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连载】《长阳县抗战史料》校注(三)
相关文章:
按:长阳地方文献《长阳县抗战史料》,油印本,民国三十六年(1947)九月由民国长阳县政府根据省民政厅统一部署组织编纂,三十七年三月编成后,委本省汉川县黄诚茂印号印制,当时共印60册。全书共约8万字,由序言、本县概况、长阳县抗战大事年表及军事、动员、敌伪、忠烈、复员等部类构成,全面记录了长阳抗战全过程及抗战前后长阳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情况,对考察了解长阳抗战历史和民国后期长阳县情具有重大文献价值。
《长阳县抗战史料》校注(三)
长阳档案馆(史志研究中心)向家舟校注
第一篇 军事之部
第一章 总述
敌据沙宜(1)后,一面加强工事,防御我军之反攻;一面抽调各据点兵力,发动鄂西攻势。我长阳位居陪都门户,且为石牌要塞(2)之右翼据点,实形成此次战役转捩中心。
计敌于三十二年5月21日,第3、13、39、4等四师团,分两路进犯长阳:一路,由渔洋关(3)北窜。22日,陷我大蔡(4)、龙杨(5)两乡。24日,围攻都镇湾(6)。经国军139师415团,配合都横乡(7)乡警巷战竟日,众寡悬殊,该地遂于是日放弃。敌于26日强渡清江,经刘杨乡(8),占据天柱山(9),随入沿头(10),陷高城(11)等乡。另一路,由宜都红花套过江,于5月21日进入磨市(12)。23日占领平社(13),24日占据龙永(14)、津泉(15),25日陷均东(16)。26日陷高城,与渔关进入之敌寇汇合于木桥乡(17),再图合攻我石牌右翼,企图夺取我鄂西政治据点三斗坪。
斯时,我军以石牌要塞为轴,利用既设阵地诱敌深入。正面部队,则逐次抵抗,繫留敌人。俟我部署完竣,大军到达,即利用绵亘从错之山岳地带,四处反攻。
▲1943年5月下旬,日军侵入长阳,县域东部惨遭日寇荼毒。
我32军奉令死守石牌右翼之木桥乡地带,适有该地之太史桥(18)地方,系施宜大道(19)之重点,两岸夹峙形成天险。我军认为歼敌机会已到,对来犯之敌,绝不许有一人生还,反覆冲杀,相互肉搏,敌伤亡达三千余人之多,攻势顿挫,各线敌人竟致动摇。
我军因取得主动地位,乃发动全面反攻。第94军由资坵(20)顺清江东下,于5月24日收复龙杨,二十五日收复大蔡,三十一日收复都横、刘杨、平社、磨峰(21)等乡。尤以在磨峰乡属之宝山坪(22)有敌一部,在疲于奔命之际,为我94军121师重重包围。激战半日,歼灭千余人、马百余匹。我18军5师与32军139师在太史桥歼灭敌浚,于27日将木桥全乡克复,31日收复高城、均东,6月1日收复龙永,直逼红花套,方始停止。而会战至6月5日乃完全结束。
总观是役,敌人动员兵力约16万人之左右,其进犯之速、败退之快,均为任何人所不及逆料。而我军以少数兵额配备,竟能获得如此辉煌之战果,加强我军民之必胜信念,究成拱卫陪都门户之艰巨任务,亦奇迹也!惜我军于军事紧急之际,对民众不分良莠一律戒严,即为送情报者亦不许通过,军民致失联系,不能使敌人全部歼灭耳,良可慨也。
注:(1)沙宜:沙市、宜昌,均位于长江北岸。1940年6月初,日军先后占领沙市、宜昌。(2)石牌要塞:石牌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右岸(在今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下距宜昌城约20公里,长江在此向右突拐110度,两岸石壁兀立,构成天然战争天堑,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石牌上游不远为三斗坪,抗战时为军事重镇,六战区前进指挥部、江防军总部等均设于此。石牌下游不远为平善坝,抗战时期是石牌前哨和中国军队宜昌江南补给枢纽。