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军:有进步的学生就是最棒的

全文长 44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6 分钟

1995年夏的一天,杨勇军收到刚保送西安交通大学的一名学生的来信,两人亦师亦友,关系特别亲。洋洋洒洒十页纸,前九页全部都是感谢、想念和称赞,最后一页,笔锋一转,学生这样写道:

“杨老师,您把我们教得都很优秀,但是,您太注重公平了,导致我们班没有特别出类拔萃的同学。如果您能够因才施教的话,相信学弟学妹们考入清北将指日可待!”

彼时,杨勇军已经在简阳中学任教六年,连续创造了三个第一:第一个在学校坚持说普通话的老师;第一个连续两届把学生从高一带到高三毕业的老师;第一个在首届学生毕业后就被评为“地级市优秀班主任”的老师,同时,他所教的班也被评为市级“优秀班级体”。

在教育教学中颇有些成就与心得的杨勇军读到这句话时,感觉心像被戳了一下,有种特别的感怀,眼眶也湿润了。但是仔细思量一番,感觉句句在理,杨勇军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我的学生考上全国最好的大学。“三年后,你们一定能够考上清北”,当他对班上几名尖子生肯定地说出这句话时,这几名学生全都睁大了眼,难以置信地看着杨老师。

三年后,见证奇迹的时刻来了:简阳中学考上清华、北大和人大的学生,全都出自杨勇军班。开学后,年轻的杨勇军被提拔为教务处副主任。

杨勇军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从西南师范大学毕业到简阳中学教书,至今已经有32个年头了。他从英语老师、班主任,一直到后来的教务处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到2003年担任国家级示范高中党委书记、校长,时年36周岁,迄今已有18年时间。

在这18年里,他经历了中国教育重大变革,并积极结合简阳中学实际情况,厘清了发展方向,始终走在学校教育改革的最前沿,确定了简阳中学由规模化向精品化、大众化向精英化转型的发展模式。简阳中学现在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四川省一级示范校(原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成都市高中领航学校。坚守在基础教育这片麦田,可以说,杨勇军把毕生都贡献给了简阳中学,贡献给了教育事业。

古为今用,培养“通材”学生

简阳中学是一所拥有厚重历史的老学校,原名通材书院,始建于1899年,由巴蜀学子吴子英为“开启民智,服务桑梓,拯救中华”而兴立,经过三个世纪的时光,迄今已有122年的办学历史了。

简阳中学举办120周年办学总结活动

杨勇军任校长后,继承和发扬了简阳中学的优良传统,进一步丰富了“以德为先·通材树人”的办学理念:注重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品行习惯;注重学生成人成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为国家培养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将学生培养成“通材”。

学校以“打造品牌课程体系,凝聚学校课程精神”为宗旨,逐步建构符合学校特色的包含“通识”课程、“通慧”课程、“通雅”课程和“通实”课程四类课程的“通材”课程体系,从而推动简阳中学走上“课程特色化、特色主题化、主题项目化、项目精品化”的课程改革之路,铸就“一师一徒一项目,一生一课一特色”的全面、均衡、优质、内涵发展之路,最终形成推动简中内涵发展的“大通材”课程体系,形成学科课程互建互联互享的生态系统。通材课程体系为育人目标的实现提供稳固的基石和丰沃的土壤。

同时,又将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融入这所百年老校的文化底蕴中。为了促进学校长远发展,学校确立了以“理性、科学、精准”定位转型,以“废、改、立”健全制度,以“规定、规矩、规范”增强执行力,以“学习、培训、交流”提升素质,以“课堂、课改、课题”提高质量,打造区域教育品牌,引领区域教育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发展定位与目标。

2019年10月简阳中学举行“钱学森班”授牌仪式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简中探索出更加优质高效的育人模式:先后通过实施国家级课题“导引—生成”课堂教学改革,大力推进学校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2019年,四川省第一个“钱学森班”落户简中;杨勇军任校长以来,有100余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及国外一流大学,每年有近500名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奖项。

现在,简中是四川省首批命名的重点中学校、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省一级示范校,这所百年老校,正在迸发着勃勃生机。

