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斯坦福大学教授30年研究后发现,当代孩子最普遍的问题是没有目标感

湖畔导读

知乎上曾有人问:我如何才能从一个思想上的矮子,成为行动上的巨人?留言里一个高赞的回答是:找到属于自己的目标感。其实,对目标感认识不清,正是很多年轻人普遍缺乏动机的主要原因。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威廉·戴蒙对青少年发展和品格教育有着深厚研究,他认为真正没有目标的孩子只是少数,但急功近利的家庭与校园环境,正在逐步消解孩子们的目标感。

湖畔问教,与您分享威廉教授是如何帮助解决“对未来迷茫、缺乏规划与人生目标”这一当代年轻人的“空心病”。

本文已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外滩教育

ID:TBEducation

作者:Luna

近日,求职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二季开播了。在众多求职者中,有两位让外滩君难忘。

一位是贺鑫磊。看到她已经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官便问了她关于职业的看法。

“如果拿到offer会不去公务员?”

“我自己也很纠结。”

“纠结公务员还是律师,这里面你父母的意见占多大比例呢?”

“百分之六十。”

▲贺鑫磊

另一位是王骁,他在回答面试官的问题时,条理清晰,动机很强。

“对国际法、国际海洋法的兴趣是怎么培养起来的?”

“大四的时候遇到南海仲裁,当时法律界许多学者都在讨论这个话题,我就以此作为本科毕业论文的题目。在写论文时更深入探索了这个方向,也更坚定了职业目标。”

“为精进专业做了哪些努力?”

“本科毕业后,就从事学习国际海洋公法,参与国际法的实践。”

“长期规划是什么?”

“把中国在国际的法律实力打造得更强。”

▲王骁

两名面试者显示出了截然不同的面貌,一个对职业规划有些“得过且过”,另一个则井井有条,最后的面试结果也不言而喻。或许自此,他们的职业道路和人生就将走向不同的图景。

其实,这种“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的状态在求职者中并不少见。此前,大学生因为没有人生目标,而导致“空心病”的新闻也引发关注,许多学子学业尚未完成,身体与精神却已是负担累累。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威廉·戴蒙,是当今世界研究青少年发展和品格教育最杰出的学者之一。

在多年的研究中,他也注意到了类似的现象:许多年轻人本该确立志向,努力前行,结果却被空虚感长期困在了漂泊的状态,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甚至堕于每天享乐。

究其原因,威廉·戴蒙认为,是因为这些孩子没有人生目标。这个原因说起来简单,但症结往往在青春期就存在了。

▲威廉·戴蒙

没有目标的孩子过着怎样的生活呢?他们自己对此有什么感悟,又有什么希望吗?什么样的目标可以激励这些年轻人?学校和家长又该做些什么呢?

关于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威廉·戴蒙将自己30年实验研究获得的见解都写进了《目标感》一书里。

01

谁茁壮成长

谁又未走上人生正轨

苏格兰史学家、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曾写道:“一个人没有目标,就像是一艘船没有舵。”

威廉·戴蒙曾在教师培训班遇到这样一个学员:他是医生,年仅30岁就已成为美国东南部复杂外科心脏手术顶级专家,找他问诊的人排起了长队,可他却对工作厌恶到早上不想起床。

就连中年人也会受到没有目标的困扰,那么青少年的情况如何呢?威廉·戴蒙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将青少年分为了四类:

  • 疏离者(25%)

  • 空想者(25%)

  • 浅尝辄止者(31%)

  • 目标明确者(20%)

 1. 疏离者 

疏离者的表现往往是没有任何目标,也不会采取积极努力的行动去实现目标。一些人显得很冷漠、不合群,还有些人则沉溺于享乐。

他们最常说的话就是“我不知道”、“没想过”,他们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想的是“怎么尽可能少受苦,多享乐”。

威廉·戴蒙遇到一位20岁的年轻女孩,她日常生活中的两个主要活动就是交友和减肥。对于学业和就业,她认为只要拿到学位就可以从事任何职业,但对具体从事什么工作却毫无想法。

这样过一天算一天的生活真的快乐吗?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没有任何目标和投入的人所体验到的“享乐性质的快乐”是非常短暂的,最终只会带来空虚。

所以,疏离者们在生活、学业以及事业上都无法真正获得快乐与幸福。

2. 空想者 

空想者比疏离者稍微好一些,他们已经有了一个目标。但也仅此而已,因为他们的目标往往只是一个雏形,并不成熟,空想者们也很少为达成目标而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威廉·戴蒙提到了大三的莎拉,她总是表现出理想主义的冲动。她想从感兴趣的电影入手,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比如拍摄一部女性主题的纪录片。可是,除了参加过几次学生戏剧表演和业余的视频制作,她再无其他真正职业化的学习和准备。

像莎拉这类“空想者”,只看到了各类职业展现出的光鲜亮丽的一面:日进斗金的直播网红、满载名誉的体育明星、文艺浪漫的作家;但他们从未了解过这些工作背后承载着怎样的付出。

