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连载】《长阳县抗战史料》校注(一)

相关文章:

【文献连载】〔民国〕《湖北县政概况》长阳篇

【文献连载】民国重修长阳县志四区采访册

【长阳古旧地图】长阳县区乡划分略图(1941)

一部记载清末民初长阳矿业史的珍贵文献

【藏说长阳】从加盖官印到附粘契尾——反映“民写官验”形式变迁的李氏地契

山鬼?木怪?——《菽园杂记》中记载的长阳明代异闻

国之栋梁,邦家之光——枝柘坪覃氏家藏明代圣旨原文解读

国殇魂归何方?——桃山抗战后方医院遗迹寻访记

寻访抗战时期湖北四高旧址

【长阳碑刻】观音阁“抗日誓词碑”的故事

【长阳碑刻】荣超殉国纪念碑

按:长阳地方文献《长阳县抗战史料》,油印本,民国三十六年(1947)九月由民国长阳县政府根据省民政厅统一部署组织编纂,三十七年三月编成后,委本省汉川县黄诚茂印号印制,当时共印60册。全书共约8万字,由序言、本县概况、长阳县抗战大事年表及军事、动员、敌伪、忠烈、复员等部类构成,全面记录了长阳抗战全过程及抗战前后长阳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情况,对考察了解长阳抗战历史和民国后期长阳县情具有重大文献价值。

《长阳县抗战史料》校注(一)

