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人才流动的动机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在探讨人才流动的原因时,我们还要认真研究人才流动的动机。如果说,个人对生命的拓展是人才流动的主观原因,这是从哲学的角度对人才流动的主观原因进行的审视,那么,人才流动还有最直接的动机,主要表现在追求事业新发展,注重生活新幸福,考虑子女新就业等问题。
追求事业新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未来能够有很好的理想前程。过去人们常讲,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树挪死,人挪活。这都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人才流动的主观性和客观必然性。
在人才流动的动机中,最重要的就是追求事业的新发展。从人才流动的总体情况来看,90%以上的属于中青年,因为中青年正处于年富力强或朝气蓬勃的最好年华,需要干一番事业,如果原单位缺乏相应的发展空间,就会影响到一些人才对事业的追求,就可能造成人才外流。比如说,一些单位领导班子没有形成合理的年龄梯队,都是中青年,那么对于其他的中青年来说,就很难有晋升的空间;在一些高校或科研单位,在定岗定编的前提下,如果现有的高级职称都是中青年,那么其他的中青年就很难有晋升职称的机会。某高校有个系的教授岗位不但已经满员,而且目前在岗的教授都是中青年,那么现在还没有晋升教授的中青年教师在职称晋升方面就可能遇到非常大的困难。因此,有的年轻教师开玩笑说:“如果现在的教授不退休,不调走,不意外死亡,我们就很难有晋升教授的机会了。”可见,在上述情况下,一些年轻人才就很难稳定下来,一旦外面有机会,就会“跳槽”,以追求未来事业发展的空间。
注重生活新幸福
注重生活新幸福,这也是人才流动的重要动机。20世纪60年代,党和政府倡导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在那个特殊的背景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成为特定时代“准就业”的主潮。但是,当21世纪的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毫无疑问,以大型企业为市场龙头的主战场,理所当然地设在了大城市及其周围,因而,大城市就必然成为人才流动的首选目标。
不仅如此,人才向大城市流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就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追求新的幸福生活。客观上,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经济不发达,文化和闲暇生活的质量也都比较落后,人们要么没有钱消费,要么有了钱没地方消费。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很自然地向往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为了追求新的幸福生活,人才也就比较容易外流。在这方面比较典型的就是在乡镇工作的干部和教师,几乎百分之百地希望进县城工作。
近些年来,一些在大城市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绝大部分首选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其次才是一些省城城市和其他城市,这都与大学生追求比较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有关。
为子女前途着想
中国父母对子女有一种超乎寻常的爱,未来子女的前途,一些父母想尽千方百计为孩子的发展创造条件,这也是人才流动的重要动机。
从事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比较可行的通常是,如果能够顺境成才,就没有必要逆境成才;如果没有合适的顺境,那么就必须准备逆境成才。因此,从年轻人创业的角度来看,现在大多数人都自觉选择有利于个人发展的顺境,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会去艰苦创业。现在的中青年一代人,大部分都是一个孩子,为人父母,就不能不考虑孩子的前途。为了给子女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家长都有可能考虑调动问题。比如,由于在高考招生中北京和上海的分数比较低,有的家长为了孩子考大学,就想办法调往北京或上海;还有的家长为了孩子将来的就业,也会考虑从中小城市或落后地区“跳槽”到大城市或发达地区。
我们研究人才流动,不能回避这一客观的事实,除非国家采取重大措施,大力发展中小城市,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往大城市单向流动的问题。
责任编辑:张涛
好 书 推 荐
简 介
薛永武《审美与人才开发》一书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人才强国战略出版工程出版物,由中组部归属的国家级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出版。
该书是人才美学的代表作。作者运用了哲学、社会学、人才学、美学、文化学、教育学、现代仿生学、脑科学、思维科学、价值论哲学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于青少年的成长与成才、对于家庭和各类学校教育,提供审美的视角和方法,通过审美全面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感悟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人才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全面开发;对于国家人才战略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而言,拙著对于全社会克服金钱和权力对人性的异化,引领人生超越平庸,走出人生迷途,促进全社会的人才开发,对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