 3. 浅尝辄止者

浅尝辄止者已经参与了一些至少看起来带有潜在目标感的活动,但他们对这些活动本身的意义并没有深入研究,往往只是一时兴起。这种状态使得他们辗转于各种活动之中,找不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

17岁的罗伯特雄心壮志地想要在高中毕业后,成为一名情报官,为政府工作。为此,他也努力学习,达到了参军所需的分数。

但是,他对于这份职业的理解却很浅显,只看到自己可以“享受”的部分:有面子,可以国外旅行,可以学习计算机知识……但对于自己要付出什么却知之甚少。

4. 目标明确者 

目标明确者,不用说,已经找到了有意义的事,并且有长久的兴趣,对自己的目标很清楚,也对怎么实现有所规划。

文章开头提到的《令人心动的offer》中的王骁就是个鲜活的例子。

02

急功近利的环境

“夺走”了他们的目标

可以看到,真正没有任何目标的孩子,其实还是少数,但是为什么最终能够向着目标坚定前进的人却那么少呢?当下急功近利的环境难辞其咎。

在校园中,日复一日的短期目标,比如完成作业、考高分,并不能决定未来的行程。这些短期目标,不能帮助孩子想清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也不明白人生需要达成什么目的。

在媒体上,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故事在不停地上演和传播。物质欲和肤浅的价值观驱使着孩子们牺牲长远抱负,追逐短期的成功。

在家庭里,成年人让年轻人跳出理想,学会关注物质上的收益。虽然是出于好意,但这种悲观的想法反而让年轻人不能全心、持久地投入。

01

校园环境 

威廉·戴蒙认为,校园教育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是,学生缺少了对校园日常生活的要求以及对活动的意义的探求。

很重要的一点,是要问“学生在学校里做的事情”和“更远大的目标”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一点,似乎很少被老师提到,也鲜少和孩子分享很多人在追求目标过程中体会到的满足、兴趣和快乐。

为什么数学家要费力完成课本中必须学习的论证?为什么科学家要去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为什么要读文学作品?为什么要读莎士比亚的戏剧?

这些问题或许大人们心里有答案,可是孩子们如果既没有亲身体验,也不曾听闻,是不会了解到的。

威廉·戴蒙曾到访一所贫民区的学校,老师充满热情地分享了自己年轻时的经历,谈到一部伟大的作品是如何激励她人生道路的。听到这里,孩子们注意力一下子就都被吸引了,专注地听讲,领会其中的涵义。

虽然,有些学校配有升学指导等和职业发展相关的岗位,但在学校里,追求学业成就往往还是被排在了人生目标的前面。就算有升学指导,和学生谈职业规划和目标的频率还是远远不够。

02

家庭环境

威廉·戴蒙在研究中,观察到了一种“成年人与孩子倒置”的现象。

孩子们其实比父母们想象的更加敏锐。他们能够看穿父母引导行为的核心动机,是精打细算的自我推销,还是一种糟糕的自我保护。

可是,就算孩子们感知到了这些,出于对父母的尊重,可能还是会听从父母的建议,只是难以产生什么热情。

威廉·戴蒙曾收到一封妈妈的来信,信中写道:

女儿在看了关于人口买卖的纪录片后,想要为此做些什么。我便建议,可以在学校创办一些提升人们这类意识的项目,或许还可以发起主题筹款。

我还说,这是个很棒的主意,因为可以把这件事写进大学的申请文书里,给招生官留下个好印象。

女儿听闻,又失望又嘲讽地说,是啊,妈妈,我就是这么想的,对吧?

这位妈妈随后写道,她此时才意识到自己为了让孩子更有竞争力,把一个 “关心他人幸福”的长期目标,变成了短期的、自私的目标。

还有出身富裕家庭的大卫,一心想加入慈善组织,认为有机会还可以实践组织管理和法务。

但是,白手起家的爸爸坚决反对他的规划,认为儿子应该申请法学院,获得更高的学位后,进入公司或企业就职,而不是在前途不明的慈善组织浪费时间。

父子两人为此大闹了一场,最终以两人各退一步收尾。大卫休学一年在慈善组织体验工作,也向法学院提交了申请,只是还未获得通过。

至此,虽然看似父子和解了,但大卫的自信、投入和激情都不如往昔了。

其实,年轻人并不希望大人们把艰难的现实遮盖起来,他们希望学会的是如何在这样的现实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03

父母能做什么?

帮助而非代劳

前文提到,没有任何目标的孩子其实还是少数,只不过大多数人缺少一个引导者。

有动机但缺乏方向指引,反而让孩子们更容易感到挫败、抑郁和被疏远。最关键的是,这些被隐藏起来的情绪真的被很多父母忽略了——“很多父母,并没有把积极地帮助子女制订未来计划,当作是自己的责任”。

可事实上,父母能做的远不止这样。培养孩子的目标感需要父母的高度参与,并采取各种措施来支持孩子兴趣的发展。

01

不要直接为孩子创建一个人生目标

要找到目标,还要了解真正的工作,做出成为职业人的计划。这些是让孩子拥有目标感的重要步骤。要想达成,不断的观察和尝试是必要的。

说到父母的高度参与,就避不开“直升机父母”这个标签。在威廉·戴蒙看来,其实父母最重要的就是控制住自己的控制欲。要参与,但不能过度控制。

“父母在影响孩子方面缺乏自信,我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总是太快地想要看到结果。”

威廉·戴蒙认为,父母要做孩子的启蒙人和倾听者,一定要学会问“为什么”。唤起孩子对问题的思考,在倾听时不要漏掉孩子表现出来的兴趣的火花。

· 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在乎?

