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长培养的最高境界,是塑造孩子的完整人格

文 | 宋明妮

授权自:用脑生活的瘦狐狸(id:songmingni)

孩子的特长

都是靠父母培养出来的

前几天,有个妈妈来问我:

“ 女儿10岁了,我看不到孩子有何特长。曾学琴2年放弃了,学画画、学舞蹈一年后也放弃了,孩子说对这些不感兴趣,也不爱看书,除课本外什么也不愿意多学,这样以后肯定不行。 怎样规划孩子的未来?十分担忧啊!”

这是很多家长的烦恼,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孩子是否具有某种天赋,而无法看到她有什么特长。事实上,没有孩子是天生有特长的。

有些孩子有艺术天分,比如莫扎特,他从小就有音乐天赋,但是他的钢琴特长也是父母培养的,并不是生下来就会弹钢琴,因此,他5岁写的曲子直到现在,还是所有学钢琴的孩子必须练习的。这样的孩子就叫天才,但太少了。

恕我直言,大部分孩子,都是比较普通的,如果不培养,孩子自然就没有特长。当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这就靠父母去观察和发现了。

大人是孩子的镜子

比如我的女儿,从一岁开始,我就发现她对音乐特别敏感。只要听到音乐,她就会立刻全神贯注,并随着音乐的节奏开始摇晃身体。因此,我推断她对音乐感兴趣,根据这个特点,我让她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

喜欢音乐算不上特长,会弹钢琴才是,但特长肯定要在喜欢音乐这个爱好上发展起来的。要把爱好发展成特长,就需要大人的精心培养和教育。对于一个有乐感的孩子来说,学习乐器更容易培养出兴趣。

在培养女儿学习钢琴的时候,我就想得很清楚了:学习钢琴的目的是什么?我不是希望她成为钢琴家,而是要培养一种生存能力,这种能力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的,也就是所谓的“竞争力”,不仅仅是钢琴演奏好那样简单的能力。

会弹钢琴的人很多,但是真正拥有竞争力的人很少。什么意思呢? 竞争力是一种不论干什么都能够坚持、都能耐得住寂寞、艰苦和烦躁的能力。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能够自如地控制自己心态和情绪的能力。

大多数的孩子都很容易三分钟热度,坚持不下去了,就说没有兴趣,这很好理解——谁会对一个辛苦,枯燥的事情保持持久的兴趣?大多数的成年人都做不到,更何况是一个充满好奇的孩子?

那些工作没几年就喊着没有兴趣的年轻人,就知道他们从小就是缺乏耐力和恒心训练的,我估计他们小时候学东西也是半途而废的。现在很多孩子,也会从小练习各种乐器,绘画或者跳舞,但是真正能够坚持下来的并不多。

说到底,这是大人的问题,不是孩子的问题。因为大人从思想上都不清楚:到底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一样特长,目的是培养孩子什么能力?

在孩子的练习过程中,大人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就是这长年累月、风雨无阻地每周上课,很多父母自己就不能坚持,甚至嫌烦嫌累。

大人是孩子的镜子,大人如果抱怨,孩子如何可以坚持?

我带女儿学琴的时候,就听很多大人向孩子抱怨: “我容易吗?每周都要带你来练琴,耽误我很多时间,你还不好好练习,还花那么多钱,值得吗?你要不愿意练,就不要练了。”

大人说这种话,孩子一定想:本来我就不想练,还不是为了你们,是你们逼我学这个没有意思的东西。作为孩子,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为什么大人要让他们学这个,当然,有些大人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要逼孩子学。

很多父母都是看人家孩子学,然后就让自己孩子学,就是一种从众心理。学习的目的父母都不清楚,怎么能怪孩子不能坚持呢?

没有人会主动地喜欢地去做辛苦枯燥、需要大量耐力才能完成的事情。因此,如果大人本来就不耐烦,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让孩子学,孩子就会很容易放弃。一到这个时候,大人就会打着“给孩子自由”的名义,实则是不愿意给自己找麻烦的心态,放弃了对孩子培养自控力和毅力的机会。

让孩子打心里作好吃苦的准备

我和所有琴童的父母一样,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学钢琴就是非常艰苦、需要长时间坚持的事情,就算是李云迪、朗朗这种高手,小时侯都厌烦过练习钢琴。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早就做好了和孩子一起锻炼毅力的准备。

钢琴很枯燥,一个小练习曲,一弹就是好几个月,我自己小时候学过手风琴,我猜测过程是大同小异,所以我从不抱怨,也不嫌烦,而且从不陪女儿练琴。

一开始,我不要求她要弹得好,只要求她完成老师留的作业,每天保证弹半小时。我从来不喝斥她,也不纠正她,因为老师说话比我管用,我只负责监督她练习的时长,以及是否改正了老师指出的缺点。

此外,不管刮风下雨,我们从来没有缺过课。我想让孩子体会,我做事情可以很认真,进而影响她懂得什么叫认真。 每次老师给她上课,我都在旁边做笔记,让她感觉到我很重视,也很尊重老师,这样,她自然也会重视老师的意见和批评。

当她受电视节目的诱惑、想放弃练琴的时候,我会告诉她,学会控制自己以后有什么好处,不管她是否能够听懂,我就是在她不能或者不想控制自己的时候,耐心地给她讲道理,不厌其烦。

