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发烧入门必读--音乐CD不同格式的区分

音乐发烧入门必读--音乐CD不同格式的区分

1982年8月17日,飞利浦电子在德国汉诺威郊外的工厂制造出来世界上第一张CD光盘。CD的诞生宣告了音乐工业的新纪元到来——依靠它的优良音质和更好的耐用性,推动音乐产业从模拟化进军数字技术。从最初的CD、CD-Rom、CD-R、CD-RW、VCD、LD、DVD,发展到如今流行的HDCD、AQCD、HQCD、HQCDⅡ、UHQCD、SACD、XRCD、LPCD、K2HD、SHM-CD、24KCD、DSD、DST等等,今天笔者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各种CD的特点吧。

HDCD High Definition Compatible Digital

1992年,美国Pacific Microsonics公司在普通CD的基础上推出了具有专利保护的HDCD录播新技术。它的推出属于一定时代下的特殊产物,即解决在CD机推出一段时间后人们对CD机的一些普遍诟病,比如声音干、冷和数码味重。对其原因,有归咎于唱片公司录制水平和转化技术的,也有归咎于CD机本身元器件的,但有一点大家都不否认,即高比特高取样技术制作的CD音质远胜16bit/44.1kHz录音格式制作的CD。HDCD正是从最后一个大家公认的原因入手的。它大幅提升了业内过去传统的16bit/44.1kHz标准,在前期录音过程中加强对录制信号的完整和精确性,采用两倍于前者的88.1kHz的取样频率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更大可能地避免了缺损性失真。同时,在后期处理上使用24bit量化其取样值,比16bit系统高出256倍,这些都很大程度起到了对音质提升的作用。反映到具体的听感就是,解析力更强,声场更宽广,对于大动态的反映感觉更驾轻就熟。

AQCD - Analog Quality Compact Disc

AQCD技术的英文全称是Analog Quality Compact Disc (紫银合金AQCD),它是一种全新的制造光盘方式,采用特别研发的紫色基片,以更耐热、耐光的银合金取代传统的铝质反射涂层,通过日本MemoryTech公司的独家专利技术印制,减少了数字CD光盘的误差,提高了音频重播的精确度,无论现场感、平衡度与细节表现都有了很大的改善,音效表现明显优胜普通CD。和普通音乐CD银白色的外观不同,AQCD使用了紫色基片,它是接近黑色的深紫色,原因是紫色可令红色激光光束更为聚焦,读取音频信号更为精准;而最新研发出来的银合金反射涂层拥有更高密度特性,其反射力极强,光谱改变更少,从而使AQCD的时基误差(JITTER)降低四分之一。普通音乐CD的透明基板,在激光头的红光射入时会有明显的散射现象,而AQCD的深紫色让红光波长刚好可以穿透且更为凝聚,减少了激光的损失,自然可让音乐重播的细节、密度与整体表现更真实还原。尽管AQCD深紫色基板材料的成本是普通CD的六倍,但其价格却与普通CD相当,确实是发烧友与爱乐者的福音。而且,AQCD的奥秘并非只有深紫色基板而已,其信号反射层是用更耐热、耐光的银合金来取代传统音乐CD的铝质反射层,并由日本Memory-Tech公司压制。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AQCD技术从制作母盘、机械压碟、到盘片的材质处理,在每个环节上的技术和质量控制更加精确,经AQCD技术处理再还原出来的信号波形与原始的仿真信号波形更为接近,从而使音质更加纯净真实,整体表现出更为理想的效果,声音便更富有模拟味道。

HQCD - High Quality Compact Disc

HQCD是由日本MemoryTech公司有“玻璃CD之父”之称的东良次先生所开发的,采用比一般CD透光率高出许多的聚碳酸酯材料为光盘的基板(其成本高达一般CD的36倍),反射涂层也由原来的铝质反射涂层改换成了银合金材料。由于材质质量上的大幅度提升,信号和噪音比有了明显的提升。鉴于聚碳酸酯的高流动性,将音乐复制到金属母盘上的压盘方式,也更精确的反映在每张CD产品上。

HQCD Ⅱ- High Quality Compact Disc Ⅱ

Hi Quality CD Ⅱ,顾名思义是HQCD第二代压片技术,能极致真实的还原母带音源的音乐光盘。HQCDⅡ采用比普通CD材料质量更好、透光率更高,常用于液晶(LCD)屏幕的聚碳酸酯作为光盘的基片;基片也融合了AQCD的“深紫色”基盘技术,使红光激光束读取更为精确;反射层则由CD沿用多年的铝质改为耐用、耐热、耐光的特殊合金。三种材料互相配合使得HQCDⅡ的音色更纤细、解析力、透明感及现场感更高。HQCDⅡ还具有以下四大特点:1.采用新材料聚碳酸酯,利用材料有良好的读写复制性,准确地复制母带信号。透明度、精密度更好,实现了原音再生的可能,像玻璃一样透彻清晰的原音彷佛令人有置身现场的感觉;2.反射层采用特殊合金:反射层材料可令反射率得到改善,能实现高精密读取音乐信号,表现出极度接近母带的音质;3.特别配制的紫色基片:紫色基片增强红色激光的聚焦能力,读取数据更精确,大大改善读取的错误率;4.三种材料带出相辅相承效果:三种材料的融合实现了高度接近母带的音质。

