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教程 | 黄简讲书法|三级课程裹束 16-18讲

 黄简讲书法|三级课程裹束 16血的作用 2

三级课程第十六节课 血的作用2

这堂课是上一堂「血的作用」继续,讲解血法,也就是墨色的变化。

墨道中间浓两边淡,看起来好像立体的圆管子,这是圆线条。以前称之为篆书线条,又叫「绵裡针」。

另一种铺锋写,中间淡两边线浓,看起来是扁平的,称之为方线条,或隶书线条,又叫「乌丝栏」。其实隶书并非都是这样的扁平线,也有用圆线条的。

所谓圆线条、方线条,只是习俗称呼,不是学术上严格的区分。这两种线条效果不同,是因为用笔不同。王羲之系统是圆线条为主,笔心不散。清代碑派是方线条为主,笔锋平舖。所以反映在墨色上,二者也不相同。

我们要深入了解墨法,多知道一些有好处。

【黄简讲书法】·  三级课程  

三级课程裹束 16血的作用2

黄简讲书法三级课程 · 16

视频课堂 | 黄简讲书法|三级课程裹束 17血的作用3

三级课程第十七节课 血的作用3

这堂课是上一堂「血的作用」继续,讲解一些用笔动作怎样影响墨色。

墨道一边浓一边淡,这是用「三股绳」换面的方法写出来的。「三股绳」是曾国藩提出来的,本课解释了他的意思,做了示范。用笔动作越来越深入了,希望各位爱好者互相切磋,多多练习。用手书空也可以,领会了再写。

其他如锥划沙、印印泥和屋漏痕可以加深墨色,驻锋会产生墨道上的节,来回动作﹝如踆锋、顿笔和蚕头﹞会在一点上两次用墨都有解释。

最后还指出书法线条不能添添改改的原因。

【黄简讲书法】·  三级课程  

三级课程裹束 17血的作用3

黄简讲书法三级课程 · 17

视频课堂 | 黄简讲书法|三级课程裹束 18读懂墨色

三级课程第十八节课 读懂墨色

中国书画都讲究「笔墨」,所谓「笔墨」包括用笔和用墨两方面。用笔目的是行墨,把墨注入纸,而墨法要表现用笔,二者相辅相成,少一样都不行。

这堂课举例讲解读帖时遇到的一些问题,如怎样判断作者的行笔动作,以程南云的篆字为例子。

如很多字帖上有涨墨和墨晕,怎样读帖时把它们减除。

如什么是过纸脊,《阴符经》中的一个「之」字,为什么收尾处墨汁洇化了。

最后讲了从墨色分析小圈节点上的动作。今后读帖,可能都会遇上类似的问题。

【黄简讲书法】·  三级课程  

三级课程裹束 18读懂墨色

黄简讲书法三级课程 · 18

1

由于篇幅有限,28-31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