星,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想到日军铁蹄下的安平、曾经求学的北平、南京、朝气蓬勃的平民教育促进会、战火纷飞的太原、匆匆而过的西安,在这颠沛流离中,多少次与死亡擦肩而过。
1941年初,李春耀一家回到关中平原,入职西北农事试验场,也就是我们村子旁边的农场,我们小时把那儿叫“北场”。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朱泉利:尝过各种文化快餐之后,才知道文字是一种值得品味、咀嚼的载体,用文字记录生活,用文字抵御遗忘。

本期责任编辑:方天

【三秦文学】朱泉利:【新川农场——外公回忆录之十八】(散文)

【三秦文学】朱泉利:【黄龙山垦区管理局——外公回忆录之十七】(散文)

【三秦文学】朱泉利:【蔡家川——外公回忆录之十六】(散文)

三秦文学团队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文 学 总 顾 问:鹏 鸣

平 台 总 顾 问:边士刚

平台 法律 顾问:李木子

顾  问:段恭让 白忠德 邓汉章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崔启昌 昆 仑 史 波

     李 静

策  划:李书忠

平台讲师:方 天

宣传推广:鼎 文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 慧质

总  编:鱼儿姐姐

主  编:徐萱波 杨洪民 高 涛

副 主 编:长青山人 陈杰

编  委:水云天 唐桂英 米兰花 刘马陵

     张巧莉 凤尾竹 吴远红 张小鱼

     刘旭平 冯 彪 谭文群 刘军英

     王宝群 润 隆 梦而诗 张晓强

     孙传志 吴风平 莲 生

     秋日私语 秦岭人家

喜欢
分享
or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