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枢关节错位诊疗指南
内容摘要
规定了寰枢关节错位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评定。外伤引起的寰枢关节错位不在此范围。
术语和定义
寰枢关节错位是指因枢椎旋转或倾斜,导致与寰椎组成的关节正常位置偏移,而引起头痛、眩晕、颈项僵直、活动受限的病症。
寰枢关节错位有文献资料称“寰枢关节紊乱”、“寰枢关节半脱位”、“寰枢关节移位”、“寰椎关节错缝”、“自发性寰枢椎脱位”。属中医“头痛”、“眩晕”的范畴。
诊断
多发于中青年人,以伏案工作者占多数。可有慢性劳损等病史。亦可见于少年儿童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的反复发作后引起。
症状:患者有头后枕部胀痛不适感。头晕头痛、体位性眩晕,头晕、头痛可单一出现,也可同时存在;往往遇劳加重,休息减轻。方位性眩晕可以在起、卧或转头时发作。眩晕严重时可出现跌仆。头痛多为偏头痛或枕后痛,疼痛多可以忍受,往往早晨较轻,下午加重;休息减轻,遇劳加重。部分患者伴有胸闷、心悸、咽喉不适、呃逆、失眠、健忘,或者血压波动,或者视力下降、耳鸣、听力下降,或轻度面瘫。
体征:颈项僵直,活动障碍,以旋转或前屈功能受限最突出,部分患者出现头颈倾斜。触诊可摸到侧偏之寰椎(双乳突下寰椎不对称),局部可有压痛。韦式桡动脉试验阳性,旋颈试验阳性。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颈椎张口位摄片:可见齿状突偏歪。显示齿状突与寰椎两侧块左右间隙或枢椎与寰椎两侧块上下间隙不对称。
颈椎侧位摄片:颈2-3有成角变化,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加大,颈曲呈Ⅲ-Ⅴ级(颈曲分级标准,见附录A,以下各病同)。可见第1颈椎后弓不在枕枢线的中间,即偏向上或偏向下,或第1颈椎后弓矢状位旋转错位。颈椎正位摄片:可见颈椎侧弯并有椎体旋转。
CT、MRI检查:寰枢椎CT、MRI检查可协助诊断。
辅助检查:TCD(经颅多普勒)检测有单侧或双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X线摄片张口位提示齿状突偏移,寰椎旋转;侧位片示颈2-3向后成角,颈曲改变。
X线摄片张口位可出现双边征;侧位片示颈曲增大,颈2-3呈阶梯状改变。
指前倾与侧偏同时存在。
鉴别诊断
梅尼埃综合征
为内耳膜迷路积水,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波动性听力减退及耳鸣。其特点是耳鸣加重后眩晕发作,眩晕发作后耳鸣逐渐减轻或消失。耳喉鼻科可协助诊断。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剧烈疼痛,而不伴三叉神经功能破坏的表现称三叉神经痛。为骤然发生的剧烈疼痛,发作时患者常紧按或擦病侧面部来减轻疼痛,严重者可伴有同侧面部肌肉的反射性抽搐,在三叉神经的皮下走行穿出骨孔处,常有压痛点。
脑桥、小脑角病变
表现为眩晕及一侧听力进行性减退,行走不稳。CT或MRI检查可见病侧脑桥、小脑角处占位性病变,X线摄片可显示病侧内听道扩大,张口位寰枢椎无错位。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上又称短暂性脑缺血血管病,多见于中年以上患者,发作时2分钟即出现症状,但多在15分钟恢复,无后遗症。表现为对侧肢体或面部肌肉无力、瘫痪、麻刺感、或感觉消失,构音障碍;或者突然眩晕,或口周麻刺感,双侧肢体感觉异常,或出现共济失调。
局限性脑梗塞
即脑卒中(俗称“中风”),多为中年以上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或高血脂患者,表现为一侧头痛、眩晕、呕吐,对侧身体感觉异常,偏瘫,言语不清等症状。CT、MRI检查可协助诊断。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因特定头位改变而诱发的阵发性短暂眩晕,为常见的前庭末梢器官病变。亦称为管石症或耳石症。多见于中年患者,症状的发生常与某种头位或体位活动有关。激发头位(患耳向下)时出现眼震、眩晕症状,可伴恶心及呕吐,Hallpike变位性眼震试验为常规检查的重要方法。
高血压性头痛
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引起的以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头痛的性质多为沉重的压迫性痛、胀痛及波动性痛,有时为持续性痛,但头痛程度多不剧烈,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辨证
痰湿中阻证
头晕目眩,头痛如裹,胸闷泛恶,甚则呕吐痰延,嗜睡。舌质淡,苔白腻,脉濡滑。
