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溪怀古】拜谒清代长阳乡贤谭楚墓

齐心抗【疫】

△谭楚墓地所在远眺何家垴(何宏江摄)

2020年3月10日,庚子年初春,因闭关驱疫,余受长阳诗词楹联学会会长林大谟先生、长阳档案馆向家舟先生之托,应企业家陈武援先生之邀,至吾家对岸大坡之湖边山腰,拜谒长阳清代乡贤——嘉庆岁贡谭楚及夫人彭氏墓,并抄录碑文及墓联,以期对研究长阳明清文化世家——磨市谭氏家族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谭楚及夫人彭氏墓地现状全貌(何宏江摄)

谭楚及夫人墓就在芦溪村原2组(现1组)沿湖山坡中,按照库区未形成之前的地形,这里是沿溪的。长阳旧县志记载谭楚世居鹿溪里,可能指的是后来演变的芦溪。从新建的“龙五”(长阳龙舟坪—宜都五眼泉)一级公路的大桥边进入一个庄园,沿着庄园与山坡的交界处的小路下坡约30米,可以看见两座墓冢。坟茔与墓碑都不大,但从其背山面水,两边环峰的格局,能够感受到风水的气场。见此,我进行了简单而虔诚的祭拜,以示我对芦溪历史上的文人的敬仰与膜拜。

△谭楚墓碑。据民国《长阳县志稿》记载,谭楚享寿九十八载。该墓碑疑为民国时子孙重新刊立。(何宏江摄)

面向墓碑,谭楚墓在右侧,其夫人墓在左侧,谭楚墓上长有大树一棵。谭楚(号翘庵)墓碑,墓碑为民国八年六月吉日子孙立。其墓联云:“千秋存古道;百世起人文。”此联有合掌之嫌。谭楚夫人彭氏墓墓碑,为清道光十三年十一月初四立,先于谭楚墓碑。

△谭楚妻子彭孺人墓碑。碑中榜书刻“皇清诰封八品孺人谭妣彭老孺人之墓”几个大字。彭氏父亲,即谭楚岳父,是清代罗田县教谕彭淦(庠名金玉,字式如,别字良庵,清代中国著名诗人、长阳历史文化名人彭淑即彭秋潭的长兄)。彭氏母亲刘氏,出生于磨市刘家棚书香门第。(何宏江摄)

谭楚夫人墓碑文对谭楚的身份有交代,但没有墓联。我期待下一次向先生他们来详细考察,传拓碑文,解读内容。

据长阳档案馆史志中心向家舟先生介绍:长阳磨市谭氏从明景泰年间三世祖谭经(贡生,任云南理刑)开始发迹,历明代四川富顺县知县谭诏、泸州知州谭世贤、新宁县教谕谭壁、清顺治浙江青田县丞谭晓、清道光郧阳府学训导谭楚、道光乙酉拔贡谭大勋等人,延续到清末谭文锴、文镃、文焕辈,是相传十几代的仕宦与文化世家。因此,谭楚墓的发现对研究长阳谭氏文化世家及家族文学有很大的作用。

△同治版《长阳县志》中关于乡贤谭楚的记载。

在此要特意致谢陈武援先生的功德之举,去年在此发现(之前我只知道谭楚墓在大坡,具体方位不详。),报告给市政府政研室覃世斌先生,后覃世斌先生将照片转发至长阳档案馆林必胜、向家舟二先生,才知此墓为清代长阳乡贤谭楚之墓。武援先生对地方历史上遗留的东西有强烈的保护意识,并多有善举,还期望芦溪村将历代文人名士的资料及遗留物整理保存好,以利传承并发扬光大。

受此启发,我决定去祭拜自己的曾祖父与曾祖母(长阳清代乡贤何其昌第六代后裔)。

曾祖父何光熟的墓地位于芦溪何家垴龙井湾处的“蛇包”山,现在 “山野水寨”的湖下面,小时候我常去祭拜。1997年高坝洲库区形成,芦溪水位抬升,墓碑没于水中。因墓地为风水宝地,前有小溪缓流,后靠“蛇包”山(堪舆家所称“龙脉”),故未迁移,只是现在看不见了墓碑,只能存念于心了。曾祖父何光熟农耕为主,兼有养羊之业,其子何明星为长阳供销合作社的创办人之一。

△何母来孺人墓(何宏江摄)

曾祖母来氏的墓地位于何家垴半山处,背靠山坡及何其昌祖屋原址,面向溪流(与龙井湾曾祖父墓地相通),左望马鞍山,右邻山峰及山路。墓联云:“青山生贵子;绿水起人文。”

墓碑上端刻有“牛夜台眠”。牛夜台眠是牛眠地的化用,过去表示好地。其碑刻文字书法艺术甚好,应当是当时有水平的文人和石匠所为。曾祖母墓碑中榜书刻“何母来孺人墓”几个大字。此碑为我的祖父何明星立,立碑时间为:民国十五年丙寅岁季冬月良日。而位于我家后面的祖父何明星的墓碑墓联为:“不求金玉贵;但愿子孙贤。”

△芦溪何家垴眺望龙井湾,芦溪的春天已经到来。(何宏江摄)

这次寻访收集的三副墓联,都已收录到正在编撰的《对联长阳》一书书稿中。后续,我们将结合几位墓主的身世,解读碑文及其人生故事。

附作者七绝两首:

谒谭楚及夫人墓

何宏江

梓里溪边葬古人,百年贡士隐碑文。

长眠伉俪琅嬛地,几看新枝叶落根。

庚子初春祭祖有寄

何宏江

未到寒食气韵新,山中扫墓对风吟。

今年祭祖人行早,闭户开门更念亲。

○庚子初春驱瘟,禁足数月,乡村初解封即祭祖扫墓,以感先祖恩德。

湖北加油!中国加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