长阳档案馆(史志研究中心)向家舟校注

长阳县抗战史料目录

本县概况

长阳县抗战大事年表

第一篇 军事之部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分述

第一节 都镇湾之役

第二节 太史桥之役

第三节 敌寇窜扰长阳之攻势与溃退

第四节 长阳在鄂西大捷中之地位及我军之战果

第三章 我空军历在本县失吉经过

附《周志开将军坠机殉国记》

第二篇 动员之部

第一章 战时迁治情形

第二章 紧急应变与抚辑经过

第一节 应变善后与再动员

第二节 各学校之恢复

第三节 办理平粜

第四节 抚辑流亡

第五节 护送伤患

第六节 办理农贷

第七节 防止奸伪

第八节 恢复交通

第三章 动员实况

第一节 人力动员

甲·武器粮秣之运输

乙·绿资公路之修筑

附述疏滩

丙·战时本县壮丁之征集

丁·本县知识青年从军之壮举

第二节  物力动员

甲·抗战经费之征募

乙·造船工程之进行

丙·资坵商人之义举

丁·田赋征实与人民生活

戊·战时公债之派募

己·寺僧族长之大义

庚·山竹地主之特殊供献

第三节  其他方面之动员

甲·小学生为伤病募集衣鞋之义举

乙·资坵小学之扩建

丙·小学生热烈响应建修恩施中正堂

丁·吴县长之沉毅苦干

戊·战时小学教师之艰苦情况

第四章 战时各部门之改进

第一节 乡保工作人员之训练与成果

第二节 行政区域之调整

第三节 自卫武力之整编

第四节 战时教育之扩展与改进

第五章 战时各机关人事变迁及其政绩

第一节 专员吴公之遗爱

第二节 历任县长之政绩

附《县各机构人事变迁一览表》

第三节 合作事业之先导李地文先生

第三篇 敌伪之部

第一章 敌寇罪行之一斑

第一节 焚烧

附列《抗战损失》

第二节 杀戮

第三节 奸淫

第四节 劫掠

第五节 轰炸

第二章 伪组织之萌芽与惩治

附录《轰动资坵之杨伯琴汉奸案》

第四篇 忠烈之部

第一章 忠义

第一节 忠义事迹之一斑

第二节 抗战阵亡将士题名

第二章 节烈

第一节 节烈事迹之一斑

第二节 沦陷各乡烈女题名

第五篇 复员之部

第一章 协助各校馆复员之概述

第二章 本县机关学校复员

第一节 县治迁移津洋口

第二节 县立中学迁复龙舟坪

第三节 龙永、磨峰两中心学校之重建

第四节 卫生院之重建

甲·筹建院舍

乙·药物之充实

第三章 经济复员

第一节 整理交通

甲·乡村电话之架设

乙·修复道路

丙·疏浚清江河滩

丁·太史桥之重建

第二节 恢复生产

甲·一百万株造桐运动

乙·创造植物油生产合作社

第四章 军事复员

第一节 青年军复员及安插

第二节 军官转业及安插

第五章 安抚及救济

兵,凶机也;战,危事也。自科学误用之范围日广,而杀人之祸日烈。强凌弱,众暴寡,争域争地,无有宁时。敌骑所至,庐舍尽成坵墟;凭凌剪屠,生民殆无噍类。岂仅寡人妻、孤人子、独人父母而已哉?所幸得道多助,爱好和平民族,精诚团结;共同敌人,先后授首。使我炎黄祖宗,得享蒸尝于勿替,足徵人间尚有公理在也。

慨自“七七”抗战,倭寇揭开二次大战序幕。越三年,沙宜弃守,宜都不保,长阳面临顽敌,军事地位突增,顿成陪都门户、省会前哨。大军如云,难民麕集。驻县部队与军事机关,竟达七十余单位。军运线路,境内如织;动员民伕,日必逾万。虽颁白必负载于道路,童稚亦奔走于征途。星野不辍,寒暑无间,往往疲惫暴骨,常常孕妇露产。他若柴草、菜蔬之供应、房产、田园之迁让,举凡军事所需,莫不争光输将。以山陬之县,当攻守之冲;以贫弱之民,负空前之任。艰难险阻,不难想像。然而始终如一、五年不懈者,要皆人民敌忾同仇,拥护国策,只图国家生存,罔顾个人利害,有以致之!血肉生命所不计,遑问财力物力也哉!复思鄂西大捷之役,县境半沦腥羶,忠义节烈,悲壮绝伦。保持传统道德,发扬民族精神,光辉齐日,彪炳竹帛,千秋万世,知所景仰。

余来守是邦,适当胜利之明年,以复员为首要,以建设为急务。一切史实,民间能详,不有纪载,诚恐湮没不彰。厅长余公正东工史学,尤重视抗战史料,专派编审田溪、张振聋二先生来县督促其事。后由县政府聘请士绅李建唐、田瑞褀、何光彬三先生负责编纂。兹当蒇事,用弁数语,以为多行不义者之鉴,且为我国力未能配合国格之警,兼谢诸先生编纂之劳。是为序。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三月,汉川黄致远拜撰于长阳公廨。

注:(1)噍类[jiào lèi]:活着的人。(2)蒸尝:此指祭祀。(3)麇集[qún jí]:聚集;群集。(4)腥羶[xīng shān]:此指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5)厅长余公正东:时任湖北省民政厅厅长余正东(湖北大冶人)。(6)蒇事[chǎn shì]:谓事情办理完成。(7)汉川黄致远:时任长阳县长黄致远,湖北汉川人。(8)公廨[gōng xiè]:旧时官府衙门的别称。廨:官署。

本县概况

引言

长阳古为楚地,汉置佷山县,名称隶属,历有更易。隋开皇八年,始定今名。迄明,改隶彝〔夷〕陵州领长阳县。清仍明制。民国初年,划归湖北荆宜道。现属湖北第六行政督察区。

本县概况

第一章 地形一般

区域:本县,住于东径110度20分,至111度28分;北纬30度12分,至30度43分。东邻宜都,县界七零里,地名磨市。(由西流溪迄磨市)东南至宜都,县界60里,地名上清水堰。(由磨市迄上清水堰)南邻五峰,县界180里,地名土地岭。(由上清水堰迄金钩山)西南至五峰,县界40里,地名赵家墩。(由金钩山迄赵家墩)西邻巴东,县界140里,地名盐池。(由赵家墩迄赖子沟)西北至巴东,县界40里,地名板茶园。(由赖子沟迄板茶园)北邻秭归,县界百里,地名郑家河。(由板茶园迄乔家坪)东北至宜昌,县界60里,地名咬草岩。(由乔家坪至西流溪)纵约85公里,横约125公里,面积为9000方公里强。

