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东路与范氏牌坊

中山东路与范氏牌坊

王宽平

明朝永乐年间,朱元璋封十子朱檀就藩兖州,升兖州为府辖四州二十三县,城池扩大了一倍,开启了兖州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当年从鲁王府至南城门是兖州城的中轴线,从中御桥向东西联结东御桥、西御桥至东西城门,有一条东西长街。此街以中御桥为中心,往东是御东大街,往西是御西大街。规划之初这条街就按当年能通五马大车的宽度设计,所以也有人称此街为“五马大道”。当年这条街是兖州城里最繁华的商业中心、物资集散地和达官贵族人家的府邸集中的街道。汤郡马府、汤园、范太仆门、甘氏书楼、侯家大楼等名门望族的府邸设在路两旁。沿街商铺、饭庄、钱庄、银楼等老字号林立,各商号门前的招牌、招旗、匾额、酒幌、产品广告琳琅满目,争奇斗艳。生意兴隆,人气鼎盛、热闹的氛围里,凝聚着传统文化底蕴和淳朴的生活艺术,其中以御东大街尤为繁华,堪称为兖州的“王府井”。

明代,武定侯郭英在建鲁王府,扩建兖州城时就规划在最繁华,地势最高的御东大街上,建起规模宏伟的汤郡与府和汤家花园,汤家花园也被人称为汤园。

明代末期,从江苏随鲁王定居兖州的范氏后裔范廷弼、范淑泰父子,在朝为官地位显赫。1634年,工科给事中范淑泰奉旨监修庆陵有功,竣工后官加一级。崇祯皇帝降旨为范氏在家乡兖州建两座功德牌坊。第二年范淑泰为母丁忧,他趁在家丁忧三年期间,广招天下能工巧匠,在范家大门两侧奉旨筹建两座范氏牌坊。

范氏牌坊的建造过程,民间多有传闻,笔者认为是范淑泰利用修建十三陵中的庆陵时,认识的巧石匠,结合他在民间选的能工巧匠,共同完成的这个工程。

建造雕刻范氏牌坊的匠师们,娴熟地运用各种雕刻工艺的技法,刀工精细而圆润,纹理规整而细致流畅。将各种人物的心理活动与丰富的想像力融为一体,将数千年以来的神话、民间故事与范氏一门忠君爱国的功绩相结合,再衬以珍禽异兽、奇花异木,其题材丰富多彩、故事引人入胜,包涵了中国人的集美思想,在视觉上以人以华贵高雅之感,极具文化品味,艺术感染力和观赏价值。两牌坊上的大小龙形石雕和圣旨匾额更为名坊增添了皇家的神圣和威严。

范氏牌坊石雕的雕琢之精,之细、之完美,当年在全国当属首屈一指,请当年礼部尚书、大书法家王铎书写坊额,坊表,更为范氏牌坊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范氏牌坊堪称为“天下第一坊”,中国石雕瑰宝,也有人称是刻在石头上的《清明上河图》。

范氏牌坊建成后的三百多年里,受到中外学者、摄影家、建筑学家、旅游家的赞赏和青睐。范氏牌坊成为了兖州的地理性标志和名片,外地人来兖州没见过范氏牌坊,就算没真正来过兖州。1907年德国建筑师恩斯特?柏石曼来兖州考察明清古建筑,用相机拍下范氏牌坊,用在他编著的《如诗如画般的华夏古建筑》一书中,清末外国传教士纷纷来兖州拍摄范氏牌坊,随之范氏牌坊的辉煌被越传越远。1936年,世界艺术博览会评比范氏牌坊为“世界美术第二名”。之后范氏牌坊的照片多次出现在中外画册上。

明清时期,御东大街两侧,受皇封的几家官宦世家的建筑上,带龙头、龙纹的石雕、砖雕、木雕,是这些家族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也是这些古建筑上的灵气和美感所在。

昔日,御东大街北邻的府河穿城西流,是泗水、曲阜经泗河、府河、洸府河通济宁的航道,这里曾是灯光流火,夜不罢市的水旱码头。路两旁的人家枕河而居,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景观,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感受着这翠玉般的静谧和美好,各家都有通往河中取水的后门或胡同。滔滔不绝、清澈甘甜的泗河水,常年流淌,养育了一代代兖州人。有诗人赞此河曰:“络河渠如肠胃之滋润,为古城文风地脉之所系”。

岁月如梭改朝换代,御东大街上的也不止一次地演绎着名门望族之间的府邸、田园兴衰更替的变革。当地自古有“富不过三代之说”,其中汤氏与范氏两大家族之间的变革尤为明显。明代末期,范氏祖孙进士,范廷弼、范淑泰父子同朝为官,作为一家新起之秀,范氏先买了汤氏花园,大兴土木建范府,又在坐南朝北的大门楼两侧建两座功德牌坊,范淑泰为国捐躯,朝廷赐他为太仆寺卿,范府改名为范太仆门。清代中期,汤氏后裔又奋起,重振家业,买回了自家的汤氏花园易名“汤园”。樊英民先生在“范淑泰故居?汤园”一文中引用济宁人、江南监察御使李莹《滋阳瞻范太仆故宅》一诗中记:

