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考点:初高中文言文常见词“恒”的用法;今日文章:《聊斋志异》之《王成》(第七部分)
【第一部分】
【每日考点,小小拓展】今日考点:初高中文言文常见词“恒”的用法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古文中的常见词“恒”的用法
恒
例1: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解析:“恒”译作常常、经常
句译: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例2:适见斗鹑(chún)者,一赌辄数千,每市一鹑,恒百钱不止。(《王成》)
解析:“恒”译作常常、经常
句译:(王成)刚巧看见斗鹌鹑的场景,赌一次就是几千文钱,每买一只鹌鹑,(价钱)常常不止一百文。
PS:“恒”在古文中的常见意思是“常常”“经常”,而现在多表示“恒心”“恒久”等,注意古今用法的区别。
【第二部分】
【聊斋短文,小小练习】 今日文章:《聊斋志异》之《王成》(第七部分)
《王成》(第七部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
原文:亏赀十余两,悉脱去。早起,将作归计,启视囊中,则金亡矣。惊告主人。主人无所为计。或劝鸣官,责主人偿。王叹曰:“此我数也,于主人何尤?”主人闻而德之,赠金五两,慰之使归。自念无以见祖母,蹀踱(dié duó)内外,进退维谷。适见斗鹑(chún)者,一赌辄数千,每市一鹑,恒百钱不止。
练习:亏赀( )十余两,悉( )脱去。早起,将作归计,启视囊中,则金亡( )矣。惊告主人。主人无所为计。或( )劝鸣官,责主人偿。王叹曰:“此我数也,于主人何尤( )?”主人闻而德之,赠金五两,慰之使归。自念( )无以见祖母,蹀踱( )内外,进退维谷。适( )见斗鹑者,一赌辄( )数千,每市一鹑,恒( )百钱不止。
练习1:翻译划线的重点字词
练习2:翻译该段
【参考答案】
练习1:
通“资”,钱、钱财。
全、都。
丢失。
有的人。
过错、过失。
想到、考虑到。
小步徘徊。
刚巧、恰巧。
于是、就。
常常。
练习2:
(王成)钱财亏损十多两银子,把葛布全部脱手卖掉了。早晨起来,(王成)准备定下回家的计划,打开行囊看了里面,银子全丢失了。(王成)惊慌地告诉店主。店主没有所能想的办法。有的人劝说王成报官,责罚店主偿还。王成叹息说:“这是我的命数,店主有什么过错呢?”店主听说后认为王成很有德行,赠送五两银子,安慰王成让(他)回家。(王成)自己考虑到没有办法面见祖母,在里里外外地小步徘徊,进退两难。(有一天)(王成)刚巧看见斗鹌鹑的场景,赌一次就是几千文钱,每买一只鹌鹑,(价钱)常常不止一百文。
【第三部分】
【基础积累,小小补充】文常基础积累、知识拓展(赀、资斧、蹀踱、鹌鹑等)
《王成》本段王成贱卖葛布“亏赀十余两”,这里的“赀”通“资”使用,表示钱、钱财等。
【词语拓展】
资斧:通俗理解就是盘缠、盘费等,即古代人们外出办事、探亲等所准备的路费。
赠贻( yí):二者作动词都是“赠送”的意思,这里二词合用指赠送之物,可泛指各种赠送的礼品、钱财等,也可以包含朋友、亲人出发之前所需的资斧、盘费。
资:资助、(提供金银、钱财以)帮助等。一般也是表无偿赠送给别人的钱物。如《三国演义》第一回,刘备首次出现时,作者介绍了刘备贫寒的家境,但他自幼心怀大志,其叔父“因见玄德家贫,常资给之”,这里的“资给”也是赠贻的一种。
《王成》本段王成“自念无以见祖母,蹀踱(dié duó)内外,进退维谷”,这里的“蹀踱”指小步徘徊;这里的“进退维谷”指进退两难,语出《诗经》:“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王成》本段王成“适见斗鹑(chún)者,一赌辄数千”,这里的“鹑”即生活中一般说到的鹌鹑,是一种头小、尾巴短、不善飞行、擅长搏斗的鸟类。实际上“鹌”和“鹑”并非同一种鸟,《本草纲目》曾指出:“鹌与鹑两物也,形状相似,但斑者为鹌也,今人总以鹌鹑名之。”
日积月累,水滴石穿;小小基础,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