肝阳上亢证
头晕目眩,两目干涩,急躁易怒,面色潮红,少寐多梦,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
气血两虚证
眩晕,面色不华,神疲懒言,心悸失眠,食少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气滞血瘀证
头晕,头痛,疼痛如刺,痛处不移而拒按,昼轻夜重,面色晦滞。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苔薄白,脉沉涩。
治疗
短标题
治疗原则:以理筋、调曲、练功为原则。
治疗方法
理筋疗法
药熨法:可在颈项部、胸背部进行药熨。将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的中药打成粗粉,加酒、醋各半拌匀,加热后纱布包裹,在病变局部热熨致皮肤潮红。
针刺法:针刺取风池、风府、脑空、百会、夹脊穴等穴,配合电针治疗,每天1次,每次30分钟,10天一个疗程,休息1天,再行第二疗程。
推拿法:在寰枢部位及颈背部行理筋、分筋手法,松解肌肉粘连。
拔罐法:在颈背部走罐、拔罐。
正脊调曲疗法:理筋治疗后行正脊骨法之“寰枢端转法”纠正寰椎位移;“颈椎旋提法”纠正颈椎旋转倾斜。(正脊骨法具体操作方法及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见附录B,以下各病同)
痰湿中阻证
治法:化湿祛痰,健脾和胃。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加减。
肝阳上亢证
治法:平肝潜阳,熄风通络。
方药: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加减
气血两虚证
治法:补养气血、健运脾胃。
方药:归脾汤(《济生方》)加减
气滞血瘀证
治法:补气活血、祛瘀通络。
方药: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加减
中成药
可选用具有活血通络,散风止痛作用的中成药,如“颈复康颗粒”或“颈舒颗粒”;也可局部敷贴活血止痛类膏药,如“消痛贴膏”等。
注意事项
一般治疗2-4周,寰枢关节复位后,神经功能恢复需一段时间。
寰枢关节错位慎用颈椎布兜牵引法,牵引有时易加重头晕、恶心。
禁用寰枢椎的高位旋转和后伸手法。
药熨时温度以患者适应为宜,避免烫伤;所用药物尽量选择对皮肤刺激小的,熨后如局部皮肤有红点、出现过敏反应者,需停用本法。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颈枕部痛及头痛、头晕消失,寰枢椎旁压痛 (-),颈项活动受限恢复;颈曲恢复到Ⅰ级者,张口位片齿状突居中,偏移纠正。
好转:颈枕部痛及头痛、头晕明显减轻,寰枢椎旁压痛 (-),颈项活动受限明显减轻;颈曲恢复到Ⅱ、Ⅲ级者,张口位片寰齿间距基本相等。
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X 线均无改善。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整脊常见病诊疗指南[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4-6(中医文献证据分级:强推荐)
[2].韦以宗.中国整脊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43~358(中医文献证据分级:强推荐)
[3].潘之清.实用脊柱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40-342.(中医文献证据分级:强推荐)
[4].中华人民解放军总后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S].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511-512(中医文献证据分级:强推荐)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3(中医文献证据分级:强推荐)
[6].陈兴强.手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58例临床观察.中医药导报.2006,12(3):39-40.(中医文献证据分级:Ⅰ级,JADAD评分:2分)
[7].郑斌,陈红,张耀雷,等.针刺风池和外劳宫穴治疗寰枢关节劳损的近远期疗效观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2):181-194.(中医文献证据分级:Ⅰ级,JADAD评分: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