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吞枪结束36岁生命的她,曾为30万冤魂奔命

南京大屠杀过去83年,在悼念30万同胞的亡魂时,在致敬无数为战争牺牲的英雄时。有一个人,同样不应该被我们遗忘。

她没有亲历过战争的残暴现场,也没有沾染过一丝腥风血雨,却日夜兼程,不辞辛劳地为死于这场战争的30万同胞奔命。

1.

1968年3月28日,位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一个华人家庭里,一个名叫张纯如的女孩诞生了。

张纯如的父亲是美国理论物理学术界的佼佼者,母亲也在从事生物化学的研究工作。

出身书香门第的她,自小就很有想法。

每次饭桌上的讨论,她总是滔滔不绝地发表意见,坐在一旁的弟弟常常说不过她。

张纯如不但有想法,还喜欢用写作的方式去表达想法。

在她看来,写作的意义不是玩文字游戏,而是通过文字传播良知。

有了对文字的敬仰,张纯如的人生方向也发生了转变。

20岁那年,她放弃了即将到手的计算机专业学位,转学新闻专业。

毕业后,在美联社和《芝加哥论坛报》担任记者的同时,张纯如还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了写作硕士学位。

从那时起,她开启了专职写作的生涯。

当然,在确定人生方向的同时,张纯如的爱情也悄然来临。

一次学生联谊会上,身材高挑,落落大方的她与一位白人男孩一见钟情。

双双坠入爱河的两人,很快成为夫妻。

有了亲情的呵护,爱情的加持,以及对。张纯如的人生,似乎一直朝着美好的方向行驶。

然而,一切美好从她选择史实写作这条道路开始,便注定了饱受艰辛与磨难。

2.

1994年12月,张纯如在加州第一次看到南京大屠杀的黑白照片。

身体里流淌着中国血液的她,无法抑制内心的愤怒。

从那以后,她开始查找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资料。

她清楚地记得,年幼时就从父母的口中,听说过南京大屠杀的残酷历史。

可令她不解的是,所有的英文非小说类书籍里,竟然没有一本提及这段本不应该被遗忘的历史。

为了揭露真相,张纯如开始走访南京。

生长于美国的她,因为不适应南京的气候而感冒,但这丝毫不影响她寻求真相的决心。

那段时间,张纯如所有的时间都用来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寻访日军暴行发生地以及翻阅国内资料。

她每天至少工作10小时以上,虽然她的中文水平一般,很多中文资料都需要有人翻译,但她对于求证事实的态度十分严谨。

听不懂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方言,她就用录音笔录下来。

为了不歪曲事实,她常常会把美国材料与中文材料进行核对。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张纯如最大的收获就是找到了《拉贝日记》和《魏特琳日记》。

这两本被保存在德、日、美、中等国家档案馆里的日记,详细地记录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行。

有了这些铁证,有了深入的调查以及张纯如忘我的投入。1997年12月,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出版了。

3.

这本书的出版,在一个月内就打入美国最受重视的《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这本书的问世,使西方国家对于二战时期日军对中国人民实施的暴行,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但同时,它也迎来了日本右翼势力的不满。

对于许多不愿正视历史的日本人而言,张纯如的书是对他们的“公然挑衅”。

他们不仅公然污蔑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是“非常错误的描写”,还试图在有关研讨会上颠倒是非。

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虽然在西方国家引起剧烈反响,但在日本的出版却遭到10年空白。

不仅如此,她还得面对来自日本右翼势力的报复和骚扰。

为了还原历史真相,她必须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她面对的是血淋淋的史实,不是杜撰出来的非纪实类文学。

每当写到那些残酷至极的事实时,她都痛苦不已。

她经常气到发抖、失眠做噩梦、体重减轻、头发掉落,甚至是抽搐。

终于熬过最艰难的日子,书写成了。但随之而来的不仅仅是赞誉,更多的是威胁和恐吓。

她不但要不断变更电话号码,还不敢透露家人的任何信息。

那段时间,她抑郁了。医生给她开了很多药,但都无济于事。

2004年11月9日,张纯如吞枪自尽于自己的车内。

那年,她36年。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年幼的儿子,以及一份势头正盛的事业。

4.

张纯如去世前,正在进行第四本书的工作。

她当时准备写一本二战期间在菲律宾巴丹半岛和日军作战的美军坦克营官兵,被日军拘禁并残忍虐待的书。

但在去往菲律宾调查的途中,张纯如就已患上抑郁症。

从那以后,她的状态一直很不好。

自《南京大屠杀》开始,到去世时未完成的第四本书,张纯如接触的都是人性最恶劣的一面。

张纯如曾说:写作使她对人性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人什么事都做得出,既有做出最伟大事业的潜能,也有犯下最邪恶罪行的潜能——人性中扭曲的东西会使最令人难以言说的罪恶在瞬间变成平常琐事。

她对真实的探索,对真相的执着,对揭露人性丑恶面所产生的愤怒与绝望,或许才是患上忧郁症的根源所在。

张纯如有一个不同寻常的作息时间。她每天下午五点起床,夜里丈夫睡后她才起身工作。

她这样做不为别的,只为创造更加安静的写作环境,以确保写作时的投入。

如今,南京大屠杀已经过去83年。那些不该被遗忘的30万亡魂里,也有一个曾经为他们奔命的年轻女子。

她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表达一种真实的声音。

遗憾的是,她想撑起整个天空,但她的战场无涯,敌人难数。而她个人的体力精力有限,当到达心理负荷极限时,她牺牲了自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