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宋朝,饮茶学问知多少?

自唐陆羽著茶经后,茶便渐渐成为无论是高门雅士,还是平民百姓都乐于享有的事物。

到了宋代,茶文化几乎达到巅峰,成为人们的“每日开门七件事”之一:柴米油盐酱醋茶。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不过需要提醒一句,宋人的饮茶法,跟今人的开水冲泡法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本期我们就来说说宋人的饮茶文化。

/茶上作画:点茶法

宋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对艺术之美的追求,让现代人十分向往,据说宋朝喝茶擅长在茶上“作画”?

其实这种茶上作画的手法便是宋代点茶法。

古书中曾这般记载:“碾茶为末,注之以汤,以筅击拂”。

点茶的形式有些类似现在的速溶茶。

宋朝人在点茶之前先碾茶,用纸将包好的饼茶锤碎,然后将锤碎的茶放于茶碾之上碾成粉末,再将粉末用茶箩过筛,因为茶末放久了会变色,以至影响茶汤品质,所以要随用随碾,可见该技艺之考究。

苏轼《送南屏谦师》诗曰:“道人晓出南屏山, 来试点茶三昧手”。

此外,点茶法来源于唐代煎茶法,但步骤却比唐代的煎茶法更为精细、严密。而日本的抹茶,即是借鉴宋朝点茶发展而来。

/点茶技艺

说起点茶的技艺步骤,那可是相当繁琐。

首先泡茶之前先煎水,宋朝对候汤要求与唐代是一样的,但宋朝人煎水用的容器与前人不同,他们用水瓶之类的容器取代了大口的鍑。

蔡襄在《茶录》中云:“瓶,要小者,易侯汤,又点茶、注汤有准,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或瓷、石为之。”

而后须将研细茶末放入茶盏,放入少许沸水,先调成膏。

所谓调膏,就是视茶盏大小,用勺挑上一定量的茶末放入茶盏,再注入瓶中沸水,将茶末调成浓膏状,以粘稠为度。

接着就是一手点茶,通常用的是执壶往茶盏点水。点水时,要有节制,落水点要准,不能破坏茶面。点茶用水以“活”为上。点茶总共要注水七次,使茶末与水交融。

与此同时,还要将另一只手用茶筅旋转打击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泡沫),称之为“运筅”或“击拂”。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注水和击拂是同时进行的。

怎么样,点一盏茶不容易吧。

/如何判断点茶是否成功

既然点茶已上升到技艺层次了,那么自然有相应的成果评测。宋朝人经过试验,总结出两种方式来判断点茶是否成功。

看汤色

茶汤色泽纯白者为胜,青白、灰白、黄白为负。

汤色能反映茶的采制技艺,茶汤纯白,表明采茶肥嫩,制作恰到好处;色偏青,说明蒸茶火候不足;色泛灰,说明蒸茶火候已过;色泛黄,说明采制不及时;色泛红,说明烘焙过了火候。

看汤花

汤花持续时间长短决定其品质。

宋代蔡襄《茶录》载: “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钞茶一钱七,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开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

宋代主要饮用团饼茶,调制时先将茶饼烤炙碾细,然后烧水煎煮。

所以,要点出效果最佳的茶汤,要注意三点。

首先是注意调膏,其次则是要有节奏地注,最后是茶筅击拂得视情况而有轻重缓急的运用。

/全民参与的分茶与斗茶

因为对饮茶的热爱,宋人也形成了一套很有讲究的茶艺,叫做“分茶”。

点茶对茶末质量、水质、火候、茶具都非常讲究,分茶则是一种将“点茶”点出了新花样的高超技艺。

北宋《清异录》载:“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茶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幻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

这有点类似现代中档咖啡店玩的花样:利用咖啡与牛奶的颜色搭配,调配出有趣的图案。

而除了分点之说,宋朝也流行“斗茶”,即几个热爱茶道的朋友,聚于一起,分别煮水分茶。

这可不是仅仅在士大夫之间盛行的贵族活动,斗茶之风从一开始在平民阶层就流传广泛。

/公共休闲区:茶坊

也正是由于这种自上而下形成的统一风气,宋代城市中茶坊才变得比任何朝代都兴盛。

《东京梦华录》载:“朱雀门外以南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街心市井,至夜尤盛”。

而北宋被灭国后,宋高宗赵构南宋虽然逃到杭州的样子颇为狼狈,但举国上下在对茶的享受上却也不遑多让。

吴自牧的《梦粱录》载:“临安处处各有茶坊。”如俞七郎茶坊、朱骷髅茶坊、黄尖嘴蹴球茶坊、一窟鬼茶坊、大街车儿茶肆。

宋朝茶坊种类繁多,倒也不仅仅是单纯饮茶的私人所在。茶坊实质意义上当是宋代城市社会的公共空间,并由此区分出了各个阶层和领域。

比如清雅的茶坊是士大夫“期朋约友会聚之处”;高端的茶坊可供“富室子弟、诸司下直等人会聚,习学乐器、上教曲赚”;大众茶坊则是“诸行借工卖伎人会聚行”的场所;还有“楼上专安着妓女,名曰‘花茶坊’的”,“非君子驻足之地也”。