改革始于困惑,问题成就课题

杨勇军有个外号,叫做“听课校长”,每个学期都会听100多节课。而且离高考越近,听课的频率就越高。

2013年,高考前的市模拟考试,简中总体成绩仍位列全市第一,但杨勇军对这个成绩一点也不满意,因为没有达到他的预期。比他心中理想的数据一本少了200多人,本科少了300多人,他根据听课和调研发现其中存在的根本问题:教师讲得多,学生自主学习少;课堂检测多,学生反思少。造成的后果是:学生学习负担繁重,课堂效率低下,记不住知识点,形不成学科知识体系,综合学习能力怎可能提高?

杨勇军把分管校长和年级主任召集来,一番研究讨论后,开创性地提出了“自主复习”法,即三天自主复习,两天模拟高考,一天讲评反思。

课堂时间分配上,教师讲15分钟,学生自主25分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学,师生互动研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

自主复习课上,教师“三不准”,即不准进教室,不准发试卷,不准讲课,只准在教室外“专家门诊式”答疑,把课堂完全还给学生,解决他们个性化的问题。

此时,离高考只剩一个月的时间了。

老师们急了,他们冲进校长办公室:“照这样课改模式的话,这课没法讲了,学生也没法学了!”杨勇军依然不改初衷:“你们尽管按照课改模式上课,学生考不好,我负全责!”

一个月后,高考揭榜,简中不仅成绩位列全市第一,而且一本上线率超出预期200多,本科超了300多,多出200个学生上一本线,在区域内的优势更加明显,引起了极大反响。

简阳中学“导引—生成”课题面向全国推广

近年来,简中的国家级课题《普通高中导引—生成课堂教学改革》顺利结题并获省级奖。“导引—生成”教学注重引发学生的内源性与主动性,注重突显过程的启迪性与生成性,注重发掘学生的独特性与创造性,目的是把“'教得累,学得苦’的低效课堂变为'教得轻松,学得快乐’的高效课堂”。

“导引—生成”课堂教学改革历时十年。简中的本科和重点升学率分别保持在95%和70%以上,共有68名同学上北大、清华录取线;艺体生发展前景好;出国留学生数量质量逐步提升。

让学生脸上有笑,眼中有光

2007年,杨勇军作为特约嘉宾出席上海东方卫视的“头脑风暴”节目参加中英名校论坛,当主持人提出“好学生的定义”这个问题时,现场嘉宾题板上显示:好学生就是人品好,学习好的学生。杨勇军的答案与他们完全不同,他说:“有进步的学生就是最好的学生!”一片静默后,一个学生带头鼓起掌来,很快,现场观众集体起立,节目现场掌声雷鸣。

杨勇军写这句话是深有感触的,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杨勇军教过的学生众多,那么,什么样的学生才算是有进步呢?杨勇军讲了两个感人的小故事。

杨勇军带的第二届学生中,有一个男生格外叛逆,爸爸长期在外打工,妈妈身体不好,对他的教育有些力不从心。日久天长,这个男生就如脱缰的野马般不服管教,经常出入游戏厅,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很多老师和同学都被他借过钱,后来,同学们都不愿搭理他,被孤立的他更不愿上学了。

有一回,这个男生连续两天没来上学。放学后,放心不下的杨勇军带着几名班干部,跑遍了全城的电子游戏厅,终于在其中一家找到了灰头土脸的他。杨勇军气得大声质问游戏厅老板:“他穿着校服,明明就是个学生,你为什么还让他进来?还收他的钱?!”

杨勇军把男生带回自己家,自家夫人刚刚煮好一大盆香喷喷的面条,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的男生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着吃着,学生已经泪流满面了。

杨勇军一边安抚他的情绪,一边慢慢开导他:“你看,你爸爸一直在外打工,这么辛苦地挣钱养家,还不是希望你能有一个好的前途?你妈妈还在病中,最需要静养,你还这么气她,病情加重了怎么办?如果你能考上大学,他们不知有多高兴!”