“鲁王宫殿渺无存,犹说当年太仆门。……旧迹已随明社改,谁披谏草省危言?” “公遇变,巷战死。数世后,宅归汤氏。厅前有余柏一株,相传为公手植”。

李莹在《过滋阳汤氏旧园》诗中记:“少小频来宴此园,两重亭子数重轩。撑天柏影盘荒径,蔽亩藤阴亘古垣。……烟云变灭呼惆怅,犹喜襄阳旧刻存”。

此诗注解中说明,范氏原居的汤园假山石壁上,镌刻米芾的草书《天马赋》一段尚存。民国初年,中御桥东街的候家大楼里的主人清末秀才侯敬修,多年是滋阳县文庙的祭祀活动的主持人,他还是山东省法政校员、孔庙司乐官、滋阳第二届孔道学会会长、书法造诣深厚。1920年被邀请到峄山书写“南天门”、《重修南天门碑记》、《重修峄山灵岩侯阁碑记》现仍存于峄山(见封底图)。他的两个儿子侯尊武、侯尊召是国民党军官、抗日烈士。

1928年,汤郡马府部分建筑设立滋阳县立职业学校。建国后为设立过尼山专署公安处。侯氏古建筑拆除后,先后建了百货公司、药材公司。

沧海桑田,时代变迁,1925年,为纪念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御街东西大街改名为中山东路、中山西路。从“文革”运动中,范氏牌坊被破坏,到上世纪末的旧城改造中,该街上的明清古建筑大部分被拆除。2010年,兖州市政府把仅存的几座老建筑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兖州区政府在旧城改造中,对明代汤郡马府,清代甘氏书楼。采取保护措施,决定以修旧如旧的方式重修,不久重修后的汤郡马府、甘氏书楼将展现在世人面前,今后的兖州人还能从这重修后的明清古建筑里,寻找中山东路名门望族的历史人文信息。‍

(0)

相关推荐

  • 中国古建筑丨牌坊 ​​​​

    中国古建筑丨牌坊 ​​​​

  • 山东作家‖【李家疃】◆成素贞

    作者简介 成素贞,女,山东省邹平市黛溪小学教师,高级教师职称,从教 三十多年,潜心教学,热爱文学,喜欢旅游和写作,多篇散文在<齐鲁文学><山东散文><滨州文学>&l ...

  • 兖州范氏牌坊与明十三陵之间的故事

    兖州是古九州之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其中,号称"天下第一坊"的范氏牌坊就是兖州著名的地标,它的精美冠绝一时,虽然十分惋惜,它已经消失在兖州人的目光中,但它所隐藏的秘密仍然值得我们 ...

  • 稀见墓志(四)—唐代《范氏夫人墓志》(图...

    稀见墓志(四)-唐代<范氏夫人墓志>(图1),墨书上石. 与传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铭>(图2-9)帖本比较起来看,可以发现什么呐? 是不是有时候会怀疑,所谓唐代碑石书法风格的形 ...

  • 著名的晋察冀范氏三姐妹,分别嫁给了三位开国将军,一位上将一位中将一位少将

    抗日战争中,河北阜平县有一个远近闻名的革命家庭,老大范成儿,是村委会第一任主任,老二范茂如是基层交通站站长,老五范颖高是中共地下党员.他们养育了范景新.范景明.范景阳三个女儿.在父辈的影响下,女儿们也 ...

  • 走进游埠镇坭桥村:连畈范氏为范仲淹后裔

    走进游埠镇坭桥村:连畈范氏为范仲淹后裔 坭桥村位于兰溪市游埠镇政府驻地西1500米.村民委员会驻地坭桥自然村,村以驻地得名.地处三江平原,区域面积1.0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908亩,山地575亩.下辖 ...

  • 走进游埠镇范院坞村:范氏为范仲淹后裔

    走进游埠镇范院坞村:范氏为范仲淹后裔 范院坞村位于游埠镇的北面,据游埠镇5公里,东临游埠溪,南连本镇倪家村,西靠七里坪农场,北接水亭畲族乡下方泉村.村民委员会驻地范院坞自然村,村以驻地得名.系畲族聚居 ...

  • 槎村范氏

    槎村范氏 提要:槎村范氏,槎村,不少地方有此名.有深珠高速麻涌口的川槎村,务源县的汪槎村,有高要市的黎槎村 槎村,不少地方有此名.有深珠高速麻涌口的川槎村,务源县的汪槎村,有高要市的黎槎村,佛山市的奇 ...

  • 【淅川史话】之四十:淅川范氏的起源及历史影响

    (南水北调淅川移民展览馆历史文化展厅<文仲请范蠡>塑像群) 范蠡是范姓始祖范武子的玄孙,并被视为顺阳(今淅川县)范氏之先祖.此后,淅川顺阳范氏家族中,涌出了许多历史名人.两晋南北朝时期,更 ...

  • 芷芳岗村:龙门范氏代不乏人

    芷芳岗村:龙门范氏代不乏人 芷芳岗村位于兰溪市兰江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7500米.村民委员会驻芷芳岗得名.地属丘陵,区域面积1.03平方公里,有耕地579亩.水面13亩.辖芷芳岗.前刘2个自然村,16个 ...

  • 范氏家族 | 北宋“第一流”的范仲淹,他的家族为何能绵延八百年之久?

    提到范仲淹,我们最熟悉莫过于他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但能被后人称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范仲淹凭的可不止他的文墨. 作为文臣,他诗词文无一不通,留下诸多名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