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买房缺钱,你出二十万”“对不起,我不是摇钱树”

我有酒和茶。

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01

《增广贤文》:“药能医假病,酒不解真愁。”

这两句话说得很直白,假病好治,但真愁难解,所谓“一醉解千愁”是自欺欺人。

人在醉酒之后,确实可以忘记一些烦恼,但这是逃避的做法,非但不能解决烦恼,反而有可能因为饮酒过量而出现其他问题。即便你像《小王子》中的那个酒鬼一样,喝酒是为了忘记喝酒的烦恼,也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良策。

与“一醉解千愁”类似的说法是“睡一觉就没事了”,都是逃避问题的态度。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话说得太绝对,如果是无关紧要的烦恼,是不着急解决的问题,自己不逃避,而是主动选择暂停,喝个酒或者睡一觉,休息一下,通过心理学上的“酝酿效应”去开启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是可行的。

但是,如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去想办法解决而是逃避,一旦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必然会招致新的问题,如此就成了“举杯消愁愁更愁”了。

生活中有很多前面讲的那种看似很有道理的道理,如果我们不懂“辩证”去看待,不去分析那些道理是否适合自己就盲目使用,最终只会自寻烦恼。包括下面这个女人提到的“自私和无私”的问题,同样需要辩证看待:

『从小到大,我接收到的观念多是正面的,比如人应该正直,无私,大方,乐于助人等等,每当出现反面的观念时,总是听人说这样不好那样不好,比如自私,在我的认知中,这是个贬义词,好像大家一直认为自私不可取。

在这些观念的驱使下,我一直扮演一个正派的角色,哪怕遇到了自私的人,被人利用了,我依然没有动摇,只是觉得别人的做法是错误的,觉得我坚守自己的观念没有错。

后来结婚的时候,我依然很大方,没有跟婆家讨价还价,也没在乎婆家跟我讨价还价,总体来说是一个特别好说话的人,被人称赞之后,还很得意。

但是,结婚后陆续发生的一些事,让我渐渐动摇了。

从我嫁到婆家开始,婆婆就总是隔三岔五问我要钱,总是找各种借口。最开始我没放在心上,觉得已经是一家人了,谁花钱都一样,况且婆婆要的也不是什么大钱。

然而,婆婆却逐渐得寸进尺,要钱的次数越来越多,要钱的数目也越来越大,当我开始重视这种问题的时候,才发现婆婆并没有把我当家人看待,更像是把我当摇钱树,欺负我好说话,欺负我不敢拒绝,所以就从一开始的试探变成了后来的明目张胆。

有段时间我手里的钱紧张,婆婆依然频繁要钱,我没有进账之后出账,我自己都不敢乱花钱,婆婆却无视我的感受,我渐渐开始对她这种行为感到厌烦了,有个很明显的事实摆在眼前:如果我在不赚钱的情况下,任由婆婆一直要钱,我手里有再多钱也会被她蚕食殆尽。

我暂时没能开源,所以只能从节流做起,能想到的就是先从拒绝婆婆问我要钱开始。虽然我能明显感觉到她被我拒绝之后很生气,但没办法,我还要过日子,不能把钱都给她花,本来她也不是缺钱花的人。

或许是感觉到以后再也不能问我要钱了,于是她索性一次性问我要二十万,说她女儿买房缺钱,让我帮衬。这一次她触及到了我的底线,我如果同意了,我就彻底没钱了,我觉得必须做个了断,所以就一反常态告诉她:“对不起,我不是摇钱树!”

之前的事我一直没有跟我老公聊过,这一次我拒绝婆婆之后跟他摊牌了,说以后别再让婆婆算计我。当我发现这样做并没有带来不好的结果,反而让我摆脱了婆婆的算计,我才意识到自己之前秉承的观念是有问题的,人有时候还是应该自私一点,过分大方不是什么好事。』

02

前面那个女人以前秉承的观念,就跟我们前文中提到的“今朝有酒今朝醉”一样,是一种看似很有道理的观念,实际上,如果不用“辩证思维”去对待,只会自讨苦吃。

从常规意义上来讲,大方、无私、正直等品质确实很好,自私自利确实不好,但人生很多事不能只从常规的角度去看待。

就拿那个女人和她婆婆两个人来说,她一直无私奉献,婆婆一直自私索取,对她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她一直在蒙受损失。从她后来的感受来看,她并没有因为大方和无私而心满意足。

这并不是说她也应该像她婆婆一样自私,而是要辩证看待“自私”二字。

她婆婆的那种自私当然不可取,因为对别人来说是一种算计。但是,她为了止损,为了不被婆婆算计而自私守护自己的财产,这种开明的自私就是合理的,每个人都应该具备这样的自私,否则你因为无私而被人啃得渣都不剩,你的无私还有什么意义?

希望其他人能从她的遭遇中吸取教训,正常情况下可以静而不争,可以大方无私,可以不计较无关痛痒的损失,但是,当你的无私和大方被自私的人利用的时候,你就应该自私,不能再过分大方了,否则注定自讨苦吃。

03

心理学中有个词叫“首因效应”,讲的是有关“第一印象”的问题,说人与人相处时,第一印象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记,从而会影响双方交往的进程。

虽然我们都知道人不可貌相,单凭第一印象以貌取人,并不能准确评价一个人,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将这种注意事项落到实处,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还是会不自觉地以貌取人。

这种问题跟我们前文中提到的观念和认知是一样的,从心理学和人性的角度来说,人很容易被第一印象所影响,如果你的认知和观念最初被灌输的时候,都是一些不加辩证的东西,你之后就很容易不加辩证去做人做事,这样在遇到需要辩证对待的问题时,就很容易犯错。

比如前面那个女人以前秉承的观念,就是“第一印象”在起作用,她最先接触的不加辩证的“大方,无私”以及“自私”方面的观念,使得她不假思索认为做人只应该大方无私,不应该自私,所以才有了后来的那些遭遇。

希望其他人也能重视这种问题,不要不假思索认为你的固有认知和观念一定是正确的,应该懂得反思和验证,否则你也有可能遇到那个女人的那些问题。同时要提醒父母和老师,在向晚辈传授认知和观念的时候,不仅自己要有辩证思维,同时要把辩证思维一并传授,这样才能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