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衣”与“裸体”佛像——印度古典主义艺术的最高成就
印度笈多王朝(320〜600)是继孔雀王朝之后又一统一印度的大帝国,孔雀和笈多王朝是印度历史上仅有的两个印度人自己建立的统一大帝国。笈多时代被誉为印度艺术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佛教艺术鼎盛,佛教造像集中体现了印度本土传统与外来影响的完美融合,创造了印度民族理想化的崭新样式——马图拉样式和萨尔那特样式,标志着印度古典主义艺术的最高成就。
图1 5世纪 佛陀立像 印度国立博物馆藏
马图拉(又译秣菟罗)位于印度北方邦恒河支流耶木纳河西岸,地处连接印度中部与西北部的交通要冲,在地里位置和艺术风格上,介于犍陀罗与萨尔那特之间,起到了把犍陀罗的希腊式佛像印度化的关键性作用。马图拉雕刻家既尊重本土的传统,又善于吸收外来文化。2世纪后半叶,马图拉佛像雕刻便开始借鉴犍陀罗雕刻的某些希腊化技法,结合印度本土传统逐渐向笈多样式的马图拉佛像演变。到4世纪以后的笈多时代,马图拉的佛像雕刻完成了犍陀罗佛像的印度化,实现了印度本土传统与外来艺术高度完美的融合,创造了马图拉样式的“湿衣佛像”。
图2 5世纪 佛陀立像 局部
现藏印度国立博物馆的5世纪佛陀立像,堪称马图拉样式的代表之作(图1)。此像头饰螺发,高肉髻,面相圆润,宽额广颐,典型的印度人面孔,双目低垂,头后是圆形大背光,背光由外向内依次雕刻有卷草纹、花鬘纹、连珠纹,最内为莲瓣纹,极具装饰性。这样的背光样式,更能衬托出佛的超然。佛像身披通肩袈裟,纤细的衣纹呈U字形均匀的自双肩而下,薄薄的纱衣紧贴着身体,好似被水浸湿了一样,隐隐约约可以看出佛的身体轮廓,其肚脐和膝盖依稀可见。这种半透明的“湿衣”效果,展现出佛像朦胧、含蓄和充满神秘并专注于内心的美感。佛像左手提着袈裟下摆,右手残缺。
图3 五世纪初叶 释迦牟尼佛说法像 萨尔那特博物馆藏
笈多时代的另一个造像艺术中心——萨尔那特(旧译鹿野苑),相传是释迦牟尼悟道成佛初次说法之地,它不仅是著名的佛教朝拜之地,也是佛像雕刻的中心。萨尔那特的佛像雕刻盛行于5世纪初叶,并迅速发展到极峰。萨尔那特博物馆藏的一尊释迦牟尼佛说法像堪称笈多时期萨尔那特造像的典型代表(图3)。此像螺发,发髻呈馒头状。头后有圆形背光,背光上方两侧分别有两个向内飞翔的飞天。面相丰满圆润,双目低垂,面带微笑,鼻梁尖挺,典型的印度人面相。结跏趺端坐于方形台座之上,台座正前方中央位置雕刻有二鹿听经,左右两侧分别雕刻有佛陀教化的五个弟子和一名带着小孩的妇女,他们虔诚地跪拜着聆听佛陀的初次说法。佛像身披通肩袈裟,且袈裟比马图拉造像的袈裟更薄,几乎完全透明,仅在领口、袖口、脚腕处以及呈扇形般散落在台座上方的袈裟下摆方能看出。佛像双手在胸前结说法印。
图4 五世纪初叶 释迦牟尼佛说法像 局部
从上述两例,我们不难看出马图拉和萨尔那特造像艺术各自显著的特点:马图拉造像佛身袈裟成U形自上而下均匀分布,一袭薄薄的纱衣紧贴着身体,犹如被水浸湿了一样,只能隐约看出佛陀身体的轮廓,呈现出半透明的“湿衣”效果;而萨尔那特造像的袈裟表现似“裸体”一般,仅在领口、袖口、脚腕等处有所表现。这种“湿衣”效果和“裸体”效果的造像是笈多时期马图拉和萨尔那特两种造像样式的不同特点。而他们共同的特点则是笈多时期造像头后多装饰有圆形头光。
印度笈多时期的造像艺术最突出的贡献是在接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同时,将西方文化和印度的本土文化相融合,进一步突出造像的印度化,开启了纯粹的印度造像模式。
图5 敦煌莫高窟第259窟佛像
图6 甘肃临夏炳灵寺石窟第169窟释迦牟尼佛立像
图7 云冈石窟第19窟南壁的释迦牟尼佛立像
来源:《收藏家》201904期《试论南北朝造像中的笈多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