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课改理念,关注课堂细节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的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该怎么发展?如何将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落实在课堂上,体现在教学活动的每个细节中,是摆在我们每个教师面前亟待研究的问题。在新的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的组织形式等,都与原有课堂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区别。现就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处理好的几个细节谈点个人想法。

一、关于新的课程观。

新课改所有的课程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身上,通过学生的体验、感悟、思考实现课程价值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教师对教材必须有透彻的理解和体系上、结构上的把握。这种理解和把握表现在两个维度:一个是学科知识内在的规律和系统的知识结构以及知识的内涵和发展变化,且形成一套可操作的能让学生迅速建立这种知识体系的运作策略;另一个是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结区域创设问题情境,这是由教科书走向教材进而创生课程的生长点。一个教师如果只会教课本上体现出来的知识点,甚至只会按课本顺序讲一遍课本内容,举一些课本和教参上的例子,而不会结合学生的实际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不会设计一些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就不会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没有了交流、互动,课程的创生就成为一句空话。

二、关于继承与发展。

我们要运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原来的教学成果和失误。从教育意识上看,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就现实而言,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高中在应试教育的路上已经走得很远很远,这一块的教育教学亦已相当成熟,作为特殊时代特殊要求下的产物,这也无可厚非,而且其中的好多东西与课程改革也不完全矛盾,但假如要用课程改革适应当前的传统教育,那显然是荒唐的。我们应该改良现有的教育,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积极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中国多年的教育实践表明非此既彼、走极端的教育改革做法最终都是走向死胡同。去伪存真,去粗求精才是我们这次课改的应有之义。因此,对于新课标新课程,我们不必人为地给它涂上神秘的色彩;对于旧课标旧课程也没有必要过多地去抨击和扁低。一句话,对于传统教育教学我们不能全部抛弃,而是要扬弃和发展。

三、关于形式与内容。

从课堂组织上看,要正确处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课程改革强调教学形式多样化、活动化,提倡将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引进课堂,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要明确,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不能不考虑学生的实际,盲目追求形式,造成了大量有效教学时间的浪费。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形式要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保证活动的有效性。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要有效组织。如对探究、讨论的问题要有价值,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问题应具发散性,思维指向应多元化,要给足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使教学形式确实发挥实效。从学习方式上看,要处理好合作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明显特征。在课堂上给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但要防止有明确分工却无互助合作,有交流过程却没有交流成果,有热闹场面而没有思维碰撞,有个体评价而忽视群众评价的现象。

四、关于常识与关注学生。

从教学评价上看,要处理好尊重学生与正确导向的关系。《新课程标准》要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在课堂中,我们多用激励性评价。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赞赏每一位学生付出的努力,赞赏每一位学生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对自己的超越。是一种真诚的客观评价。既不能吝啬教师的热情,又要把握赞赏的层次、度以及频率,还要掌握每位学生的个性。一个人人都能轻而易举回答的问题亦给予过高的赞赏,会使学生怀疑教师的真诚。我们倡导赞赏,但必须注意赞赏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一方面,要勤于赞赏,哪怕是学生出现了错误,对其中点滴的创新思维也要给予肯定。另一方面又要注意评价的客观性,应真诚地纠正学生的错误,使学生明确是非。如果赞赏失去了针对性、客观性、适度性、真诚性,对学生的错误不加匡正,模糊的概念不置可否,赞赏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础教育的成功,是面向全体学生,每一个学生均能够得到发展的成功。要取得这种成功,教师必须学会关注与赏识。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综合实践课程、研究性学习),关注学生的思维火花,赏识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态度,赏识学生的探究精神、赏识学生的点点滴滴的进步,才能让学生走进自信,获得成功体验。

五、关于讲授方式

新课程提倡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多地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式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主体是学生,正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所说,这是为了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是为了“纠偏”。那种认为“学生自主学习了,教师就用不着讲授了”的观点,是把自主学习和接受学习对立起来的认识,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的糊涂观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究其实质体现了一种更加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它同教师适时、适度的讲授并非矛盾。正确的做法是,当讲则讲,应当自主、合作、探究时则自主、合作、探究。而不是不管什么内容、不论什么时候,一律都要学生小组讨论、探究,似乎不这样,就不是一堂体现课改理念的好课。如果当一位教师在应当运用讲授法的时候却不去用,而却让学生去讨论、去探究,那会使课堂教学出现一种新的形式主义。

六、关于“双基”教学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初期,有的教师在组织教学中,特别是在开设研究课、公开课的教学中,高度关注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而刻意回避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生怕扣上“穿新鞋,走老路,仍然是知识教学模式”的帽子。于是乎,想方设法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做文章,在“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方面出花样。

在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初期,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每一位教师均要牢牢把握住课程实施的底线。底线是基础,底线是核心,底线就是新的课程标准中新构建的知识与技能。这种新构建的知识与技能,与我们以前所熟练了解的书本知识是有差异的。如果不能够尽快掌握新构建的知识与技能,仍然用老的书本知识的框架来看待新的课程内容,就是底线没有把握住,基础与核心没有抓牢。

由此可知,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不是反对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而是要求我们研读课标,钻研教材,重新认识新构建的知识与技能,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注意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努力将学生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渗透与教学的全过程中。

七、关于多媒体技术

新课程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现在有一种倾向,特别是一些公开课、展示课、观摩课,教师往往把整节课的内容全部用多媒体来进行。过滥的使用,使教学情景过分晃动,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同时,不仅学生没有主体地位,教师也失去了主体地位。其实,多媒体有时也很落后,如有些填空题学生答的和预先设定的不一样,就再也按不出来。有的课虽有些板书,但忽视了板书设计,书写凌乱、随意,失去了传统的视觉优势。

特别是在一些课的评比中,甚至出现了“不用多媒体的课一票否决”,这样做的初衷可能是好的,但其负面影响令人深思。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好处当然很多,但多媒体毕竟是一种辅助手段,而一切手段再先进,也得服从内容的需要。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要务实使用,当用则用才好。

八、关于教学的反思。

教学反思应是教师在课后,结合各方面的教学信息反馈,对自己前一节或几节课教学行为及效果的分析与思考。教师是通过课后学生所反映的各方面问题,来分析判断在教学中所确定的教学目标、选择的教学内容、采用的教学形式及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指导策略是否适宜。教学反思中,有经验提练,也有不足思考。同时还要反思教学中是否达成了有效教学的三个要素,即学生的参与度,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度,如果你走近教室,就是学生的期盼,你就有了成功的有效教学的前提;制度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比例恰当、认知和体验有机的结合;学生在课堂上有效思维时间的长短。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取最多的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是有效教学衡量的重要标准。通过反思性教学可以使教师逐渐成长,不断的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教学反思应是教师用“心”来完成的是“有的放矢”,是完善教学的“良方”。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处处获得符合课改要求的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所要关注的教学细节远不止以上所述,只有研究关注各个教学细节,树立“细节决定成败”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明确新课改的方向,理解和刷新并落实新观念、新思想、新方法,站在时代的浪潮中,勇于探索课堂教学的策略,与其共生长,同发展,才能开创教育教学的新天地,圆满完成新一轮的课改任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