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读书】教育者的三种意识
在“美篇”中读到网友“剑锋”撰写的《让教育更明亮》一书的读后感,他说我的这本书唤醒了他内心中关于教育最为重要的三意识:人的意识,习惯的意识,责任的意识,只有在日常教育过程中渗透这些意识,教育才会呈现本身的明朗与幸福。读书能有如此的收获,我也身心愉悦呢。
常生龙:让教育更明亮
文/剑 锋
教育,简简单单的常被众生提及的两个字,自古至今有着许多论著去阐述这个名词,但大多不过是将相同的概念重复论述,抑或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这个概念,甚至可能有的时候欲图拔高它的立意和地位,将原本浅显的概念套作上哲学的范畴,这些未免有悖于教育的初衷。
教育不是一场戏,不是大起大落、恍然大悟的人生,教育应当是自始至终贯穿人生的过程,润物无声。我认为,曾经、甚至现在都认为教育并不是一件难事,并没有神化般的伟大,就像杜威所说,“教育即生活”,教育用最普通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化身在生活中。
真正困难的是如何成为一名教师,一名专业的教育事业从业者,如何在课堂上将知识深入浅出,如何在学校里育人以温良恭俭让的品性。
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和探索,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我品尝到了教育成果的甘甜,但更多的是隐忍了理想与现实冲突后的失落。可喜的是,我遇见了常生龙先生的这本《让教育更明亮》,全文逻辑清晰,维度全面,行文简洁,语言通俗,适合案牍劳形的一线教师明快地阅读。更难能可贵的是,一个物理特级教师能够融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众多学科知识于一体,让读者读来不觉得“为赋新词强说愁”,同时结合相关教学案例,能够使教师结合教学实际有所感触,能够真正豁然开朗。
当然,若仅有顿悟也是不足以的,雁过留痕,常先生的文字鞭策着我的自省,唤醒了我内心教育最为重要的三意识:人的意识,习惯的意识,责任的意识,只有在日常教育过程中渗透这些意识,教育才会呈现本身的明朗与幸福。
一,人的意识
越来越多的当代人逐渐认同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很多人成为人父人母之后,便忘了孩子其实也是个独立的个体,哪怕他年幼无知,哪怕他尚未独立,他都是一个全新的脱离于父母而存在的个体。他不是父母主观意志的承担者,不是终日只是读书的机器,可无奈你追我赶的社会大潮汹涌澎湃,这异化了的竞争意识裹挟着孩子在成长的路上磕磕绊绊前行。人们似乎已经剥夺孩子的“人的意识”于无形间,使得孩子不得不去跑、去争,宛如行尸走肉般三点一线地敲开每一天的大门,沦为现代化教育机器生产下的大同小异的零部件。
常先生也在文中提及了这一现象,他建议教师切忌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塑造孩子,要求孩子按照自己设定的路径去学习,将孩子锻造成为自己想象中的模样,附加自己的观念在孩子身上,这样往往导致师生之间关系的紧张和对立,使孩子逐渐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反观自身,这一年来时常会站在教师的高度去要求学生,而当孩子没有按照要求执行时,反而导致了双方都很疲累的状态。
那么,仅仅是唤醒对孩子“人的意识”就足够了吗?每每看到孩子们沉默寡言、精神萎靡、眼神涣散的样子,我便感到无比痛心,那是因为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下,孩子已经渐渐丧失对自我的追寻。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就像鲁迅先生选择从文启迪人们自救一样,教师不仅自身要树立起对孩子的“人的意识”,更要唤起孩子内心深处的“人的意识”,即苏格拉底所说的“认识你自己”,只有真正直面自己,才会更加正视人生,学会对世间事进行独立思考,形成真正的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习惯的意识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习惯”是一个很关键的词语,他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习惯是生长的表现。良好的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而言至关重要,这也是为什么自古至今哲人一直在强调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让教育更明亮》这本书第一章第一节就讲明了这一观点,要想教育更明朗,必须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仅是学习习惯,更是生活习惯,这也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定会三令五申的。