· 有什么长期目标吗?为什么这些目标很重要?

· 过上好生活对你意味着什么?做一个好人意味着什么?

例:

妈妈:你学的哪些东西是重要的?

孩子:生物。

妈妈:为什么重要呢?

孩子:我们上周看了一个关于动物和环境污染的电影。很多动物因为环境污染而濒临死亡,还有一些人因此得病,但一些工厂仍然往水里排污。

妈妈:那有没有什么是你想了解更多的?

孩子:动物吗?

妈妈:比如它们是如何受污染影响的,也许能做点什么。

孩子:我也想做点什么。

妈妈:有没有什么想法?

孩子:听说在阿拉斯加有个环境治理计划,救了那里所有狼群,听上去很棒。

妈妈:如果你对这件事有持续的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和了解,甚至将来可以找一个这方面的工作。

孩子:估计要学很多科学知识。

妈妈:可能是需要的。你的数学和科学一直学得不错。有个专业叫环境科学,你大学时可以考虑这个。

孩子:我想将来要么照顾已经生病的动物,要么在源头上预防他们生病。

妈妈:有道理。你愿意的话,或许可以申请一份暑期工作,看看真实的工作情况是怎么样的。

在这个例子中,从“生物是很重要的”,到“我想将来要么照顾已经生病的动物,要么在源头上预防他们生病”,妈妈并没有告诉孩子要思考什么,而是一直引导孩子去思考。

妈妈不仅敏锐地捕捉到了孩子的兴趣,还将各种问题串联起来,并且为孩子提供信息,帮助他们了解专业,也了解真正的职业。

这个阶段,最忌父母罔顾孩子的兴趣,直接为孩子设计出一个人生目标出来。父母无法选择孩子的个性,也无法编写他们的人生剧本,设计人生目标本就是无妄之举。

02

分享自己的职业经历

前文提到,目前的学校教育中,老师很少让孩子们探讨科学家们做科研的动机,更少分享科研中的感受。但是在家中,父母就可以改变这一现状,分享自己的职业经历。

贾里德·桑德伯格在《华尔街日报》的专栏中曾指出,现在的职场人士更多地把时间花在了打电话或敲电脑上,而不是去做一些能够让孩子欣赏的具体事务。留给孩子的印象就是,父母的工作唯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带回家的那份薪水。

虽然,有很多人回到家,想起工作的第一反应就是抱怨,但其实,父母完全可以和孩子谈谈自己的工作有什么意义——可能因为帮助了别人,可能因为对社会有所贡献,可能因为工作是展示自我和个人成长的方式,还有可能是因为能够赚钱养家。

或许有的父母觉得在孩子面前谈论工作的崇高目标会有点儿傻,可能孩子对社会的复杂结构也没什么了解。

但积极心理学证实了,孩子们听到父母和自己解释工作的重要性,不仅会受到鼓舞和激励,也会受到教益:他们没想到自己的父母真的会因对这个世界做出贡献而感到骄傲。

03

传授实践智慧

威廉·戴蒙在研究中发现,高目标感的年轻人都展现出一种“务实的理想主义”意识,也就是说,当现实确实无法实现抱负的时候,他们知道如何接受可能性上的局限。

这种早慧并不是天生的,是在不断的试错中获得的。一开始寻找目标的时候,笨拙是很正常的事,孩子可以从失败中得到教训,也需要父母给他们一些前任的经验。

作家兼媒体人本·斯坦就说自己一生都欠父母人情债:“我写的是关于经济和财政的专栏,我是怎么一点点了解到相关信息的呢?因为我的父亲是一位知识渊博的经济学家,他经常跟我的母亲一起在饭桌上谈论相关话题……”

前面提到,有许多成年人往往会提醒孩子在理想和经济之间,要注意经济保障。本是好意,却阴差阳错地让孩子更关注物质经济,而非自己的人生理想。

其实,父母们在谈论这个话题时,不妨可以和孩子们探讨一下如何保障和管理自己的钱财。让孩子在能够保障自己经济来源的基础上,继续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目标感,是一个听起来很大的概念,似乎离日常生活很远。但其实,它在不经意间,长长久久地影响着人的一生,不论年幼年长。

心理学家丹·麦克亚当斯研究了目标感很强的人群,发现他们会高度投入工作,也对后代的养育和教导尽心尽力。

生理上,他们比其他成年人更健康;心理上,他们也更满足,更幸福。健康的人生观也为他们的个人成功创造了条件。

雏鸟终要离巢,最终,所有年轻人也都会做出自己的选择,没有人可以替代他们。但父母有可能做的,是让他们做出能给自己一生带来幸福感的好选择。

注:文章中部分内容节选自《目标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