此外,高档的茶坊布置得非常雅致。

《梦粱录》载:“汴京熟食店张挂名画,所以勾引观者,留连食客。今杭城茶肆亦如之。

这点类似今日的咖啡馆等公共区域,喜欢以名人字画抬高格调。

其实细究原因,茶坊之兴盛,还是得益于两宋长时间的经济繁荣所带来大众生活水平的富足。我们常常说弱宋弱宋,但不得不承认,宋朝当时的经济实力的确是世界第一。

只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奢靡颓丧之风任何时代都必须杜绝。

21世纪,正是新中国经济实力突飞猛进的时期,在享有改革开放成果的同时,我们也要居安思危,不能忘记上个世纪落后所带来的耻辱,更不能像宋朝那样举国上下蔓延起慵懒享受的风气。

(0)

相关推荐

  • 宋代的点茶文化你了解了多少?建盏为什么是点茶的标配?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说起茶,小编就想聊一下宋代的点茶文化了. 第一次听到点茶这个词还是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部电视剧了解到的,进而建盏也进入到广大观众的视野中,电视剧里点茶的画面也 ...

  • 唐宋茶谈(五)

    唐/宋/茶/谈 (五) 相比唐朝,宋朝的饮茶之法更进一步.宋人们制出如雪如尘的茶末,将其融入于细腻的点茶技艺中,将其带到精彩的斗茶赛上,哼唱着独属宋朝茶文化的韵律. 如今,虽然寻常人的饮茶之法已经不像 ...

  • 经典回顾 | 点好一盏茶,方知器暖心肠

    茶器与茶文化之间是互为载体的关系       茶叶发展到宋代,分为两类:一类叫做片茶,片茶即团茶,也是饼茶.一类就是现在的散茶,在当时也称为草茶.叶茶.宋人饮茶是以末茶为主,也就是现代点茶用的茶粉.无 ...

  • 一起穿越到宋朝,度个周末如何?

    宋朝(960年-1279年)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了,当时的宋朝繁华而开放,"八荒争凑,万国咸通",不但商业氛围十分浓郁,文明程度也达世界水准. 所以宋朝人的周末生活也是相当丰富自在, ...

  • 穿越去宋朝

    <清平乐>剧照 从<知否>到<清平乐>, 宋朝美学逐渐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可以说,没有一个朝代, 比宋朝更懂生活.更懂美. 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言:"华夏民族 ...

  • 如果穿越到宋朝,你最想见谁一面?| 赠书

    各位旅客朋友大家好,欢迎乘坐本次列车,本次列车是MT0011号时空穿梭车,由现在开往过去,本次列车乘务组全体工作人员为您提供全方位自助式服务. 请保管好私人物品,列车全列禁止拍照,如有违反者,乘警将依 ...

  • 让我们穿越去宋朝

    文澜读书岛第75期 嘉宾:历史文化作家 陈华胜 时间:2021年4月10日(周六)下午14:00 地点:南宋书房 文澜读书岛钉钉群(群号30165944.33871278)视频直播 分享图书简介: 与 ...

  • 提笔解新词(7)---穿越回宋朝

    提笔解新词(7)---穿越回宋朝 赴洛阳的车上,浑浑噩噩,竟然开始莫名的喜欢宋的小资情调,喜欢宋的士大夫精神. 穿越回宋朝 穿越回宋朝,梦一回清明上河图上跑离骚: 爱恨是种煎熬,喜欢这满楼红袖为我招: ...

  • 圃苏06 方田均税 真的是从现代穿越回宋朝的新法吗?

    圃苏06 方田均税 真的是从现代穿越回宋朝的新法吗? 对于新法,苏轼一直持强烈反对意见,但这次来到基层,对于其弊端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比如方田均税法,这是王安石一系列新法中,最为后世推崇的一条变革措施 ...

  • 看完《大宋的智慧》,来看看这几本主角穿越到宋朝的高品质小说

    看完<大宋的智慧>,看看这几本主角穿越到宋朝的历史小说,全部高人气高品质,经典耐看,喜欢这一类型的书友不要错过了~ 第一本:<调教大宋> 作者:苍山月 书评:主角化学专业,穿越 ...

  • 穿越回宋朝,你最愿见到哪个人?

    [本文由賨人客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如果让你穿越回宋朝,你最愿见到哪个人? 我愿见到的人太多了:赵匡胤.包拯.狄青.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李清照.吴玠.岳飞.辛弃疾.孟珙.余玠. ...

  • 假如一个考生穿越到宋朝

    我先说说宋人对读书的看法.欧阳修曾记载了在他之前一位著名宰相的事迹,这位宰相叫钱惟演,是钱镠王的后代.欧阳修说钱惟演读书有三个状态,第一个状态是坐在椅子上,一本正经地看儒家经典和史书:第二种状态是躺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