然而,比较无奈的是,在习惯所折射出的外在行为上,中日对比往往被人们信口拈来。比如日本的街头没有垃圾桶,马路却一尘不染,而中国街头每隔十米就有一个垃圾桶却还是可见垃圾,又比如日本公共交通排队井然有序,通过扶梯时会统一靠一侧站立,让出通道给赶路的乘客,而中国却截然相反混乱不堪。这些例子耳熟能详,似乎在谈国民的素质,但实际上切割成小点,落实到个人,折射出的是中日民众对同一件事的习惯不同。日本的严谨认真是享誉世界的,所以做任何小事都已养成认真严谨的习惯,而中国则相对而言比较随性,没有注重对细节的习惯培养。
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着责无旁贷的教育意义,毕竟国民素质的提升依靠的正是我们每一个人,作为施教者更是要自身具有良好的习惯和端正的品性。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习惯的建立在人的成长发展阶段早期就已经形成了,而这主要取决于家庭教育,直接关乎父母的教养方式,其次才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幼儿园以及小学低段的教育工作者尤其需要正身,引导孩子在逐步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习惯。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一旦幼年时期播下善意的种子,将来必定能收获人间的和谐与温情。
作为一名中学教育工作者,如何加强孩子的习惯意识,也是我一直在苦苦探索的,一系列的明文规定和奖惩措施,看似让孩子产生了一种习惯,但事实上这只是一种被动性习惯,杜威认为,各种习惯和智力脱离到什么程度,这种习惯变成呆板的动作的方法,或者变成奴役我们的动作方法就到什么程度。也就是说,脱离治理的习惯仅仅只是呆板机械的重复性动作而已,没有思维、没有意识的习惯只能使生长停滞不前。所以,教师要有敏锐的嗅觉,促进被动性习惯转变为主动性习惯,常先生在文中引用到的心理学知识更是值得深思钻研,化消极为积极,适时地予以孩子相应的引导。
三,责任的意识
可能是现代化发展的产物,能够越来越明晰地感受到个人主义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的影响力,这里并非指责个人主义,而是越来越多的人们只关注自身,只注重自身的得失,这种自私与其说是一种精致的利己主义,不如说是一种漠视的保守主义。日本有一个反思短片,名为“反社会人格”,短片中用小女孩的口吻道出一个当下的社会现状——“对别人好毫无意义,因为根本没人在乎”。因为,没有人意识到维护这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己身的责任。
当冷漠已经成为常态,善良反而格格不入,我们的社会并不是缺乏善意,只是越来越多的人遇事更多地选择隔岸观火的保守举措,不再挺身而出。这在学生群体间亦可见一斑。大扫除的时候,有些孩子做完值日后大声谈天说笑,却不顾仍然在卖力付出的其他人;自修课的时候,成绩好的班委明明有立场可以指正影响班级纪律的人,却选择漠然沉默;班委竞选的时候,有才干的孩子在权衡利弊之下选择隐匿于人群。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不知该为孩子们超前地深谙独善其身的思想而欣慰还是忧戚,他们过早地接触明哲保身的理念,却也在这一瞬间,放下了生而为人、身处其间的责任意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成为他们的最后一道底线,这是可悲而可叹的。
在这一点上,常先生的《让教育更明亮》给了我启发,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要唤醒孩子的公民意识和生命自觉。让孩子能够通过具体的社会时事明确自身的公民身份,强化身处其间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培养孩子对生命的感知力,不仅仅是自身生命,更包括他人生命以及外界环境。与这个社会建立的桥梁越多,感知越细腻,就越能够激发孩子的存在感,从而激发出与之相关的责任感。
诗人可以探索死亡,而教育应该探索生命。每一次阅读,都是对教育策略的反思与完善;每一次反思,都是对教育观念的重塑与再建;每一次重塑,都是对教育幸福感的促进与提升。身为教育工作者,必然决然会受到乌云的困惑,但每一次探索与总结,才会让前方变得更加明朗,让这份沉重的事业更有幸福感可言。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