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华夏千秋勋业,再现祖龙万世雄风——《大秦赋》历史主题鲜明

《大秦赋》剧照

央视电视剧频道正在热播的78集大型历史巨剧《大秦赋》之所以引人入胜,不但在于它真实地再现了历史,更在于它主题鲜明。

全剧以《史记·秦始皇本纪》为蓝本展开,重现了秦始皇在前代取得重大胜利的基础上,结束春秋以来500年天下之乱局,一统天下,安邦定国之过程。该剧逐年叙写,大事不遗,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粉碎嫪毐集团阴谋武装篡权夺位、收回吕不韦、赵姬摄政大权、李斯上书谏逐客、尉缭献计等等均有着重表现,在还原历史原貌的同时,也让人看到了历史的必然。

《大秦赋》剧照

同时,全剧又没有拘泥于《史记·秦始皇本纪》,跳出了历史唯心主义的束缚,紧紧围绕秦始皇一生矢志不渝的一统天下这一宏伟之志和实现一统天下的雄才大略展开剧情,正面描述,把秦始王的知人善任、远见卓识、过人定力和睿智决断表达得淋漓尽致。所谓“赋”就是正面描述,整个剧情不愧为《大秦赋》。也正是因为重点突出,正面描述,给人以正确认识到秦始皇和秦始皇不朽丰功伟绩打开了宽阔的历史视野。这也是该剧特别让人赞赏的地方。

《大秦赋》剧照

在中国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和河中,秦始皇是一个大毁大誉的人物,毁多誉少的人物。历代文人对秦始皇的评价大都是以暴君相称,而且总是把眼睛盯在秦始皇的缺点上。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徐氏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纵是旷达的诗仙李白在专门为秦始皇作诗的时候,最后也忘不了讥讽一番。

《大秦赋》没有沿袭历代文人对秦始皇评价,而是突出秦始皇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由此而让人深刻感悟到历史发展不可阻挡的必然规律,突出了秦始皇不朽的政治意义和文化意义。

事实上,纵观历史,对秦始皇的评价其实也已经远远超过了秦始皇本身,表现为各个时期历史政治、文化状态的状态。再往里说,就是墨守成规的孔孟儒家文化与秦始皇变法图新的法家文化的斗争并与新旧政权的更替如影相随。表现出新的政权在没有取代旧的政权之前的求变和政权巩固之后的求安。因需要而尊祖龙,也因需要而捧孔孟。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这一政治、文化现象不但表现出几千年来的统治者的历史局限性,也导致了几千年循环上演历史周期率。另外,秦始皇“焚书坑儒”,并不看好儒家学说和依附其上的靠嘴皮子吃饭的文人,也是秦始皇不被历代文人说好的一个主要原因。也可以说,秦始皇得罪了天下儒生而被历代文化诅咒。

《大秦赋》剧照

然而,历史的规律不会因人们对秦始的毁誉而改变。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而秦始皇代表的是历史进步文化,顺应的是历史发展规律。正因如此,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哪个时代秦始皇的誉多毁少,这个时代就会蓬勃发展,那个时代对秦始皇的毁多誉少,这个时代就会走向衰落。

《大秦赋》剧照

就秦始皇本人来说,当历史把他推到最高权力宝座的时候,他接手的是自襄公被封为诸侯以后,经过二十几代人的苦心经营,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对六 国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的泰国,秦始皇接手的是一手好牌,他完全可以坐享其成,不必花那么大的力,操那么大的心,就能一生荣华富贵,然后击鼓传花。当然,这样的话他接手的一副好牌就可能打烂,华夏之邦就有可能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了。秦始皇没有这样做,而是顺时乘势,奋发努力,一统天下;接着又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改分封制为郡县制,由此使中国有了迄今不能撼动的大国地位,保证了中华文明的长久延续和国家长久统一和民族不变的文化认同,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断裂的古老文明,并长期以大国的文化辐射和力量震慑“协和万邦,不统而治”(《尚书·尧典》),维护了周边及整个亚洲的稳定。后人称秦始皇为祖龙,可谓恰如其分。

《大秦赋》剧照

反观西方世界就没有这么幸运。公元800年,查理大帝把群雄争夺的欧洲归于统一,有点类似于“秦王把六合”。然而,查理一死,他的三个孙子于公元843年竟用一纸《凡尔登条约》把统一的欧洲一分为三,即德、法、意三国,由此导致了欧洲千年的混战和地处欧亚边沿的英伦岛屿的坐大,至今他们想搞个形式上的“欧盟”也维持不下去,根本原因,就是查理大帝没有“秦制”,统一欧洲后,还是分封制。由此可见,秦始皇的伟大。

秦始皇代表的是历史发展的进步文化也可以从六国得到印证。当时的六国,要么割地求安,要么苟且偷安,要么被动应战,结果一一被灭。由此可见,与其说六国为秦始皇所灭,不如说是落后文化必然被先进文化所灭。

秦始皇为中华民族统一和壮大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是永远不会磨灭的。就此而言,秦始皇的缺点在他的功绩面前,不值一提。

历史上的秦始皇、查理大帝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一个政党一个集体一个人,如果不思进取,苟且偷安,那么,就不会有前途。我们认为,这便是秦始皇予以后世永恒启迪,《大秦赋》很好地表达了这一的主题。虽然在剧情上,《大秦赋》也有嫪毐、赵王偃等人物刻画上不合逻辑的肤浅等缺陷,但也因这一主题的跃然显现而使这些缺陷显得微不足道。

值得我们特别一书写的是,真正读懂秦始皇给后世启迪的人是中国共产党。毛主席多次肯定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人超过他的”;“解决中国的问题,须马克思加秦始皇。”毛主席还专门作《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历史上的最高权力者,没有人有过毛主席对秦始皇这么高的评价。

而且,写《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的时候,毛主席已经80岁了。这也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生动写照。

《大秦赋》剧照

今天,在台独势力嚣张的时代背景下,央视以鲜明的主题推出《大秦赋》,讴歌大统一,讴歌斗争和进取精神,不也正是向世界表达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实现祖国统一的决心么?不是特别振奋人心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