UHQCD - Ultimate Hi Quality CD

UHQCD是日本玻璃CD的生产商Memory Tech公司研发出新一代HQCD——Ultimate HQCD (UHQCD),将玻璃CD的特性植入UHQCD中。其实,就是将玻璃CD的制程移植到HQCD的生产上,制造出一张不一样的UHQCD。UHQCD崭新制碟技术就是使用感光聚合物代替传统的聚碳酸酯材质复制“数据凹坑”。在正常环境下,感光聚合物处于液体状态,这“液体”能填满金属母盘上整个“数据凹坑”,当暴露于特定的光波下时,便产生硬化。这样的特性能够完美和精确地复制“数据凹坑”。再加上UHQCD反射膜采用特殊合金,反射率得到有效改善,更能实现高精密的数据读取。这种采用新技术生产出来的UHQCD,拥有高质量、高原音的特性,是传统CD没法达致的。Ultimate HQCD版的封面上有FORS字样,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Faithful Original Signal的意思,那个OR就是Original。那UHQCD与过去的CD有什么不同?简单的说,就是金属反射层那些“小洞”能否被Polycarbonate材料“填满”?传统做法是使用高温溶解Polycarbonate材料,覆盖在充满凹坑的金属反射层上,这种方法无法让每个小坑都“完全充满”Polycarbonate材料。Memory Tech公司则采用Photopolymer材料来填充小坑,这种材料在常温下是液态的,可以完全充满小洞内的每个角落边缘。再施加一定波长的光线,这层材料很快就会硬化,这样就能把小洞完全填满。最后在表面再覆盖一层Polycarbonate,这就是UHQCD。其实,简单一点,就是将玻璃CD的制程移植到HQCD的生产上,制造出一张不一样的UHQCD。到底UHQCD版跟CD版、SACD听起来有何不同?简单的说UHQCD版清晰很多,细微的泛音更多,音质更好,声音亮度比较高,光泽够。CD版则完全不如。SACD版的声音比较柔些,但整体听来还是UHQCD版比较开放宽阔。

SACD - Super Audio Compact Disc

SACD是由飞利浦和索尼共同研制的第二代高密度光碟。SACD采用的是DSD(Direct Stream Digital)数字音频技术,它的频率范围和动态范围均优于CD。

什么是DSD数字录音技术?它是Sony与Philips在1996年宣布共同发展的高解析数字音响规格,DSD新技术与DVD的音响技术指针竞争,用1bit比特流的方式取样,采样率2.8224MHz(CD 44.1kHz取样的64倍)的高取样方式,直接把模拟音乐讯号波形以脉冲方式转变为数字讯号,以将近四倍于CD的空间,储存音乐,因此可以提供更为优秀的声音效果,由于取样次数高,所以取样过的波形很圆顺,比较接近原来的模拟波形。

SACD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纯粹的SACD,除了使用专用的播放器材之外,和任何一种播放器材都不兼容。SACD还有一种复合盘的制作方式。在唱片的下层是SACD,在唱片的上层是普通CD。属于典型的单面双层式结构。复合盘的SACD与普通CD机良好地兼容。ACD的记录格式有两种:一种是双声道格式,另一种是多声道(6声道)格式。

SACD的音乐播放效果非常理想:就连复合后的普通CD,其播放效果也相当好。目前DVD-Audio和SACD唱片的价格很高,专用的播放器材也很贵;对高格式CD的普及产生了较大的阻力。

XRCD - Extended Resolution Compact Disc

XRCD是采用日本JVC公司开发的K2接口,包括了Mastering设备、制造工序、硬件与理论等多方面成果。发明这一技术,在CD制作的各个环节都以独创的主时钟系统对时基进行控制,使CD制版的抖晃失真系数以及玻璃母模的组误差系数有大幅降低 ,制版精度相应地则有大幅提高,从而使CD制作中的保真度有了很大的保证,能在任何一部唱机上都能表现出CD的最高音响效果来。在完全一样的音响系统上,XRCD很明显在透明度、高频的圆滑延伸、立体感与珠圆玉滑的质感等方面,要胜过原版CD。

之后又继续推出了XRCD第二代,向完善的数码音频这一目标前进了一大步,它是 JVC多年来刻意追求再现原音的代表性技术成果。xrcd2是通过对母版进行艺术加工及工业加工过程中,对有关的设备及理论进行深层次研究后才开发出来的录音制品,将xrcd系列以更加卓越的版本方式提供给追求高水准音质的听众。