地势:本县全境山岭丛脞,属武陵山脉之南岭支脉,至县境则分支杂出,南廻入五峰境。西北高峻,东部略低,至东北稍见丘陵。

自然区划:地形长,婉如栗叶。清江经巴东向东横贯县境,辟作南北两部,四方溪涧注入清江,实为山区所利赖。

自治区划:资坵镇绾毂全县,今设县治于此。经呈奉国府核准,迁治津洋口,以县有财力,颇费周章,尚须详为擘划。现置资泉、马水、龙杨、大蔡、都横、平社、磨峰、龙永、沿头、均东、高城、青天、贺纪、榔茶、渔鸭、枝龙、傅红及天连等十八乡。于三十五年七月,先后完成自治组织。

人口:战前人口为255111人,战后人口为212075人,计减少人口43036人。

注:(1)东径:即“东经”。(2)丛脞:杂乱。(3)绾毂[wǎn gǔ]:控扼,扼制。(4)县治:县衙(县政府)驻地。资坵古镇在抗战期间曾为长阳临时县治。(5)国府:中华民国中央政府。(6)擘划[bò huà]:筹划;布置。也作擘画。

第二章  交通情形

水路:清江由盐池入境,而达磨市,流长115公里,东出宜都,汇入长江。资坵以下舟楫可通,年之春泛节后,以至秋末,可利百吨以下船只航行,煤铁东下沙、汉。十吨以下船只,约为300余艘,可供便航。循此上溯,石滩险阻,乱水横陈,不能畅通,惟有少数艇舶,可作过渡及短程输送之用。

陆路:西北有施宜大道一段过境,由巴东之野三关,经榔茶、贺纪、青天、高城等乡,北走宜昌,可百里。缘清江,有县道出宜都,为县道之干线。南至五峰,则山峦溪涧迭出,道路崎岖,旅人称苦矣。乡道四处可通,惟多属山坡深涧,横越荒野,客旅初践,常感疲惫,行路之难,不亚蜀道。

注:(1)春泛节:春汛。(2)施宜大道:恩施至宜昌古官道,初成于明代,兴盛于清代、民国。今318国道、沪渝高速公路、宜万铁路线路,与施宜古道路线基本重合。(3)榔茶、贺纪、青天、高城等乡:即今榔坪镇、贺家坪镇、高家堰镇西、中部区域。

第三章  出产概况

甲:农产

产  别

耕  地

品  名

成数

产量

备注

产地面积

52368171亩

玉蜀黍

61

325600石

(1)每亩产粮,以土壤肥瘠出入,系按每亩产1石计,水旱产量均同。

(2)本县人口有21万强,每人年食五市石计,不敷之食粮为五个半月,半向邻县购补,余系其他植物佐食。

大小麦

2

1500石

马铃薯

11

64567石

陆田总额

48176641亩

大  豆

9

36726石

甘  薯

10

48640石

其  他

1

4733石

水田总额

4191525亩

稻  谷

8

41915石

乙:矿富

煤:年产11520吨。铁:年产300担。桐油:年产2500担。药材:年产1200担。木材:年产132000根。纸料竹:年产36000担。

注:(1)玉蜀黍:玉米。(2)成数:比率。如稻谷成数8,即占全县粮食总产量8%。但此表统计作物比率相加超过100%,恐某(某些)作物成数记录有误。(3)石[dàn ]:中国旧容量单位,民国时10升为1斗,10斗为1石。(4)担: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一担等于一百斤。(5)纸料竹:用于造纸的竹子。

《长阳县抗战史料》校注未完待续,敬请读者持续关注、指正!

本连载下期内容:《长阳县抗战大事年表》

【地名记】丹水第一桥——万寿桥

民国长阳县沿头乡公所遗址

【长阳碑刻】五龙观郑氏施田碑

改音易字 曲言婉述 —— 长阳旧家谱中同姓婚配的记录方式

【长阳古桥】向王桥村向王桥

追寻千年古县遗迹

考辑乡邦历史文献

古主微信 : hsfg99

(0)

相关推荐

  • 宜昌清江画廊景区交通酒店住宿美食攻略来了

    宜昌市是一个旅游闻名的城市,无论是天然还是人文,旅游资源相当丰富,每年有多大上千万人次游客来宜昌旅游,其中长阳县就拥有五星级景区清江画廊,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就是长阳清江画廊及清江方山景区攻略,如果你想在 ...

