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笔记: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从军行(其三)
作者 王昌龄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注释
关城,指边关的守城。岑参《戏题关门》:“来亦一布衣,去亦一布衣。羞见关城吏,还从旧路归。”李颀《送魏万之京》:“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云沙,像云一样弥漫的风沙。窦庠《夜行古战场》:“月落云沙黑,风回草木腥。”胡皓《大漠行》:“云沙泱漭天光闭,河塞阴沉海色凝。”
表,上表,上书。
掩尘骨,安葬尸骨。掩,埋。尘骨,这个词应该指朽骨,骨头将要化尘。尘骨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指入世的身体,与出家相对应。李翱《赠毛仙翁》:“从此便教尘骨贵,九霄云路愿追攀。”郑谷《华山》:“他年洗尘骨,香火愿相依。”
龙荒,漠北荒原。龙指匈奴所在地,因其单于所处地称为龙城。《汉书·叙传下》:“龙荒幕朔,莫不来庭。”后来,用来泛指荒漠之地或处于荒漠之地的少数民族国家。冯道《北使还京作》:“龙荒冬往时时雪,兔苑春归处处花。”袁朗《赋饮马长城窟》:“鸟庭已向内,龙荒更凿空。”
试翻译如下
边城榆树的叶子早已稀疏发黄了,黄昏时黄沙弥漫如云,军队经过一个古战场。将军向皇帝上表,奏请班师回军,以便能把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尸骨运回故土安葬,不能让士兵们为他乡埋葬自己的战友而痛哭。
赏析
王昌龄说作诗“目击其物,便以心击之,深穿其境”,所谓的“其物”都是王昌龄提炼的典型的场景。这首诗就是这样,以经过古战场,看到尸骨这个典型场景为“物”,以“心”即情感与之“对撞”,便有这种情感浓烈的诗句。想一想,兵士看到古战场上的尸骨会是什么情感?眼前的尸骨很可能就是将来的自己。面对尸骨也就是面对自己的生死,这样痛彻的感情是一般人难以体会的。恐怕是慷慨与悲凉同生,思考与情感齐迸。
这种典型场景也是通过细致的描绘而生成的,开头所写用榆叶“疏黄”起兴,描画“日暮云沙”,就写出了边塞的荒凉,给人以满目萧然、凄凉悲怆之感。再写将士对尸骨的处理,“回军掩尘骨”,这样情不用抒也就抒出来十分了。
这是俺的公众号,请亲们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