LPCD - Long Play Compact Disc

LPCD母带制作应用雨果自行开发的音频处理系统,把原仿真母带用最高精度格式转成数码格式;把原数码母带升频至现有最高精度数码格式,并仿真化处理,之后在高精度格式化的数码系统里精细微调母带的能量密度感、动态、频宽等,最后才转成CD格式16Bit/44.1KHz。在数码处理的过程中,整个系统工作在高纯度的电源和军用级高精度的数码时钟下,并且运用自主开发的抗振设备对各个组件进行严格的抗振,确保处理过程真正的零失真。

介绍了这么多CD格式,相信各位音乐爱好者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CD去聆听,细细品味音乐带给我们的心灵上感受,当然光是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想要真正完全搞清楚还需要做很多的功课,大家也要知道,音乐没有绝对的最好,只有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发烧音响没有止境。

(0)

相关推荐

  • 【聚焦】20年Hi-Fi音响变迁史(上):音乐光盘的疯狂年代

    在上一期的杂志中,我们分别以影音信号源和投影机两 个方面来展开20周年影音系统变迁史.这一期我们继续围绕这个专题展开话题,把焦点放在两声道Hi-Fi音响里面.对于两声道音响,它在这20年里面所出现的变 ...

  • 【3793】苏芮 无损合集 终极典藏 94CD WAV+CUE

    . 苏芮 无损合集   94CD WAV+CUE 1984-蓦然回首[T111-01透明胶圈首版][WAV].rar 1991-停在我心里的温柔[日本东芝版][WAV].rar 1986-明天会更好[ ...

  • 【西南作家• 随笔】魏太红/为音乐发烧,与音乐同行

    西南作家·随笔 [西南作家·快讯]阿 月 /西南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为音乐发烧,与音乐同行 魏太红(天全县) 音乐是心灵最深处的呻吟,懂得音乐的人懂得生活. ---题记 当你静下来的时候,可以去听 ...

  • 感动过自己的入门古典音乐100首及CD推荐

    很多年未在168上聊唱片了,最近看到隔壁那个贴子才发现自己注册已超过10年了. 这个贴子原贴是在基点上,为了纪念自己注册超10年,也为在168上耗费的时光和快乐的回忆,转过来希望有人喜欢!也希望有更多 ...

  • 感动过自己的入门古典音乐100首及CD推荐3

    21. 贝多芬 月光 这张也是适合在半夜一个人在家里静静听的东西.他的其它音乐冲突都较大,但是这张却很平和,而且也比较容易听进去. 22. 贝多芬 热情奏鸣曲 这张碟(经常被简称为<冰山> ...

  • 感动过自己的入门古典音乐100首及CD推荐4

    30. 舒伯特  吉它与小提琴 这张舒伯特的音乐CD光那首小夜曲就值回票价,更何况里面首首动听,录音又非常的棒.刚听到是不是立即会有:原来是这首啊!的感叹. 不管是不是古典音乐发烧友,窃以为应该人人一 ...

  • 感动过自己的入门古典音乐100首及CD推荐5

    43. 门德尔松  小提琴协奏曲 门德尔松  小提琴协奏曲 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协是四大小协之一,尤其是前面那一段,就叫一个动听啊!我听过许多版本,最让我动心的还是我那张郑京和的磁带,后来买的其它的名版 ...

  • 感动过自己的入门古典音乐100首及CD推荐6

    47. 伯辽兹  幻想 伯辽兹这部作品是值得一听的,尤其是第五乐章.可是,也可能有人不喜欢吧,因为不和谐音挺多的.而且,不太健康,嘿嘿(一个吸毒的人的感觉)   我喜欢的版本又找不到封面,只要将就一下 ...

  • 感动过自己的入门古典音乐100首及CD推荐7

    57. 帕格尼尼   小提琴作品 帕格尼尼在他死后,作品被作为浅薄的代名词,在中国当然更是如此.我对他为人却是很钦佩的,如同对李斯特一样. 不过,一百多年的今天,他的作品的艺术价值越来越受到许多人的喜 ...

  • 感动过自己的入门古典音乐100首及CD推荐8

    <里米尼的弗朗西斯卡>和<罗米欧与朱丽叶>,企鹅推荐的是普列特涅夫指挥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的TRIO.不过,如果不一定非听老毛子指挥的话,推荐这张EMI: 68. 里姆斯基.科萨 ...

  • 感动过自己的入门古典音乐100首及CD推荐9

    74.  弗兰克.德彪西.拉威尔 小提琴曲目 这张碟怎么说呢,一个字:好! 二个字:好听!三个字:非常好听!(汗,好象是四个字) 那录音叫一个顺滑,一个松香味啊.  75. 马勒  第一交响乐 马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