你可能会说,这不是很唠叨吗?不是的,我的目的是用讲道理的时间去拖延她的欲望,直到她欲望消失。然后再告诉她,其实不是她不能够战胜欲望,而是需要控制欲望的方法。

当她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则会给她说,任何事情都不是随便可以成功的,都需要付出比别人多的努力,我会用我的经历告诉她,我自己是如何努力、如何战胜诱惑的。

我明确地告诉女儿, 我不是想把她培养成一个钢琴家,只是要培养她懂得学习一样东西从不会到熟练甚至到成功是一种什么体验,需要付出什么样的辛苦,要忍受什么样的寂寞和枯燥,要如何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绪。

因为这些东西在以后她的生活中只能不断出现,这才是以后她最需要和别人竞争所具备的一种强大的内心支持和竞争力。

特长的养成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这样的教育,从女儿6岁学钢琴开始,到她16岁考完加拿大皇家音乐学院钢琴演奏级的时候,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即使在女儿钢琴8级、10级的时候,我带她参加比赛,我都告诉她, 比赛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拥有了资格,能争取到这个资格,全是靠你自己用长时间奋斗出来的。

通过这个比赛,我还想告诉她:“看看这些参加比赛的孩子,其实如此努力的人,可不只你一个,任何时候,都会出现比你还强的人,因为他们比你还努力。”

当女儿得了一等奖的时候,除了为她庆祝,我首先问她:“你为自己的荣誉和成功高兴吗?这就是你努力的结果。通过练习这么多年的钢琴得奖,你有什么体会?”我希望她自己能体会什么叫成就感,自豪和自信都来自什么。学钢琴也好,参加比赛也好,都是女儿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建立的过程。

当然,我不希望,女儿只为自己成为第一名高兴,我引导她为自己的努力和成长高兴。这样,她就会更深刻地明白到,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得到最大的快乐,而不是为了妈妈。事实上,如果她能够发扬这种练习钢琴的毅力,面对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不管干什么,都会得到更多的成功和认可。

因此,我们不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特长,才让他们去学东西的,而是为了培养孩子一种生活能力。学习一种特长只是培养手段,而不是培养目的,不是学的特长越多,竞争力就越强。相反, 当我们在培养孩子拥有一种特长的同时,能顺势培养孩子克服困难、抵御诱惑、战胜不良情绪等做人的优良品质,才是学特长最重要的意义。

因为无论是什么特长,都未必能成为孩子未来工作的竞争力,唯有当他们拥有别人没有的品质,才能在从事的领域中获得成功。

说到底,一个人能够成功,不是拥有某种特长,而是要具有某种成功的素质,这种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从小对孩子培养特长开始。当然,这更需要父母的自我约束能力和严格要求,没有自控能力的父母,无法培养出一个有自控能力的孩,言传身教永远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

让孩子随心所欲、什么都不管,不是积极有效的教育方法。看似放任的教育,其实是家长的自我懈怠,因为 教育应该是外松内紧的,我们可以放任孩子的天真行为,但是不能放任孩子的思想教育。那种只抓学习不注意思想教育的方式,看上去严格,实际上是放任。

孩子可塑性强,是建立良好习惯和条件反射最容易的时候。一个从小思想被教育好的孩子,根本不用担心他的学习和与人相处的能力,因为大脑是支配人言行的中枢指挥系统,只有这个系统建立得好,不断地完善,言行才会更合理,目标感更强。

孩子要想成为一个健康的人,首先要拥有完整的人格,这是靠精神内在所支持的,同时也是女孩子长大以后的魅力所在。

但要注意,有才华和有人格魅力是两个概念,父母不能光把眼睛盯着孩子的才华,而忽视在这个培养过程中更重要的、内在魅力的培养。

一个有才华的人不一定会做人,不一定拥有正确的三观,更不一定有成就。

过去很多科大少年班,或者历年的高考状元,最后在社会中都了无声息。他们当初都是有才华的人,但是因为缺少一个系统的思想教育,才会沦入平庸。

不要光给孩子形式上的自由

给孩子自由,是心灵上的,不是形式上的。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循循善诱,把孩子当成一个主体的人去对待而不是自己的附属品,自然就不会喝斥打骂孩子、控制欲过强。

父母最不应该的,就是该控制的不控制,不该控制的瞎控制。

比如培养孩子学习一样东西要善始善终,这就需要大人监督,但多父母却不管;不该控制的,比如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多大人却过分控制。

孩子学习不好,与从小没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关,其实是大人的错误,而大人却把自己的疏忽追加到孩子的成绩上,然后指责孩子,这就是不合理的控制。这表面上放纵了孩子,给了孩子表面的自由,但是孩子的心灵并不自由。

如果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质,他们心灵上就会自由,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大人。因此她就不会在乎吃苦、枯燥,更不会逆反,而大人能做的就是在一旁指导她,支持她,鼓励她,让她感觉父母就是她的啦啦队,是她可以交心的好朋友。

所以,根据孩子的天赋和特点,去培养他的能力和人格吧。如果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就去下棋,训练他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最关键的是,永远要明确目的——不是为了让她成为什么专家,而是要培养她成为一个有生存竞争力的人。

作者与授权

本文作者宋明妮,运营有微信公号:用脑生活的瘦狐狸(ID:songmingni),吐槽各种社会奇葩现象,分享子女教育,逻辑思维,职场经验。

(0)

相关推荐