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能活多久,会不会早死?

文章主要作者吴伟民 ,来源《中华糖友》

“得了糖尿病会怎样?会不会死啊?”近日,网友“这一刻的平静”通过微信公众号发来了这么一句话。电脑屏幕这端的我不由得想,他的心情一定不像他的网名一样平静吧。

的确,在确诊糖尿病初期,很多患者都不会平静。

“自己到底还能活多久?”他一直纠结于这个问题!

通过与这位网友在公众号后台的交流,我了解到:今年46岁的李先生,是在国庆前后的一次常规体检中被确诊为糖尿病的。这让他不能接受,也很震惊。李先生认为,自己的年龄还不算大,平时生活中也没有吃太多糖类食品。他想不通糖尿病为什么会找上自己?在他看来,糖尿病应该就是吃糖太多才会得的病,而且更青睐中老年人,自己得糖尿病完全是个意外。

李先生的话不无道理,糖尿病不就是吃糖太多造成的嘛,这句话我曾听到很多人讲,其实这是对糖尿病发病最为常见的误解之一。虽然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缘由还不明确,但和遗传、肥胖、饮食结构、精神等因素都不无关系。尤其是不良生活方式,已经被确认为2型糖尿病的关键诱发因素,同时,糖尿病也越来越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很多未成年人也会得糖尿病。

在刚刚获知自己得了糖尿病的日子里,李先生过得非常痛苦。不仅饮食量变少,连睡眠也变得很差,整个人消瘦了好几圈(体重由168斤下降到120斤),家人很为他担心。尤其是在李先生通过上网查询发现糖尿病目前还是一种终身疾病、不能根治时,他整个人几乎到了奔溃的边缘。对照网上所描述的状态,自己几乎全部中招。李先生开始疑神疑鬼,只要身体有任何不适,他都会以为是糖尿病引发的,而且总是在反复地嘀咕一个问题,“自己到底还能活多久?”

“糖尿病原来也没那么可怕”

一次偶尔的机会,李先生邂逅了已经确诊糖尿病多年的张先生。在看上去“活得不错”的张先生推荐下,李先生选择瑞京就诊。这也是李先生确诊糖尿病以来,第一次为了糖尿病而走进医院。

在门诊主任宋双年和共同照护卫教人员多次沟通后,李先生慢慢接受了自己患有糖尿病的事实。

“既然事情已经无法挽回,那就控制好血糖,不再让病情加重,让自己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接受了多次咨询后,李先生对医生如此表态。

其实检查结果并没有那么坏,除了血糖偏高,李先生并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他所谓的“身体不适”大多都是自己吓自己。这下李先生放心了。医生给他开了降糖药,共同照护卫教师叮嘱他养成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按时测血糖的习惯,并教会了他很多与“糖”相处的实操技能,比如外出应酬如何饮食、配对血糖监测等等。

在宋主任的推荐下,李先生还报名参加了 瑞京糖尿病自我管理培训学校。

在糖尿病自我管理培训学校,李先生认识了很多和自己同病相怜的糖尿病朋友,这些人中,有好几位都是患糖尿病20多年的老糖友,他们神采奕奕、乐观健谈、依然生活的很好,这些都给了李先生战胜糖尿病的信心。现在,李先生经常和这些新认识的糖友一起活动,他们利用周末去徒步旅行、爬山、骑车等。目前,他的血糖控制也很不错,整个生活状态比确诊糖尿病以前还要好,他感叹道,“原来糖尿病也没有那么可怕嘛!”

其实在生活中,对于糖尿病,很多人都只是道听途说,因为缺乏对于糖尿病的认知,人们才会对它恐惧,视之为“夺命魔鬼”。其实,糖尿病患者只要正确认识糖尿病,拥有良好健康的心态,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来对待糖尿病,生活一样能丰富多彩!

向全球最长寿的糖尿病人榜样学习:

下面就来看看全球最长寿的糖尿病人的故事,探究她们长寿的秘密吧!

比起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要终身胰岛素素,血糖管理相对更难,但却有许多糖友对糖尿病管理得非常棒,值得大家学习,比如这一位90年1型糖尿病生涯,她注射过6万多次胰岛素!所以我们2型糖尿病友更应该无理由的管理好自己的血糖,健康长寿不是梦想!

她打6万多次胰岛素活了90多岁,学习!

1918年,Gladys Dull出生于美国北达科州,3岁那年的一次流感大爆发让她成了孤儿,6岁那年她又不幸被确诊得了1型糖尿病,不得不开始了漫长的与糖尿病作斗争的生活。她始终记得6岁那年自己第一次被注射胰岛素时的感受:“我疼得吱哇乱叫!那时注射胰岛素比现在疼得多,而且也很昂贵。”

除了需要坚持注射胰岛素和严格控制饮食以外,Gladys Dull认为自己的生活跟正常人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她结婚、生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且大部分时间里她都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做每件事。从6岁被确诊为1型糖尿病至今,Gladys Dull与糖尿病相伴了90个年头,注射过6万多次胰岛素。在这期间,她的丈夫、姐妹先后患病离她而去,但她却一直活到了现在。

兄弟俩先后患病,病史加起来长达154年

早在200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就介绍过一对兄弟的案例,哥哥Gerald当时已经90岁,弟弟Bob 86岁,兄弟都患有1型糖尿病,病史加在一起长达154年。

然而,病情并没有影响到兄弟俩的生活质量,他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比健康同龄人更健康积极。他们遵循医生的建议,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盐分的摄入,此外还在病情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进行锻炼:走路、慢跑、骑车、爬山、游泳……兄弟俩一直坚信:“生活之中有很多准则,你必须遵守,违背了,你的问题就来了。”

就这样,兄弟俩在糖尿病与胰岛素的陪伴下走过了许多个年头,哥哥Gerald不但获得了博士学位,而且最终担任了美国某公立学校院长一职。两兄弟都将他们长寿的秘诀归功于坚持贯彻健康生活方式,以及始终不变的积极心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