  • 湖北 · 宜昌,清江画廊自由行攻略

    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画廊在长阳. 突然记起来和清江画廊大巴车上那个老爷爷的谈话: 我:您在景区照相了嘛? 老人:没怎么照,也不上相,哈哈. 我:不需要上相呀,就是个留念嘛. 老人:其实也没有什么好 ...

  • 添平土司文化系列之鄂西访古记 ——覃業翼

    如您手中有覃氏相关的资料,敬请提供给我们,这些将是我们追根溯源的重要依据. 声明:图文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 鄂 西 访 古 记 覃業翼   八月,秋高气爽,云淡天青. 莽莽武陵群山巍峨且雄奇,长空 ...

  • 长阳佷山非“武落钟离山”

    摘要: 廪君巴人最早居住的武落钟离山,又名难留山.有些学者认为湖北长阳佷山即巴人发源地武落钟离山.本文从山名.方位.难留山.赤.黑二穴.阴阳石.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多方面论证了此观点不能成立.然后,从地 ...

  • 【文献连载】《长阳县抗战史料》校注(二)

    相关文章: [文献连载]<长阳县抗战史料>校注(一) [文献连载]民国重修长阳县志四区采访册(十五) [长阳古旧地图]长阳县区乡划分略图(1941) [长阳碑刻]桃山抗战后方医院去世官兵题 ...

  • 【文献连载】《长阳县抗战史料》校注(三)

    相关文章: [文献连载]<长阳县抗战史料>校注(一) [文献连载]<长阳县抗战史料>校注(二) [长阳碑刻]桃山抗战后方医院去世官兵题名碑 [胜利日特刊]刘长生|"六 ...

  • 【文献连载】《长阳县抗战史料》校注(四)

    相关文章: [文献连载]<长阳县抗战史料>校注(三) [胜利日特刊]孙迪光 田大夫| 不是亲人分外亲 [胜利日特刊]刘长生|"六人冢"--我家的悲惨遭遇 寻访抗战时期湖 ...

  • 【文献连载】《长阳县抗战史料》校注(五)

    相关文章: [文献连载]<长阳县抗战史料>校注(四) [长阳碑刻]桃山抗战后方医院去世官兵题名碑 [长阳碑刻]观音阁"抗日誓词碑"的故事 永远沉睡在安王山的小战士 寻访 ...

  • 【文献连载】《长阳县抗战史料》校注(六)

    相关文章: [文献连载]<长阳县抗战史料>校注(五) [文献连载][民国]<湖北县政概况>长阳篇(四) [文献连载]民国重修长阳县志四区采访册(十五) 一部记载清末民初长阳矿业 ...

  • 【文献连载】《长阳县抗战史料》校注(七)

    相关文章: [文献连载]<长阳县抗战史料>校注(一) [文献连载]<长阳县抗战史料>校注(二) [文献连载]<长阳县抗战史料>校注(三) [文献连载]<长阳县 ...

  • 【文献连载】《长阳县抗战史料》校注(八)

    相关文章: [文献连载]<长阳县抗战史料>校注(七) [文献连载]<长阳县抗战史料>校注(六) [文献连载]<长阳县抗战史料>校注(五) [文献连载]<长阳县 ...

  • 【长阳文征】《长阳抗战史料》序

    1945年8月15日,重庆<大公报>刊登日本投降的消息.(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黄致远:湖北汉川人,湖北省干团党政班毕业,1946年3月至1948年8月间任长阳县县长. <长阳抗 ...

  • 【文献连载】民国重修长阳县志四区采访册(一)

    按:长阳县志,至迟在明正德年间前已有纂辑,证据是:明嘉靖元年<湖广图经志书>有关长阳之"形胜""风俗"等条目内容,即完全转载于当时或之前的<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