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良知学的宇宙观:“一气流通”的意义世界、伦理世界
在阳明良知学的系统内部,存在一个隐秘的思路:“一气流通”。如果说阳明学对宇宙问题有何思考,那么,可以用此四字来加以归纳。换言之,“一气流通”是阳明学的一个宇宙论预设。事实上,气构成了宇宙万物的存在基础,就此而言,无论是张载还是朱子抑或阳明,几乎是所有的儒家学者应当都不会有任何的异议。
阳明”一气流通“论证“万物一体”
只是由“一气流通”来论证“万物一体”,并从“万物一体”当中寻找出“人心一点灵明”的阿基米德点——宇宙与人心原是一体存在的支撑点,则是阳明学的一项理论贡献。试看王阳明(1472~1529)的一段论述:
“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
这是阳明学关于“世界”(包括物世界与心的世界)的一个重要观点,欲将良知奠定为世界一切存在的基础,而在这套论述当中,“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被作为一项不言自明的理论前提揭示了出来。其中隐含这样一条思路:作为良知的“人心一点灵明”与“天地万物”之所以是“一体”之存在,其因在于人的良知与天地万物都是“同此一气”的存在,故而构成了互相感通的一体同在的有机连续体。
很显然,在阳明的论述过程中,“气”并不是一个直接讨论的对象,而是被当作其观点论述的一个思想“背景”,至于“气”的存在论问题本身则被阳明故意隐去而未作任何正面的论述。他只是揭示了“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的存在事实,而并未就此作进一步的理论证明。
阳明良知宇宙观
所以,阳明对有关宇宙存在第一性究竟是“理”还是“气”的问题并没有表现出很大的关怀,他更愿接受的是中国哲学大传统中的“盈天地皆气也”的物质实在主义宇宙观。
然而,对阳明而言,这种不证自明的所谓宇宙论知识版图必须经过“人心一点灵明”的良知参与,才能的以成立。
也就是说,如何使“世界”成为一种有价值意义的存在系统,将最终取决于作为价值存在和普遍存在的良知而不是单纯的气质本身。故“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才是阳明学宇宙观的基本预设。由于心体即良知,故在此意义上,可以说阳明心学的宇宙观乃是一种良知宇宙观。
举例来说,阳明在与弟子探讨良知与宇宙之关系问题时,为了进一步论证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是天地之心”的观点,强调心之本体的良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宇宙存在中心,提出了与上述论述非常相似而重要的观点:
“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
这里的“一气流通”与上述“同此一气”的意思完全一致。可见,“一气流通”同样被当作宇宙存在的一个基本事实,但同时阳明又强调良知一点灵明(而非气之本身)才是整个宇宙存在的核心这一观点。
在通常意义上,上面所列两条阳明良知学的论述是被这样解读的:天地鬼神万物等所有一切外在的客观存在,如果没有主体存在的人心良知,就将变得毫无意义和价值。换言之,阳明所探讨的不是存在第一性属于物质还是精神这类存在论问题(而且这也不是中国哲学的核心关怀),而是揭示了人类精神、良知本体是使这个世界存在变得有意义的唯一根据、最终实在。
也正由此,我们就应当珍惜和爱护人的精神生命与天地万物共同构成的这个意义世界。用阳明学的术语来讲,这个世界就是“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世界共同体。
问题在于:在上述这套万物一体思想的论述框架中,“一气流通”的说法具有怎样的概念地位?
事实上,阳明将此作为一项宇宙论事实来进行陈述,而显然没有将此作为一项宇宙论议题,企图建构某种新的宇宙论述。也就是说,在阳明看来,天地万物的一个存在事实便是由“一气流通”呈现“一体之仁”之价值而构成的有机连续体。
换言之,人心一点灵明的良知心体或一体之仁须以“一气流通”作为中介,而与天地万物构成一体同在的关联性,将人的存在置于一切存在的连续体当中,进而展现一切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结语
因此,在阳明心学的审视之下,这个“世界”既不是冰冷而无生气的、只是作为理据而存在的“理世界”,也不是单纯作为物质存在基础的充满气动灵活的“气世界”,而是理气融为一体的、以心体良知为核心价值的意义世界、伦理世界。由此视域出发,进而审视人伦世界之际,阳明学便可摆脱理气二元的宇宙论构架,而将“气”直接置入心性论域之中来加以定位,并提出了“气即是性”、“性即是气”的命题,进而将“生”与“气”沟通起来,在肯定气是世界存在的根源性基础的同时,对“生”的问题作出了正面积极的肯定。
于是,儒学史上特别是宋代新儒学以来,向来被认为异端人物的告子所谓的“生之谓性”,从人们的历史记忆中被重新唤醒,出现了告子重估的思想现象,值得深思。
(作者 复旦大学哲学院教授 吴震)
本文节选自《心学与气学的思想异动》(原文发表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本号仅作学术分享,不作商业用途,若有侵权,敬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