日军侵占宜昌后,石牌成为拱卫陪都重庆第一道门户,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为防止日军由长江三峡西侵和拱卫陪都,中国军队自1938年冬开始在石牌设置炮台群,部署川江漂雷队、烟幕队等,派重兵防守,石牌为长江三峡要塞的最前线要塞。(3)渔洋关:民国湖北五峰东部门户,乾隆元年前属长阳,设渔洋关巡检司,今五峰新县城所在地。俗称“渔关”。(4)大蔡:1941年—1945年间长阳县25乡(全书所提长阳乡名除特殊说明外均为此期间)之一,即今长阳大堰乡除北部桂花园、松元坪、晓麻溪、三洞水、居溪五村及西部九柳坪村以外的区域,乡公所驻蔡家坪。(5)龙杨乡:乡公所驻龙潭坪(在今都镇湾镇龙潭坪村),乡域相当于今都镇湾镇东南龙潭坪、立志坪、杨柘坪、五尖山、雪山河、杜家冲、嵩水坪、峰岩八村及大堰乡九柳坪村的总和。(6)都镇湾:长阳中部清江南岸古镇,抗战时都横乡乡治,位于晓溪北汇清江处,今已淹没于隔河岩水库。(7)都横乡:乡公所驻都镇湾,乡域相当于今都镇湾镇西北十五溪、横山、庄溪、高桥、金福、晓溪六村和樟木垒村西部,及大堰乡桂花园村、鸭子口乡鸭子口村大部分。(8)刘杨乡:乡公所驻东流溪边刘家坪(今属鸭子口乡刘坪村,已淹没),乡域相当于今鸭子口乡东部刘坪、杨溪、东流溪、楠木坪、天柱山五村及都镇湾镇西北塘坊河村的总和。(9)天柱山:道教名山,龙舟坪、鸭子口两乡镇界山,主峰位于今鸭子口乡天柱山村。(10)沿头乡:乡公所驻沿头溪边石牌子(今在龙舟坪镇王家棚村),乡域为今龙舟坪镇西部沿头溪流域郑家榜、全伏山、土地坡、王家棚、两河口、后峰溪六村总和。(11)高城乡:乡公所驻高家堰(在今高家堰镇),乡域相当于今高家堰镇中、东部高家堰、流溪、界岭、彭家河、古城、佑溪六村及青岩村西部、木桥溪村东北部的总和。(12)磨市:长阳东部清江西岸古镇,马磨河汇入清江处,明代初期名为“磨市口”,曾为长阳第一水码头,今淹没于清江高坝洲库区。(13)平社乡:乡公所驻平乐(长阳民间据方言讹称“平洛”,千年古村,已淹没于隔河岩库区,所在水域今属大堰乡三洞水村),乡域相当于今大堰乡北部三洞水、居溪、晓麻溪、松元坪四村,磨市镇马鞍山、花桥(除金子山外)两村,以及都镇湾镇樟木垒村东部的总和。(14)龙永乡:乡公所驻县城龙舟坪,乡域相当于今龙舟坪中心城区及附近鸣凤、白氏坪、板桥铺等社区、何家坪社区中东部,磨市镇多宝寺村、花桥村北部、黄荆庄村和柳津滩村部分区域。(15)津泉乡:乡公所驻津洋口,乡域相当于今龙舟坪镇中部津洋口、丹水、枫竹园、三渔冲、晒谷坪、西寺坪、合子坳、胡家棚等社区(村)及何家坪社区西部、黄家坪村南部的总和。(16)均东乡:乡公所驻均坪,乡域相当于今龙舟坪镇刘家坳、王子石三村及黄家坪村北部、白氏坪社区西部,高家堰镇金盆村、青岩村东部的总和。(17)木桥乡:乡公所驻木桥溪(今高家堰镇木桥溪村委会驻地),乡域相当于今高家堰镇木桥溪村大部及魏家洲、向日岭二村。(18)太史桥:位于高家堰镇木桥溪村,分香溪(点兵河)与丹水交汇处。原为风雨廊桥,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因主要倡修者为时任长阳知县、贵州贵阳进士赵宗鼎,曾任翰林院庶吉士,人称“赵太史”,故该桥名为太史桥。鄂西会战前夕,为构筑阻碍工事,我中国军队将该木桥拆毁。今为G318国道上的钢混预制公路桥。(19)施宜大道:清代宜昌府至恩施官道,长阳段东起今高家堰镇石头垭,西至榔坪镇八字岭,经过高家堰、贺家坪、榔坪三镇。(20)资坵:长阳西部清江北岸重要古镇,1943年日寇侵入长阳时为临时县治,今已淹没于隔河岩库区,所在水域今属资丘镇西阳坡村。(21)磨峰:乡公所驻磨市古镇,乡域相当于今磨市镇救师口、峰山、乌钵池、磨市、芦溪、三口堰、玉宝七村及宜都市高坝洲镇白鸭垴村石厂坡一带的总和。(22)宝山坪:在今磨市镇玉宝村,为村委会驻地。
▲鄂西会战要图(来自网络)