一番深谈后,这个男生彻底告别了电子游戏,迷途知返,如脱胎换骨般专心读起书来,高考后,考上了上海的一所大学。再后来,成家,立业,又开了一家公司,还有了三个可爱的孩子。几年前,这个男生返回母校看望教过他的老师,摆谈到情深处,男生杨勇军面前长跪不起,师生俩都哭了……

几年前的一天,刚开学不久,事务繁忙的杨勇军很早就来到学校,看到办公室门口站着一个女生,正要开口询问,这个女生怯生生地说:“请问您是杨校长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她急切地说:“杨校长,我等您很久了,您让我来简中上学吧,我虽然学习不好,但我可以努力,我想上大学!”说到最后,这个女生失声痛哭起来。

杨勇军把女生带进办公室,给她倒了一杯水,女生终于平静下来,杨勇军这才明白事情的原委:

女生在隔壁县一个高中读书,这回高考只考了280分,女生想复读,但是由于家境贫困,父母没多余的钱供她读书了,想让她出去打工。走投无路的时候,女生想起以前经常听到简中杨勇军校长的事迹,她坚信这位未曾谋面的杨校长能帮她,所以就找来了。

杨勇军想了想,把年级主任叫来,说:“给她一个机会,让她留校学习吧。”又对女生说:“留在简中可以,但你要写个保证书,表现一定要好,学习一定要有进步,明白吗?否则我就不答应了。”

就这样,女生在学费全免的情况下留在了简中,每天发愤读书,最后以560分的成绩考上了山东大学。

这个女生后来充满感激地说:“我没想到杨校长会这么痛快地满足了我的心愿,更没想到学费全免,用这样一种方式温暖了一个家境贫寒的学生!”

杨勇军说:“作为老师,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学生,一定要看到他们的优点和进步,让他们脸上有笑,眼中有光。”

杨勇军校长在芬兰国家图书馆

杨勇军是这样评价老师这个职业的:

三流教师“授之以鱼”,只管教知识,学生变成了知识的容器;二流教师“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一流教师“授之以欲”,因才施教,帮助学生产生学习的冲动与欲望,带给学生思想的启迪和精神的引领,让懵懂无知的孩童变得有理想有目标,甚至“爱屋及乌”,爱上老师所教的学科,并作为自己一生的研究方向。

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正所谓“今天的教师不生活在未来,未来的学生就会生活在过去。”

杨勇军认为,作为教师,要想成为未来教育的先锋引领者,一定要具备以下几点素养:

学生永远是中心,具有很好的交流沟通能力;与时俱进,主动拥抱新技术;养成持续学习、终生学习的观念和习惯;能够引导学生多维探究,发展创造性思维,不局限于固定模式;始终以“人本”为学校文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强调文化育人,关注师生的和谐发展和生命质量提升。

杨勇军在传承“以德为先 通才树人”办学理念的同时,致力于建构符合时代要求和学生需求的课程体系,编制了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循序推进学校现代化、智慧化、国际化发展。

目前,他和他的团队正在进行“通材”课程的研究,已经通过了“导引—生成”教学模式改革、信息技术2.0建设,开展了国际交流合作和科创竞赛等,力求丰富学校社会资源,促进学校持续向前、良性高位发展。

人物简介

杨勇军,男,1966年10月生,四川简阳人,中共党员,四川省英语特级教师,中小学英语正高级教师,现任四川省简阳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首届中国教育管理科学人物,全国中小学1000名杰出校长,全国优秀英语教师,教育部、人社部专家库成员,四川省体制机制改革专家库成员,四川省优秀校长,四川省首届知名校长、四川省优秀班主任,四川省先进体育工作者,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成都市第十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中小学教育专家培养对象。中国现代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四川省中学校长协会副会长,四川省教育心理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教育人才学会学术委员、四川省教育学会外语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四川省教育管理学会理事、四川省教育厅特聘的验收省级示范性高中专家组成员,四川省高级教师评审委员会副主任、英语科负责人,成都市特级教师、高级教师评委,《英语》(新标准)高中修订版教材培训专家,西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英语学科研究生导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