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考官出上联: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神童巧对下联,被封为秀才 2024-06-16 21:32:01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的基本规则简单,限制少,成为了一个能够让各类人都登上的大舞台。普通百姓,文人官员,皇帝王侯,只要拥有基本的对联常识,没有谁会受到限制。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借对联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想法,可消遣,可切磋,也由此诞生了不少有趣的故事。 历史上有很多有名的大才子,年纪还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给会吟诗作对,常常语出惊人,往往被人们称为“神童”。比如明朝时期的李东阳,才4岁左右就去面见皇帝了;“神童”考核的时候,皇帝出了一个上联:“螃蟹浑身甲胄。”他想也没有想,对出了经典下联:“蜘蛛满腹经纶。”令皇帝另眼相看。 我们今天的主人公也是一个“神童”。他小小年纪,就通过与主考官对对联,让主考官和众考生非常佩服。主考官出上联: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神童巧对下联,被封为秀才。 那天下着大雨,他是被他爹背着到考场的。虽然他才高,但是毕竟只是个孩子,人短腿更短。也正是因为这样,主考官看到他们父子的时候,还以为是来看热闹的呢,差点没有把他们俩轰出去。知道要考试的人是个小孩子后,主考官有点不信,就想先出个上联考一考他,上联:“炉捧胸前暖”。 神童想都没想,就说:“风吹背后凉。”这个下联不仅对仗工整,还指出了用手炉取暖的不足之处,对得很妙。主考官听了,只觉得不能把他当做一般小孩子来看待,于是出了一个很有难度的上联:“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 为什么说这个上联又难度呢?上联前半句是实景,莲藕就是长在泥里的嘛;后半句就将莲藕比作了玉管,还将其拟人化——通地理的,大多是饱读之士。运用了修辞手法,又不让人觉得刻意,是很妙的一个上联。那么下联就不是那么好对的了。 但是这并没有难倒我们的主人公,神童只是略想了一下与莲藕有关的事物,对道:“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前半句也是写的实景,后半句将荷花还没有绽放的花苞比作朱笔,“点”字也是拟人的手法——这个下联,对得很巧妙,选了与莲藕相关联的植物,增加了上下联之间的联系,可以说是非常经典的下联了。不只是主考官,在场对得考生听了,都对神童佩服不已。于是主考官直接封神童为“秀才”了。 赞 (0) 相关推荐 【一联多对】《》上联: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下联:?》 上联: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 下联:花好月圆举案齐眉结新婚 上联: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 下联:杏熟叶黄妙笔生花香果林. 上联: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 下联:功圆果满滴水穿石尽秒才 上联:荷败莲残 ... 知府千金招亲,出上联:“孙权嫁妹,有备而来”,穷书生巧对下联:勾践寻仇,无施不可 古语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以此来告诫年轻人,要好好读书,长大后考取功名,才位极人臣,那么,就会赚到很多的钱财,娶到美娇娘.因此,在古代,相较于白丁,读书人的地位往往 ... 和珅出上联“三斤四两五花肉”,纪晓岚巧对下联,和珅忙下跪认错 和珅出上联"三斤四两五花肉",纪晓岚巧对下联,和珅忙下跪认错 在古代的时候,流传下来不少俗语谚语,以及对联文化,人们贴对联可不只是为了好看.怀念.喜庆,而是为了镇宅驱邪,每到年关, ... 寡妇上联:“长巾帐中女子好”,年轻樵夫巧对下联,寡妇羞红了脸 寡妇出上联:长巾帐中女子好,少女更妙,樵夫对下联,抱得美人归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对对联便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的体现.古代文人墨客之间是能够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来比较才学的高低. 他们不但要考虑格式对仗的工 ... 才子出上联:墙边柳,枕边妻,无叶不青,无夜不亲,神童巧对下联:笼中鸟,仓中谷,有架必跳,有价必粜。 李开先的爷爷名叫李聪,也是一位读书人,在当地非常受人尊敬.在李开先7岁那年,恰逢李聪过60大寿,为此李家人广邀亲朋好友,希望为老寿星办一次热闹的寿宴. 寿宴当天,不仅十里八乡的亲朋好友都赶来为老寿星祝 ... 官员出上联:响水池中池水响,路过农夫对出下联:“黄金谷里谷金黄”。,堪称经典! 我国的对联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期的对联又称为楹联或者桃符,通常是刻在桃木上的对子,然后悬挂在大门两侧.桃符是对联的前身,据说可以起到驱邪的作用.后来随着造纸术的普及和应用,纸张逐渐取代了桃符, ... 清朝考官出上联:“闲看门中月”,9岁小孩对出下联,众人称赞 <四书><五经>是古人学习的基础"教材",但凡有些学问的人,他们都有着较深的诗词功底,经过唐.宋两代的发展,使诗词文学的水平达到了巅峰时期,随口成章亦是常态 ... 才子出上联:“墙边柳,枕边妻,无叶不青,无夜不亲”,神童巧对下联:“笼中鸟,仓中谷,有架必跳,有价必粜。”粜(tiào) 口十心思思父思母思妻子。下联: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皇恩。 李开先的爷爷名叫李聪,也是一位读书人,在当地非常受人尊敬.在李开先7岁那年,恰逢李聪过60大寿,为此李家人广邀亲朋好友,希望为老寿星办一次热闹的寿宴. 寿宴当天,不仅十里八乡的亲朋好友都赶来为老寿星祝 ... 乾隆下民间讨水喝,出上联”庭院草深径难寻“,院中一女子对下联”龙门红鲤入蓬门“,,乾隆偷偷跑掉了 乾隆下民间讨水喝,出上联,院中一女子对下联,乾隆偷偷跑掉了在中国的历史传承文化有很多形式的表达,其中古代文人们最喜欢的就是对联,他们不喜欢直接把一段话说出来,会用一段很有意境的诗句来表达,比如这么一句 ... 古代官员出上联:“响水池中池水响”,农夫的下联堪称经典 查看对联知识技巧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名对数不胜数,也出现很多对联的"达人".比如宋代的大文豪苏轼,就是一位对联高手:明代的大才子唐伯虎.号称对联大师的解缙,也都在对联上有着很深的造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