第二章 分述
第一节 都镇湾之役
三十二年5月24日,敌自渔洋关调集第3、13两个师团,分三路围攻都镇湾:一由渔关经龙杨、茅坪(23),占领都镇湾西方高地之大岭头;一由渔关经晓溪直进都镇湾;一由宜都潘家湾经大蔡,下松园坪、车溪,过石岭溪,占领东方高地绿茶窝(24)。
时我方守军,为32军139师415团宋营,担任都镇湾防务。是日晨,即在都镇湾外围高桥首先接触。双方激战冲杀达6小时之久,敌死伤枕藉,锐气稍挫。迨我方阵地发现被敌另路包抄时,遂退入市区,与都横乡乡警密切连系,配合防守。下午,巷战即已开招。酣战半日,终以众寡悬殊,且三方高地皆被敌占领,乃于是日晚转移阵地。敌即以此为补给中心地点,□于交通设备、辎重器材,无不集中于此。迨敌撤退后,尚有死尸五百余具、死马百余匹,及其他各军用物品无算,足见敌人撤退时之仓惶也。所有虏获均由国军缴存,以故详细数字无法查稽。
注:(1)茅坪:在今都镇湾镇庄溪村。(2)绿茶窝:即今都镇湾镇东北绿山窝居民点。
▲太史桥(向家舟摄)
第二节 太史桥之役
敌挟四师团兵力,占据我县东南半壁后,复于5月25日汇合木桥乡之太史桥。时我军奉命死守。盖以此地不守,石牌要塞即不能守;石牌不守,则国际注视之三斗坪亦难扼守。时国军第8军第5师、第32军第139师,咸抱与阵地共存亡之决心。幸此桥已于前构筑阻碍工事时拆毁,乃隔溪严阵以待。敌除恃其装配齐全之陆军外,复配合优势空军猛力来犯。我军首对来犯之敌投掷手榴弹后,随即前进作惨烈之肉搏战,相持历两昼夜。敌向我阵地猛扑十余次,俱被轰毙,鲜有生还者。敌知无法进展,即下令撤退。我军亦趁此转守为攻,敌不支,全线崩溃,造成煊赫之“鄂西大捷”。盖此役,实鄂西大捷之先声也。总计是役,我敌死伤,均极惨重。我第8军第5师之王营,即于是役全营阵亡,详见《忠烈之部》。
▲鄂西会战图(来自网络)
第三节 敌寇窜扰长阳之攻势与溃退
民国三十二年夏5月,敌经数月之准备,抽调大江南北以迄华北之□□,发动鄂西攻势。华中之敌大部南渡进犯,“鄂西会战”于焉以起,长阳遂为敌人之窜扰标的。
南渡之敌,于五月十九日攻略松滋之刘家场,旋即大举西犯。敌倾第3、第13、第34、第29、第40、第58等6个师团,另有第14、第17等独立旅团所编成之第11军,计16万人之众,沿湖南滨湖各县西窥,分兵合□,挟恃优势武器,横行鄂西高山大泽之间。
5月24日,其第3、第13师团,由五峰渔关合兵北来,进逼县境。25日陷我都镇湾,适四方难胞聚集。是日死伤于炮火、奸、杀者计三百余人。二十六日,强渡清江,北犯刘家坪、天柱山,经沿头溪攻木桥溪,冲扰县之腹地。一股由松滋、枝江西窜,经宜都之聂家河,于犯都镇湾之同日,侵入我磨市,直趋龙舟坪(旧治),与我军激战清江之侧。入晚,巷战尤烈,予敌打击。我为诱敌深入,转移阵地,敌乃乘机猛扑川鄂湘要道之津洋口,直犯均东、高城两乡地区,与宜都鄢家沱北犯之敌会合我之偏岩。结股,越榔木溪,过界岭,进逼宜昌之王家坝,攻陷落步埫。此时,敌骑羼入我石牌要塞外围,企图进攻江防之线,并欲攫取中外注目之三斗坪。我军以诱敌态势形成,乃针对来犯各路之敌反攻。三十日,敌势已懈。越明日正午,敌力疲惫不支,伧惶崩溃,如激流之涌退。我军克复宜昌曾家畈,长阳馒头嘴、鸭子口之线,扫荡残敌。31日,计收复马水、木桥(后并高城乡)、刘杨(后并沿头、都横两乡)、都横、大蔡等乡。6月1日,廓清龙永(旧县治)、均东、高城、沿头、津泉(后并龙永、均东两乡)、平社、磨峰等乡。2日搜索战场,长阳县境已无敌踪矣。
敬请读者关注、指正!
本连载下期内容: 第二章《分述》第四节《长阳在鄂西大捷中之地位及我军之战果》、第三章《我空军历在本县失吉经过》(附《周志开将军坠机殉国记》)
●【长阳诗征】浩气层层随岭见——明清民国长阳八景诗词汇编之军岭晴云篇
追寻千年古县遗迹
考辑乡邦历史文献
古主微信 : hsfg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